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冠一怒为社交?支付宝变“支付鸨”

2016-11-28 一天一堂舆情课

支付宝“圈子”做社交为何引来巨大争议?围观段子之外,让我们来认真聊一聊。


舆论整体差评支付宝“圈子”


支付宝“圈子”火了,但却结结实实收到了一次“差评”。支付宝“圈子”让人们看到了阿里进军社交圈的决心,但大量美女自拍、甚至大尺度照片,掀起舆论风暴。根据规则,芝麻信用达到750分以上者,支付宝会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邀请进入生活圈,包括“校园日记”“白领日记”“海外代购”“海归精英”“美剧”等。但750信用门槛、只允许女性发图等规则,引发“社交的一小步,援交的一大步”“支付鸨”“实名制约炮,精准射交”等造句式调侃,网友呼吁:把衣服穿上,做个好钱包!





“圈子”社交暇瑜错陈


从早期的阿里旺旺、雅虎关系,到来往、钉钉,再到支付宝推出的朋友功能,以及2016年春节集福活动,都是阿里社交之路的尝试。此次支付宝推出的“圈子”,也被普遍认为是其再度进军社交领域的举措之一。“圈子”主打的是陌生人社交,并且强调用户的“高质量”。与陌陌等陌生人社交平台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实名认证且与淘宝关联,既可基于大数据为用户定向推荐适合的圈子,也能一定程度上甄别用户,增强社交过程中的安全感。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社交功能也可能绑架用户消费。支付宝此次推出的社交功能,设置了高准入门槛——芝麻信用分≥750。达到标准的用户会获得更多的权益,这无疑对用户加大使用支付宝的频率形成一种刺激。


“圈子”为何引起舆论和用户的不满?


一是支付宝作“金融理财平台”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圈子”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给外界造成与社交“强拉硬扯”的不适感。二是大尺度照片与阿里一向远离低俗信息的“好学生”形象产生较大反差,甚至连支付宝管理员也表示“难以启齿”。三是应对不足导致舆论被不断放大。支付宝发表的简短声明被指“阴阳怪气”,除了被批评内容审核跟不上、举报键位置不明显等,还被“吐槽”产品操作越来越难、二次操作太多。


为何支付宝“社交”之心不死?


腾讯Q3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46亿,而支付宝目前仅有4.5亿用户。也就是说,诞生仅5年的微信在用户量上已经大幅度超越了诞生12年的支付宝。而且,天生是社交产品的微信使用时长更是极大高于定位于支付(金融)工具、用户”用完即走“的支付宝。因此,阿里一直对社交路线不死心,恐是行业现实所迫,不做社交,就难以沉淀流量,增加使用场景,提高用户的使用频次,也就有可能跟微信的差距越拉越大。此外,社交的价值在于关系链构造,满足底层需求。当支付宝能够构建起高维度的社交关系时,其金融产品的想象空间将更广,这也是支付宝做社交的价值所在。


“圈子”将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一是殃及“芝麻信用”体系。芝麻分应该算是中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信用分数了,将严肃的征信积分和娱乐性质的“圈子”挂钩,而且设置了750分的高门槛(750可以申请卢森堡签证,并自由进出德国、法国等申根国),一些用户表示很受伤;


二是对阿里/支付宝声誉造成损害。阿里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支付宝推动网络支付的发展,积年累月积累起人脉和口碑,但一次作恶,就可能把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声誉给毁掉。用支付宝口碑营销容易,摆脱“支付鸨”的标签难;


三是带来色情营销、用户隐私等问题。支付宝“圈子”的火爆没有一个明显过渡,似乎一经发布就直接爆屏,由此引发色情营销、机器人推广的猜忌。且支付宝根据掌握的用户身份、位置、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关键数据,进行了精准推荐、匹配相应的生活圈子,但支付宝有权力收集和使用用户的这些隐私数据吗?750以上的用户才能进行评论,是不是可以逆推他们财富能力?不加好友就能直接看到晒照、晒娃,甚至能看到发帖者的地理位置,发帖者知道这些风险吗?低俗内容的投诉举报和监管是否能公开,又如何公开?等等。


舆情君按

补社交短板固然重要,以用户口碑、安全信任等为代价恐怕就是自毁长城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文章

艾利艾智库官方网址:www.iricn.com


回复关键词获得系列文章

沉船 | 天津爆炸 | 马航 | 庆安枪击案

郭美美  | 释永信 | 阿里巴巴 | 马云 | 谣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