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医患关系、执行工作、阳光司法等,你关心的这些问题,代表和委员也在关注

2018-03-11 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人大代表马永平:    

报告温暖了医务人员的心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主任马永平刚刚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走出人民大会堂,她感慨地对记者说:“今天聆听了周强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被深深地感动了。”


  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涉及了从国家安全、公正司法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等九大方面内容。“我是一名医疗界代表,我最受鼓舞与感动的是,周强院长讲到,全国有关部门出台维护正常医疗程序的意见,依法惩罚暴力伤医犯罪,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且这一条放在了报告第一大条‘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里面‘严惩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的篇幅里,提高到这个高度,我相信给全国的医务人员一个重重的承诺,一个坚定的保障,一个大大的定心丸,温暖了医务人员的心,是对我们的尊重,对我们的理解,对我们的保护。”马永平说。


  马永平表示,健全的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对医患双方的保护,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医患双方只有在坚强法治保护下,都保持平等、平和、理性、相互尊重的态度,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创建健康中国。(记者 刘 婧)


全国人大代表张凤英:    

加大解决执行难工作力度    


  3月10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间隙,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云梦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张凤英。


  张凤英认为,近年来,人民法院全面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加大解决执行难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被执行人难查找、移动财产难查控、涉执信访难化解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张凤英建议,一方面要落实执行联动机制,推动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公安部文件精神的落实,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网络查控平台的功能,将法院提交的司法拘留决定书及时上网联查联控,对被执行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查控,从根本上解决被执行人难查找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完善执行法律。有必要加强对执行法律及执行难点的调研,完善执行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完备强制执行措施,堵塞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漏洞。此外,还要切实加强法治宣传和释法明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执行公开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理解、支持执行工作。切实加大对“老赖”的制裁力度,强化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促进诚信建设和法治建设工作。(记者 李 强)


全国人大代表于志刚:    

将阳光司法延伸到刑罚执行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志刚围绕刑罚执行、减刑假释改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于志刚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当前进行的减刑、假释制度改革,坚持了“严控标准、规范程序、有的放矢”三个导向,即收紧过大的适用减刑、假释的自由裁量权,还制度以严肃性,尽量增大程序透明度,让权力运行明明白白,同时对特定犯罪的减刑、假释进行严盯,严防违规减刑、假释的重灾区再次出现。漫漫千里长堤,可能溃于入海前的最后一公里。减刑、假释过去一度是刑罚制度的“后门程序”,现在做的就是堵死后门。


  “人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网’可以疏,也可以密,但不可以有漏洞。在刑罚制度中,刑罚裁量是网口,减刑、假释是网底。网底要是有漏洞,网口纵然开的再大也是抓不到鱼的。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收紧网底,让鱼不漏出去。”于志刚说。


  于志刚还认为,减刑、假释制度的改革,是将阳光司法从刑罚裁量延伸到刑罚执行,这是重塑司法公平,也是维护司法的公信力,更是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体感正义”。(记者 李 敏)


全国人大代表米忠义:    

智慧法院建设是系统工程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传动设备分公司车工米忠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智慧法院建设恰逢其时,但是,当前智慧法院建设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机构等问题。


  米忠义建议,强化智慧法院建设督查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针对推进进度缓慢、滞后的地区提出明确要求,制定明确时间表,组织协调各地方法院之间的经验和成果共享,在相互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统筹推进。同时,强化司法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继续加大对海量司法大数据的研究整理,形成智能化的专业数据库及研究成果,并定期自动推送至各级法院,实现司法大数据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司法大数据服务司法审判的潜能。


  “智慧法院建设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建设的重要使命,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米忠义说,“这需要上级法院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出台文件,对智慧法院建设涉及的问题予以明确,通过顶层设计逐步实施,有序推进,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记者 刘 婧)


全国政协委员高小玫:    

托育服务应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在小组讨论中提到幼育问题。


  “民生建设重老也不能轻幼。”高小玫认为,育儿服务目前已成为家庭的基本需要,育儿负担重成为家庭不愿要“二胎”的重要原因。由于女性要承担刚性育儿责任,导致企业倾向于规避录用女职员,沉重的育儿负担影响到女性就业。同时,因没有成熟的社会托育服务,家庭育儿往往几代人齐上,祖父母需投入很大精力,而隔代育儿理念的差异也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因此,没有社会服务支持的育儿,降低了家庭的幸福指数。


  对于托育服务问题,高小玫建议,要有明确的社会定位,确定部门主管,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托育的标准、规范及监管。第一,应将托育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应将幼育摆在民生建设更重要的位置。第二,幼育工作的主管部门为民政部门更合适。据了解,目前各地对负责幼育工作的主管部门意见不一,教育、卫计、民政、工商部门似都有关联。幼育包括托育服务,从养育服务要求出发,与民政的职能更接近,将幼与老归民政部门主管,教、卫等在其职能范围内予以配合是较为合理的一种选择。(记者 王珊珊)


全国政协委员石磊:    

看到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决心    


  “3月9日下午列席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的工作报告,我觉得非常好。”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告诉记者,在他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曾多次受邀参加人民法院的活动,深入了解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感受颇深。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周强院长作出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承诺。当时大家都很振奋,掌声一片。掌声过后,大家有期待也有担心,不知道人民法院能否啃下执行难这块硬骨头。”石磊说,如今两年过去,从周强院长的报告中,看到了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也深切感受到解决执行难的愿景实现在即。


  对人民法院工作,石磊同时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解决执行难的协作配合,二是加快推进强制执行立法,三是对解决执行难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


  石磊很期待真正解决执行难的那一天:“通过这项工作,让司法更公开公正,更权威,让社会更诚信,让法律真正成为信仰、更加被遵守,让经济更有序的发展。”(记者 王 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并强:加强案例指导 统一裁判尺度


  “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以及对代表建议的答复非常满意。”3月7日,在四川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并强这样评价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建议办理工作。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程并强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案例审判指导工作的建议。谈到这份建议,程并强表示:“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健全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机制,对于抵制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排除法外因素干扰办案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伴随着审判权的下放,个别地方裁判尺度不统一的现象,是目前司法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此,程并强建议:一是建立典型案例的发现、遴选、公示、运用的常态化机制。二是加大典型案例在审判中的运用。三是建立相应评价考核机制。四是强调通过案例运用实现法律与情、理的融合。


  在答复中,最高人民法院对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实现裁判标准统一的认识和观点表示赞同,并就建议逐条进行答复,表示会积极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完善案例指导的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借助智慧型法院的飞速发展,加快司法案例库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各级人民法院法官和社会各界查阅、检索、使用案例资源提供便利。


  对于答复中提到的 “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方面的评估、考核机制相对薄弱”, 程并强表示,希望最高人民法院未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据了解,程并强今年还带来了有关诉讼保全的建议。针对诉讼保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条款,防止恶意诉讼保全行为,确保被保全人合法权益,同时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探索诚信保全方式,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记者 李 强)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王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