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听江西“上会记者讲十九大”:世界在聆听我们的声音!

2017-11-05 江西发布


11月3日,省委宣传部在南昌开展“上会记者讲十九大”报告交流活动,组织我省上会采访报道记者讲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参会采访体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勇兵主持会议。



会上,刘勇、曾佳、魏星、曾先林等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赴京参加党的十九大报道的一线记者,讲述了自己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分享了他们在北京的十九大时光。


在现场参加党的十九大报道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快和发布哥一起来看看!




江西日报社记者刘勇

首先发言的是江西日报社记者刘勇,他认为,这次大会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性强、纪律要求高。会议的各个阶段,江西代表团全团无一人请假,无一人缺席,无一人迟到,无一人早退,也没有人到外面去吃饭


“包括省领导在内,代表们都是一人在开会,一人在学习,一人在思考。像我写10个市委书记代表的稿件就深有体会,这些市委书记的发言稿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笔记本上的。为了写稿,我一个个拍下了他们的笔记本,看到上面涂涂改改、加加减减,一看就知道是不断思考、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气氛下,大会是一个学习的大会,一个思考的大会。”他说道。


闭幕大会投票环节是不对媒体开放的,当时,刘勇和全世界上千名记者在大会堂外排队,站了两个多小时。“看到身边那么多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外国记者,我心里非常自豪。只有举世关注,这么外国记者才会这么耐心地在这里排长队,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与自信,才能让这么多记者在这里排长队。”刘勇的讲述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我们自己代表团,也能时刻感受到这种发展中的自信。像在那天媒体开放日上,我们江西代表团代表往那里一坐,就是焦点。路透社、彭博社的外国记者早早就等在那,是想采访我们江铜的龙子平,因为江铜是全球第一大铜业公司,江铜能够决定全球铜价格的走势。”刘勇如是说。


“我们江西代表团有两位全国乃至全球的顶级科学家——南大的江风益和鹰潭的曹淑敏,他们在会上的讲话,都能够左右世界技术潮流和方向。所以,这个时候,世界在静静地等着我们的发言,世界在聆听我们江西的声音。”刘勇感慨不已。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曾佳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曾佳发言时说:因为我们台这次只有4张驻会记者证。为了保障广播、电视每天3个多小时的主要新闻栏目运转,以及网台每天200多条的内宣报道需要,并且还要承担央视、央广两扇“全国窗口”的外宣任务,各环节承受的压力都是巨大的。但“硬着头皮(往前闯)、想痛脑皮(找选题)、饿着肚皮(跑会场)、踏碎脚皮(追新闻)”,我们找到了动力,增强了活力,抵住了压力,产生了效力。这些天,我们不但让代表们在江西台的传播矩阵上“天天见”,而且在央视、央广上也是频频发声,让同行“羡慕嫉妒恨”。


说两个有画面感的现场:一个是会中有一天,我和同事加了一个通宵班赶制了一条《代表心声》的稿件。但是当天因为程序性报道较多,已经没有发稿空间。台领导当即决定延时也要把我的这期节目播出去,因为代表的声音就是大会的声音,大会的声音就是我们最关注的声音。很多代表知道台里这样做格外激动。


另一个现场是江西团开放日的当天,因为会场内能够采访的人手有限,我们的团内记者张小辉、刘国华每人要承担几个机位的拍摄任务,还要录现场同期声,并且要随时抽空和我搭档采访来听会的记者们,忙得团团转。会议一结束,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演播室制作新闻。记同期声、写稿配音、剪辑画面、包装上字幕等等,每一个工种来配合的同事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忙碌着,最后在当天下午6点半及时播发出了近13分钟的长消息《江西代表团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向媒体开放》。节目播出的时候,因为刚刚制作新闻时的紧张,我的手一直抖个不停,但心里很踏实。因为有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台领导的全力支持,有这样一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


虽然难,但在北京的每一天,对我来说又是时刻在学习,时刻在收获,时刻在感动,时刻在仰望的日子。



江西日报社记者魏星

此次参加党的十九大采访,最让江西日报社记者魏星感动的是“报社同仁的忠诚奉献”。他说,到北京参加报道的编辑记者几乎每天都处在白天上会、会后采访、晚上写稿的状态,平均每日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有的记者更是忙到凌晨3点多钟


“每天我们副社长分管领导都是前方报道组最晚一个休息,窝在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的房间,每天要审校几十篇5、6万字的稿件。有时为了赶稿子,就带着大家在路边小店喝碗粥,吃块饼。后方夜班领导则全员上岗、值守一线,全角度覆盖,精心编排,仔细打磨,严格把关,每天工作到凌晨四点多。”他介绍说。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曾先林

吃不下的饭,睡不着的觉,烧不完的脑……应该说,高强度的工作、没规律的饮食、绷紧的神经、不充分的睡眠,是参与“十九大”报道媒体人的共同写照。但当一篇篇报道拉近了广大受众与大会的距离时,当大会声音、江西代表团的声音江西广播传播时,当中央媒体发出江西声音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深深地为自己的这份付出而欣慰甚至自豪,为以记录者、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见证伟大历史的进程而骄傲。


十九大是见证伟大历史的现场,是蕴藏新闻的富矿,是学习成长的课堂。十九大时光是我们个人的宝贵经历和难忘记忆,是一生的荣光。


江西日报社记者张武明

江西日报社记者张武明的孩子出生才6天,家里又没有老人帮着带,他就“抛妻别女”到了北京,承担了编校任务,每天忙完自己的采写,还要额外地做校对,同时兼顾后勤,一人干了三人的活。


记者张玉珍

记者张玉珍腰一直不好,但这次让她承担编校重任,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累得直不起腰也毫无怨言。


记者郑颖

记者郑颖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但她扛住了巨大压力,拿下了第一篇主打稿。


记者宋茜

记者宋茜写的江风益、凌继河等专访的稿子,成了各新闻单位的通稿。


记者李冬明

记者李冬明忙完了省长的随团报道,还要忙会议报道。


记者邱辉强、卞晔、倪晓峰

记者邱辉强、卞晔、倪晓峰等三位小伙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盛会,吃苦在前、战斗在前,体现了报社生力军作用。


虽然谈起来大家都觉得有付出,有辛苦,但回过头来看,大家更感到的是荣光,是骄傲……”约三个小时的报告交流活动即将结束时,这几名参加了党的十九大采访报道的记者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听完上会记者们的体会,发布哥在羡慕的同时更深感钦佩,羡慕的是能够现场参加党的十九大报道,传递江西好声音,钦佩的是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在省委的高度重视下,发布哥和省直新闻单位的小伙伴们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新闻报道任务。大会召开期间,我省新闻宣传工作多次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肯定表扬,在中央媒体上稿位居全国前列,唱响了江西好声音。


新时代,新征程!发布哥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将继续用好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热情讴歌群众创造,展现新时代新风貌,回应新时代新要求,呈现更多“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的新闻作品,用清新朴实的文风和打动人心的力量,描绘一幅最真最美、豪情激荡的江西发展画卷!


来源:江西宣传

编辑:吴璠

编审:胡武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