查看原文
其他

江门罗坑林氏【光裕祠 报德祠】双祠举行重光庆典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1609705208@qq.com

2017年11月25日,江门新会区罗坑林氏光裕祠、报德祠举行重光庆典,罗坑18条村的乡亲约2000多人,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广西、深圳、广州、江门等地宗亲代表约200人前来参加重光仪式,祭拜先祖。

据介绍,光裕祠、报德祠位于新会区罗坑村仓庆里,这两座祠堂均为当地林姓的祖祠。光裕祠,始建于清朝1616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道光年重修,一路三进。报德祠,建于清乾隆,一路两进。光裕祠牌匾上刻有道光庚戌重修的字样,报德词牌匾上则刻有乾隆癸亥仲夏吉旦。这两座祠堂其建筑艺术精湛,厅堂轩伟,雕饰精致,用材上乘。

昔日这两座祠堂曾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是村民聚会、闲话家常的好地方,村中但凡有重要事项、喜庆宴会都会在祠堂举行。但后来,祠堂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杂草丛生。

去年,罗坑村民自发组织了祠堂筹建小组,计划重修两所祠堂,进一步保护历史文物。祠堂修缮工程遵循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预计总工程费用280万元。罗坑籍澳门乡亲林国明,郑玉玲伉俪在得到这一消息后,牵头慷慨解囊,捐资100万元作为重修工程启动资金。

新会区博物馆还指导光裕祠、报德祠的维修工作。对祠堂的现状、历史由来、使用情况、建筑结构、安全防护等进行了询问、记录,科学选择有经验的维修队伍,详细列明维修项目和用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把好质量关。

据专家学者们考证,广东林氏大多数是福建“九牧林”的后代,散衍到珠三角、粤西等地。这两座祠堂还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会区罗坑村石咀林氏家庙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来是石咀林氏家族的一个分支。(建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