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杭州互联网法院领航新时代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2018-04-22 最高人民法院



今天 ,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会上对年度最佳实践成果进行了推介。作为成功入选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年度最佳实践成果之一,“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再次聚焦在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的眼前。


一、风生水起:这是一项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重大制度改革


杭州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重地,被称为“电子商务之都”、“移动支付之城”。但随着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涉网纠纷也不断进入司法领域,使得网络空间治理面临“案件增长快、立法规制慢、监管有盲区、治理受限制”等诸多难题。为了给网络空间提供专业的司法保障,2017年8月18日,根据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决议,杭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集中审理浙江省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六类涉互联网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开启了互联网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的新篇章。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并被载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袁家军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世界首家互联网法院落地浙江”列为“干成了许多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之一。


作为一家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全新法院,挂牌以来成绩斐然:自去年5月1日至今年4月15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共正式立案7372件,审结4532件,网上立案率96%,已关联当事人的案件100%实现在线开庭审理。线上庭审平均用时25分钟,线上审理平均审理天数46天。试点工作已渐入佳境。



二、静水流深: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诉讼机制创新


(一)人无我有:两个前所未有“让当事人一次不用跑”


一是上线全国首个大数据深度运用电子送达平台,让当事人送达不用跑。传统的送达是当事人前面带,法官后面跑。带的苦,跑的累。现在大数据深度运用电子送达平台上线,开启了“千里眼”“顺风耳”“筋斗云”等新功能。“千里眼”,火眼金睛自动检索当事人名下的所有手机号码、绑定的宽带地址、电商平台账号、电子邮箱等常用电子地址信息;“顺风耳”,耳听八路深度挖掘当事人宽带、电商收货地址,智能对比找出当事人的实际住所;“筋斗云”,在确定有效手机号码后,哪怕当事人相隔十万八千里,分秒之间将送达信息推送到当事人手机上,并同时发送无法被拦截的弹屏短信进行提醒,须点击“关闭”确认已阅读电子送达内容,才能继续使用手机。自2月9日该平台试运行以来,共送达4778次,送达成功88%;已经成为该院主要送达方式。


二是创立全球首个异步审理模式,让当事人开庭不用跑。线上审理让当事人可以在不同空间参加庭审,异步审理更是实现了当事人异时、异地、异步参与诉讼活动,起诉、答辩、举证、质证、宣判等环节均可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各自时间登录平台以非同步方式完成诉讼。让当事人在股掌之间,通过手机、电脑,利用碎片化时间,轻轻一键就可以参加万里之遥、异域时空的诉讼活动。异步审理模式被媒体誉为是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审判模式的颠覆性改革创新,将大力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人有我优:三项创新算好依法治网的“加减法”


一是业务创新,实现了审判流程系统全面智能化。开发应用网上诉讼平台,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实现法院全业务流程数据化的框架体系,实现起诉、调解、立案、举证、质证、庭审、宣判、送达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涉网案件当事人无需踏进法院,即可完成诉讼全程。在此基础上,全面构建起线下、PC端与移动端“三位一体”涉网审判模式,为当事人提供了触手可得的诉讼体验,群众能用最方便、最经济、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打官司。


二是规则创新,实现涉网实体规则的导向化。注重利用杭州丰富的涉网案件形态,发挥集中管辖、专业审判优势,提炼典型案例,分析个案特征,挖掘类案裁判规律,促进网络空间依法治理。如通过司法裁判准确界定“职业索赔”、“网络炒信”等行为的性质,充分发挥裁判导向作用,规范网络交易秩序;通过打击利用网络侵犯人格权行为,加大对恣意诽谤、散布不实信息的惩治力度,维护清朗网络环境。


三是模式创新,实现协同治网模式精准化。协同治网主要做好“三个一”:一是运用好一份建议。通过对涉网纠纷形势、样态的分析,向互联网参与者发出司法建议。如针对以银行为贷方在线起诉难等问题,在约定电子送达、庭审方式等方面向中信银行发出司法建议;针对部分网店经营者和网购平台管理不规范、维权不到位的问题,向淘宝、京东等发出司法建议。二是发布好一份“白皮书”。通过分析当前电子商务案件常见问题,以发布白皮书的形式有效引导消费者理性购物,提高证据意识;引导商家不断提升商品及服务质量,诚信经营;引导网络交易平台运用新技术手段履行管理职责和提升商家认证手段;联合政府组建多方主体共同治理模式,向立法部门提供立法完善意见等;积极营造更合法、更健康的电商生态。三是搭建好一个平台。针对电子证据司法认证问题,召集全国30余家电子数据保全公司进行座谈,引导其从制度管理和技术不可逆性两方面规范电子数据保全行为,为后期可能发生的纠纷打好效力基础。


通过创新,实现了三个“加法”:一是增加了在线庭审纪律告知环节;二是增加了共享功能,电子证据当庭调取展示;三是增加了类案推送功能,便于法官参考。同时实现了三个“减法”:一是减去当庭宣读起诉、答辩状环节;二是举证、质证在线进行,提前归纳争议焦点、减去了举证、质证环节;三是语音识别系统会自动生成笔录,减去了庭审笔录环节。“三加三减”,帮助群众用最方便、最经济、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打官司。


三、力足流远:这是一份朝气而又成熟的司法治网样本


(一)成果可共享


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杭州互联网法院制定了《诉讼平台审理规程》、《网上庭审规范》、《异步审理模式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实现诉讼主体身份的可查性、当事人在线行为的可控性、在线举证质证的高效性,搭建起了涉网案件审判的基本框架。同时,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已在浙江全省法院推广,通过“智慧庭审”栏目,其他法院均可使用该平台在线审理案件。智慧庭审可以快速将案件转线上进行审理,通过浏览器输入庭审码即可直接在线使用,实现庭审过程远程庭审和语音识别大大提升当事人参与庭审的便利性,提升庭审效率。


(二)经验可复制


杭州互联网法院先行先试,为全国乃至世界探索涉网案件审理经验。试点工作先后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20余次。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等领导均到互联网法院考察指导工作,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长喜专程调研互联网法院试点工作经验复制推广事宜。在试点经验交流上,已经接待了包括美国、阿联酋等外宾学习考察团队300余批次,举办中韩司法交流会、首届互联网西湖法治论坛等,将试点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宣传推广。此外,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还将杭州互联网法院列为教育实践基地。


“击鼓扬鞭再奋蹄,砥砺奋进谱新篇。”杭州互联网法院将根据“依法有序、积极稳妥、遵循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基本原则,以更加谦谨坚毅的姿态,击楫争先、破浪前行,谱写更美好的司法治网新篇章。



作者:吴巍(杭州互联网法院)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王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