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中国与世界”三十年 | 编委会与《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

2016-12-09 三联学术通讯 三联学术通讯



今年是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三十周年,也是八十年代影响广泛的民间机构“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成立三十周年。三联书店和编委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相遇相知,共同合作,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思想文化的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的工作已为时代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与中文读书界的读者一起,营造了共同思考和阅读的人文空间。“三十年为一世”,我们特此编选发布一组专题,纪念这风云激荡三十年(1986-2016)的努力与辛劳。


今天我们先刊发关于编委会及其重要的思想阵地《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的介绍,后续还将刊发“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等丛书资讯及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关于 “文化:中国与世界” 编委会


1985 年,中国大陆的“文化热”拉开序幕,短短四年间造就了“五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反思运动。以“走向未来”编委会、“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中国文化书院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派别,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各擅胜场,相互对立、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共同锻造了80 年代知识界由不同进路实现现代化国家转型的思想文化关怀。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在其中“占据比较主要的地位”(陈来:《思想出路的三动向》)。这个以甘阳为首(主编)、以研究西方人文学为主的知青一代青年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不仅以其“继承发扬传统的最强劲手段恰恰就是反传统”这种被称为“全盘西化”的激烈态度名震海内外,而且也以他们营造的人文思想共同体的氛围和一系列扎扎实实、影响深远的学术工作,泽被和引导了其后近三十年的学术思想建设。在短短三四年间,编委会主持出版了“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新知文库”、“人文研究丛书”,以及《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等上百种出版物。其中“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影响力最大,生命力最长。编委会本着“扩大文化积累、拓展中国学术思想资源”的宗旨,与三联书店精诚合作,从1986 年12 月丛书第一本《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起,十余年间遴选、翻译、出版了五十余种现代西方的经典名著,《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小说的兴起》《在约伯的天平上》等等已经成为这三十年中国学界的必读经典,某种意义上参与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和学术思想的锻造与凝练。在译介西方近现代经典名著的同时,他们也注重青年学人原创著作的出版,著名学者苏国勋、刘小枫、陈平原、夏晓虹、汪晖、杜小真、钱理群、赵园、梁治平等最初的重要著作都是在编委会主编的“人文研究丛书”里出版的。


1986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发布的系列丛书广告


《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是编委会成员重要的思想阵地,虽然前后只发刊五期,但影响巨大,首印达到了今天不可想象的三万的印量。《集刊》开卷语豪气干云,典型地体现了80 年代对“文化”的热衷和知识界的胸襟与气象:


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八十年代每一有识之士的共同信念,这是当代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


集刊以“中国文化研究”、“西方文化研究”、“比较文化研究”、“文化学基本理论”为主要讨论专题,集合了冯友兰、熊伟、李泽厚、余英时、余敦康、杜维明、苏国勋、甘阳、陈来、倪梁康、阎步克、周国平、王庆节、钱理群、梁治平、陈平原、张隆溪、张伯伟、张旭东、崔之元等当时各个年龄段优秀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每篇都有大量的读者,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甘阳原本为《集刊》发刊词而写的三万字长文《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发表于《集刊》第一期第一篇),不仅代表了编委会对八十年代思想讨论的总体性看法,而且也成为了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思想文献之一。


在“文化热”渐趋降温的前夕,甘阳于1988 年选编了一本《中国当代文化意识》。此书以“反叛”与“彷徨”为题,将18 篇文章分为上下编,意在对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反思”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将此定性为“不成熟的过渡性时代下面所流动着的一般‘ 意识’及其所蕴涵着的可能趋向”。该书1989 年先后由香港三联书店和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出版,2006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甘阳在《再版前言》中说:


八十年代似乎已经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时代。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在今天的人看来或许不可思议:“文化”是什么?这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什么可讨论的?不以经济为中心,却以文化为中心,足见八十年代的人是多么地迂腐、可笑、不现代!但不管怎样,持续近四年(1985—1988)的“八十年代文化热”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意识的一部分,而对许多参与者而言,八十年代不但是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的年代,而且也是一个纯真素朴、较少算计之心的年代。


90 年代以后,因为国际国内整体局势的风云变幻,虽然编委会的思想意识与文化立场一直延续到了94 年的“人文精神讨论”,但编委会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已经星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激烈转型,80 年代的“文化热”与人文思想论争已经由90 年代的“学术规范”与社会科学所取代。编委会成员纷纷在专业领域中深入耕耘,开创出各自新的学术领地与思想天空。


作为与编委会合作最密切的出版机构,三联书店在90 年代以后根据大陆思想文化的整体状况而相应调整了出版方向,开始有计划地梳理20世纪中国文史研究的学术积累,并大力倡导当代原创人文思想学术的出版,“三联哈佛燕京丛书”、《钱锺书集》、《陈寅恪集》、《李泽厚集》、“陈来学术论著集”、《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自然社会》(李猛)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与此同时,承继“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的余绪与精神,依然对西方当代学术理论前沿保持了高度关注,先后推出了“学术前沿”、“社会与思想丛书”、“ 西学源流”等大型丛书,是国内三十年来从文化的维度对“中国与世界”之间不断变换的复杂关系予以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出版重镇。


当年编委会的成员90 年代以后大多仍然是三联的作者和朋友,其中甘阳和刘小枫则与三联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90 年代均负笈海外,先后学成归国后多有合作,依然靠自己的思考和著作,自己的理念与教育实践,以及主编多套著译丛书,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的思想学术界。90年代以来,他们共同或单独主编了“经典与解释”、“西学源流”、“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等多套人文学术丛书,提出了“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西方,重新认识古典,重新认识现代”的新的问题意识和努力方向,并寄望中国知识界需要同时做三件事:“一是深入研究中国文明,二是尽量了解学习世界史,三是深入了解各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如此才能洞幽烛微,知此知彼,从而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蕴藏掘发出来,贡献于世界。


“三十年为一世”。“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的工作已为时代烙下了深深的刻痕,他们不仅参与了历史意识的建构,推进了当代中国人文思想的深度发展,也与学界、出版界和广大的读者一起,营造了一个共同思考和阅读的思想空间,泽被了一代又一代的后生学子。这些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下一个三十年前进的动力。


让我们致敬编委会的成员,他们是:于晓,王庆节,王炜,王焱,方鸣,甘阳,纪宏,刘小枫,刘东,孙依依,杜小真,苏国勋,李银河,何光沪,余量,陈平原,陈来,陈维纲,陈嘉映,林岗,周国平,赵一凡,赵越胜,胡平,徐友渔,钱理群,黄子平,郭宏安,曹天宇,阎步克,梁治平。



《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

 开卷语

集刊为编委会成员的重要思想阵地,,并为海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中外文化提供学术园地。从1987 年6 月到1988 年11 月共出刊5 期,先后刊发了冯友兰、熊伟、李泽厚、余英时、余敦康、杜维明、苏国勋、甘阳、陈来、倪梁康、阎步克、周国平、王庆节、钱理群、梁治平、陈平原、张隆溪、张伯伟、张旭东、崔之元等当时各个年龄段优秀学者的文章,重要论题集中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1986年12月号《读书》杂志封底


中国要走向世界,理所当然地要使中国的文化也走向世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地必须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八十年代每一有识之士的共同信念,这是当代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


《文化:中国与世界》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氛围中诞生的。她以“文化”作为战略研究对象,力图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全面的、持久的、深入的总体性研究和系统性比较,以此为建设当代中国文化作坚实的理论准备和艰苦的实践探索。


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或环节: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二、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光大中国文化传统;三、吸取世界文化成果、把握世界文化趋势——《文化:中国与世界》以此三点作为她的基本方针和奋斗目标。


为富有想象力地创造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崭新形态,为满怀自信心地眺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会合的远景,我们愿意竭尽绵薄,与大家共同努力。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

一九八六年一月于北京




《文化:中国与世界》集刊

各辑目录


第一辑

(1987年 6 月,首印 30000 册)

开卷语

中国文化研究

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甘阳)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总论(余英时)

自在者说(组诗十六首)(杨炼)

析杨炼的《自在者说》(宇峰)

比较研究

恬然于不居所成——在北美海德格尔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上的发言(熊伟)

为旋风命名:曹雪芹与海德格尔([美]L.米勒)

外国文化研究

马克思·韦伯与“资本主义精神”(苏国勋)

“上帝死了!”——论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周国平)

日本现代化与日本哲学(卞崇道)

文化学基本理论

深描说:迈向解释的文化理论([美]克利福德·吉尔兹)

本辑文章英文提要


第二辑

(1987 年 10 月,首印 10000 册)

中国文化研究

“以意逆志”法的源与流——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之一(张伯伟)

说“诗史”——兼论中国诗歌的叙事功能(陈平原)

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杨煦生 麦荔红)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美]杜维明)

十七世纪中国学人对西方文化传入的态度(萧萐父)

比较文化研究

“道”与“逻各斯”——关于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论所作批判的评注(张隆溪)

中国“诗言志”论与西方“诗言回忆”论——兼论中西诗的起源与特质(王一川)

语言与存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与心智深层结构(胡伟希)

西方文化研究

胡塞尔:通向先验本质现象学之路——论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

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海外专稿)([瑞士]凯恩)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主要概念译名讨论——《存在与时间》中译本后记(陈嘉映 王庆节)

“突入澄明之境“(海外专稿)([美]萨利士)

《存在与虚无》——萨特的伦理世界观体系——《存在与虚无》译后(陈宣良)

传统·影响·误读——哈罗德·布鲁姆对立实用批评理论述评(唐小兵)

论奈瓦尔诗中的分裂与循环(金丝燕)

诗人何为——论德国新浪漫派诗群(刘小枫)

文化学基本理论

文化学([美]怀特)

文化的整合([美]本尼迪克特)

本辑文章英文提要


第三辑

(1987 年 12 月,首印 5000 册)

略论现代新儒家(李泽厚)

熊十力哲学及当代新儒家哲学的界定与评价(成中英)

梁启超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与复归(夏晓虹)

梁启超论中西文化(任天成)

鲁迅:先驱者心灵的探寻(钱理群)

金岳霖的意念论之分析(王中江)

康德哲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影响(陈少明)

《中国哲学史新编》回顾及其他(冯友兰)

说“治”(梁治平)

儒家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余敦康)

东西方人道主义:儒家传统与斯多葛传统(比肖普)

东汉名节论(阎步克)

“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角色范畴(塔·帕森斯)

“儒士阶层”(马·韦伯)

本辑文章英文提要


第四辑

(1988 年 11 月,首印 6500 册)

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季羡林)

一种兼收并容的现代神学——麦奎利的基督教系统神学(何光沪)

莫特曼的希望神学(安德华)

理查·尼布尔及其《基督与文化》(张贤勇)

布尔特曼和他的神学思想(赛宁 编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教廷(安希孟)

克尔凯戈尔手机十则([丹麦]克尔凯戈尔)

印度教的宇宙人生哲学(立人)

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范艾)

禅与现代人的主体性问题(尤西林)

禅净异同论(赖永海)

论僧肇的“有”、“无”观(邓晓芒)

论宋代佛教的基本特点(潘桂明)

本辑英文提要


第五辑

(1988 年 11 月,首印 30000 册)

中国文化中的理性思维(唐逸)

神秘主义与儒学传统(陈来)

风水观念与徽州传统村落形态(张十庆)

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陈平原)

晚清维新派的语文宪章——《马氏文通》(申小龙)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文化(夏晓虹)

卫礼贤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杨武能)

人文科学的批判哲学——福柯和他的话语理论(徐贲)

解释学的边界性(张志扬)

超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海德格尔和戴维森([美]罗蒂)

一种以“社会批判理论”为基础的伦理学——弗洛姆《为自己的人》译后(孙依依)

体验与寓言:本雅明的意义(张旭东)

帕累托条件与个人自由的不相容性(崔之元)

书林概览

海德格尔:《尼采》(傅海健)/布尔特曼:《原基督教》(刘小枫)/斯库尔曼:《想象的见证人》(赵越胜)/里斯曼:《孤独的人群》(郑永年)/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徐荣庆)/索洛维约夫:《善的证明》(默默)/玛里翁与德普兰:《理性的激情》(杜小真)/两部英语世界的法律辞书(梁治平)/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陈平原)/马丁:《近年叙事理论种种》(伍晓明)

本辑英文提要


1989年4月号《读书》杂志封底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竭诚为读者服务===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sdx_bullet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