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林则徐如何给皇帝贺【元旦】

王飞 林氏源流网 2019-05-06


投稿请发至邮箱:1609705208(QQ和微信)



1833年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元旦贺表
虎门新闻记者 王飞 摄


1661年顺治帝招抚刘二虎、郝尧奇的诏谕
虎门新闻记者 王飞 摄


  今天是元旦,你是否知道林则徐是如何向道光皇帝祝贺元旦的?答案就在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四楼的明清宫廷档里。



  宫廷档案全国巡演首站虎门

  据鸦博馆副馆长谌小灵介绍,明清宫廷档案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和甲骨文、敦煌写经一起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

  此次展出的明清宫廷遗珍,内容涉及自明隆庆年至清光绪年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文献。“这次来虎门展出的明清宫廷档案是旅顺博物馆的一类藏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征集入馆以来,这些藏品一直没有展出过,虎门是这批文物在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为什么首站选虎门?旅顺博物馆馆长助理郭永军表示,一来虎门历史特殊,二是虎门还曾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同编篡了《明清皇宫虎门秘档图录》,对明清时期宫廷档案有一定研究,此次来虎门布展,可以促进两馆交流研究。

  此次共展出馆藏明清宫廷档案40件,其中一级文物25件,二级文物15件。



  八千袋档案被卖作造纸原料

  “旅顺博物馆这批明清档案的主要来源,跟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罗振玉有关。”郭永军说,清朝灭亡以后,安放宫廷档案的库房由于年久失修,档案都暴露在外面,有的流散出去,有的日晒雨淋,很快便生了霉斑。

  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将清宫大部分档案装了八千麻袋,一共有15万斤,卖给了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

  当时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找到造纸厂,除已被当作废纸卖出了约一千麻袋档案外,将剩下的七千麻袋档案以13万元的高价全部收购到手。

  后来,到了满洲国时期,罗振玉一家从北京迁居旅顺,他将随身携带的明清档案也带到了旅顺。解放后,罗振玉的后人将他生前留在身边的文物献给国家,被珍藏在旅顺博物馆。



部分展品介绍

  林则徐元旦贺表

  “这里面记录了林则徐在道光年间向皇帝贺喜元旦的内容。”鸦博馆研究员阿萍指着一份名为“林则徐元旦贺表”的展品介绍说。据介绍,清代每逢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内外大臣都需要写表、笺表示庆贺。向皇帝表示祝贺的文书叫表,向皇后祝贺的文书叫笺。乾隆六十年为革除繁文缛节,停止写笺庆贺皇后的制度,一律改叫贺表。贺表分别有正、副二份。正件为卷状,副件为折状。

  此次展出的林则徐元旦贺表,有满汉两种文字对照,贺表封面、封底分别有汉文、满文两种文字的朱批:“知道了该部知道”。这是1833年底,林则徐按照惯例向道光皇帝进奉的元旦贺表,全文196字,用楷书书写,最后落款写有:“道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苏等处地方提督军务总理粮储臣林则徐”,押“江苏巡抚关防”朱文长方印。

  贺表中“道光十三年”即为1833年,当时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这年夏季,江苏沿江八县被水淹两月,灾情严重。林则徐不顾当时清政府不许上报秋灾的禁令,毅然以个人名义上奏《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除报告灾情外,还请求皇帝对当地百姓减税降赋。

  林则徐当时为国为民冒险上奏,皇帝虽勃然大怒,但最终不得不予以同意。在赈灾救灾之余,林则徐还在当地开展疏浚河道等水利建设,江苏经济得以迅速复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史书称他的政绩“为吴中数十年之利”。



  乾隆给和坤的敕谕

  在藏品里,记者还意外发现一封乾隆皇帝写给大贪官和珅的敕谕。

  敕谕是皇帝针对某时某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向特定地区或部门公布的重要政策法令,以及对有关臣民下达的重要命令、要求和训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京城宝源局、宝泉局铸出的货币有缺边短角、字画不一的现象,这对货币的正常流通非常不利。针对这种现象,同年四月初三日,乾隆皇帝颁发这道敕谕,命令兼管户部钱法的官员和珅、金简要严守货币铸造法律,并要督促生产钱币的官员和工匠等要严遵法纪,使铸出的货币“轮廓分明,字画精好,一照样钱体式,不容粗疏薄恶,庶使永远流通”。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使造出的钱纹路分明,图像清晰,还不能有缺角、厚度不达标等情况出现。

  敕谕后面还写有此命令的颁布日期: “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初三日”,并加盖有“敕命之宝”的印章。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拥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