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司法文明史,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记载着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展示法治理念与精神的进步发展。它让我们明白,现代司法体系之完整,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发扬。


    “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历史在行进的过程中,沉淀下无数优秀文化与传统,为后人所学习、景仰。中国法院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是将这些古老而优秀的司法文化呈现给世人。


    四千年的司法文化,到底沉淀了什么?我们又能从中习得什么?


    我想,这本画册——《中国法院博物馆》能给你一个很好的解答。


    法律条例发展


    法律条例,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基础。依法办案的行事风格,早在千年前就形成。翻开《中国法院博物馆》画册,一本本古籍跃然纸上,呈现古人的司法智慧结晶。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尧典》载有尧舜时期的刑罚体系、执行原则等内容。这部重要法典让我们知道四千年前刑罚、执行体系已经基本成型,为我国现代法律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到秦朝,《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效律》《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记载了秦朝法律制度的审判原则及司法调查、审讯程序等,内容全面、细致,为后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唐代永徽四年颁行《永徽律疏》,后世称《唐律疏议》,内容详备、解释精当,宛如今天的《司法解释》,成为此后历代刑律的蓝本,更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这是古代中华法系最杰出的代表作!


    《大清刑律》,制定了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等法律草案,为中国法律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每一本古书,都凝聚了古人对法律的思考与研究;每一次修改、补充、完善,都体现了司法的进步。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将最优秀的制度,留存给现代。


    从现代法律中,我们依稀能看到古代法典的影子。优良的传统文化,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逝。《中国法院博物馆》画册,为我们清晰呈现出法律条例的发展脉络。


    重大案件实录


    法律是固定的,但生活中的案件却会涌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必要记录案例供日后参考如何运用法律依法审判。而这一方法,古人早已掌握并延续至今,《中国法院博物馆》画册中就浓缩了过去人们对案件的记录过程。


    青铜时代,人们就学会将案例审判过程刻在青铜器上。战国时代,《包山楚简》里的《受期》记录各种诉讼案件的受理时间、审理时间及初步结果摘要,《疋狱》则是关于案件起诉事由的简要记录。可见记录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法律人自古以来就有的思维。


    出土湖北省荆州地区张家山汉墓的《张家山汉简》,记载了汉代疑难案件的审判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更对汉代法律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折狱龟鉴》《棠阴比事》是古代影响比较大的两部案例汇编,涉及现场勘查、伤情鉴定、审判推理等多方面内容,系统总结古代审判经验,为日后审案提供丰富的参考。


    这些珍贵的历史案件资料,不仅是记录事实而已,更警醒世人:每一个犯下罪行的恶徒,都逃不过法律的严惩。


    它们,讲述着司法演变


    《中国法院博物馆》画册里,与司法有关的物品经过岁月洗礼,为我们全面展示法治体系的发展。


    到清代,诉讼审案已有清晰的流程,发布通知或拘提人犯等的信票、印有规定格式的诉讼状纸、民事诉讼书、官方政治公报等,普普通通的物件带我们回顾数百年前完善的法治制度。传票、状纸、公报等,都成为现代司法体制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法官徽章、公文印章、法槌,都是正义与公平的标志,从民国初期开始,到苏维埃政府时期,再到抗战时期,随后是新中国成立……这些司法物品都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为每一段时期的法治体系做注脚。即使是一个平凡的控告举报箱,亦让人心生敬意:司法从来都是公开公正的,接受群众的监督是不可推脱的行为。


    历史,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引人深思,更告诫后人。跟随《中国法院博物馆》画册的脚步,我们一同重温四千年的深厚司法文化,为现代司法提供指引方向。


    作者:冼小堤


    编辑:冼小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