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艺·文 | 王思伟:酿一坛人生之醇酒
「作者简介」
当然,这也使得原本由专业人士和学术界控制的戏剧评论圈受到了迅速成长的观众剧评团的挑战,尤其是在新媒体上成长起来的剧评团。这些剧评团大多不“循规蹈矩”,没有学术套路,也无需考虑圈内人情,他们的写法是比较纯粹的面对作品观赏时的观感,即便是这种观感触碰到了一些深刻的历史、产生了观者对于舞台技术或思想主题的思考,他们在通过长期学习和领悟后依然希望以最直接和自然的方式反馈给舞台和其他观众、读者。这些原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剧评家是那么的可爱、可恨,野蛮而富于力量,另辟蹊径、自成一格,如同蛰伏已久随风而动的原著民。
专家剧评和民间剧评的对战一触即发,关于剧评人还需不需要观剧学历和学位的讨论也随之展开。想要找到当中的症结,恐怕要重新审视观剧的学历和学位究竟何为。
一般观众,在观剧的时候都会经历过从关注话题到关注主题、最后关注母题这一发展阶段。身处年轻的观众包括观剧经验还比较短的观众,比较重视剧目所带出的话题,也因之能对话题进行感性、快速,而且往往是富于想象力的提取或创造性的理解。
尽管这些话题大多属于戏剧外延而非本体范畴,但如果剧坛里还不乏那些引发话题和争论的作品,以及对当下热议现象进行积极回应的作品,有一批能够用敏感话题和流行元素来“取悦”和激发年轻观众群的剧目,剧坛信息更多的是被编排到娱乐新闻栏目而非文化综合栏目或文化遗产栏目,那这个时期的剧坛还应该算是年轻,虽然有些躁动,但仍不失为活力的一种侧面而非直接的体现。
相比于对话题的捕捉,长期观剧或对戏剧持研究、理性态度的“老观众”,往往重视的是主题。主题是从众多经验中提取的,有时在观剧的同时能同步获取(如果可以的话,那这部戏会被认为是主题鲜明)有时却并不是那么明显的,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提炼。主题离不开作品,因而属于戏剧本体的范畴。它和作品的其他要素一样,往往成为讨论的焦点,而且在很多正式讨论的场合中,也是戏剧研究和评论首先面对的对象和起点。
尽管,它也不一定是编剧在创作时所明确表示的,但却被观众或评论者认为是客观存在,有时甚至是需要富于创造性的总结和诠释的。总之,不管是编剧有意识的提出和编写,还是受众有意识的观察和提炼,主题都已经是作品本体范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比如同是写胡贵妃和黄贮万两夫妻的故事,粤剧《魂牵珠玑巷》从赞颂胡贵妃“下嫁”对地方的贡献和牺牲精神为旨归,粤剧《胡贵妃》则以赞颂黄贮万等平凡百姓“逆袭”胡贵妃成就伟大爱情的角度来统领。
尽管这些所谓的主题分歧,两位作者都没有明确提出,但围绕主题的这些讨论却有着某种严肃的味道,似乎是在与某种主流意识、大众心理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历史的观念作一种博弈,然后以某种态度和方法来下解剖该剧的第一刀。往往这一刀,也是瞄准要害,非生即死。决定了该剧的整体评价,或评论的整体思路。许多编剧的作品在未搬上舞台之前,就因为过不了这第一刀,被专家判了死刑。许多电视连续剧在得到观众反馈意见后,连忙将原来的悲剧结局改为喜剧结局,主题大反转,也是常事。
第三个是母题,母题不是在观剧和研究时的对象,它相比于话题的率性和主题的理性来说,它是一种泛文学,接近于文化的层面。它往往只存在于戏外的漫谈、闲聊,或者更为高深以至于接近无功利的状态才会接触。它因为接近于永恒,而实际上取消了该戏的独立性。如在传统戏中较为常见的“因果”“爱情”“团圆”,又如在现代粤剧《野金菊》中的“仇恨”与“情欲”,现代粤剧《碉楼》中的“宿命”与“漂泊”,但母题的开拓和对原型的描述依然是需要想象力的,尽管它往往听来好像不着边际或煞有介事、小题大做,却直达心灵,深入骨髓,仿佛需要让观者回到幽闭的密室中或身处图书馆、博物馆、研究室这样的环境才能静心体悟。
从关注话题到主题,从讨论主题到母题,我们会发现,这其实就是每个原生的戏剧观众成长必经的阶段,逐渐爬升观剧学历的过程。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在学校或教育机构攻读学位,以戏剧戏曲研究为方向,在短时期内有选择性的观看了大量的戏剧戏曲作品,达到满足研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观剧学位。在今天的时代,学位更多的只是一个利用剧目素材和分析工具进行理性思考和学习的阶段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与剧场观者最为宝贵的视听体验、直觉、想象力、情感等剧场心理产生距离甚至隔阂,他们往往会对某个剧目的剧场要素究其终极,却对其整体的剧场感受漠然不觉。
记得以前刚入剧评此行,有一次我看完戏,跟太太聊了很多该剧的风格和结构,许久,太太问:“你有被它感动过吗?”一句话让我无言。
学历的爬升和学位的获得如果尽可能的接近原生环境,能够在时间的浸润和阅历的增加过程中渐次水到渠成,自然是最好的状态。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发酵析出,具有独特味道和香型的理性,最为迷人和醇久。但于当代多数人,毕竟不易获得。
今天,年轻人甚或年轻的资本者之所以谨慎选择进入戏剧、戏曲乃至电影领域,正在于这些领域开始逐渐远离当下,远离成长,相反,网络则是一直伴随着新生代成长的,那为何不选择学历成本更低的网络领域呢?
我们无需怪责年轻人或催促他们的脚步,因为成长的环境是需要培养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大量资源在最近二十年涌入群众戏剧戏曲培养、进校园,办周末舞台,推广戏曲文创产品,甚至将戏剧戏曲教育引进各级教材和绩效考评。
其实,这也是在尽量的培育年轻人在戏剧戏曲成长所需的原生环境,降低成长的成本,这种方式既是我们往昔时代的传统,也可能是未来。虽然在这段时期,年轻人更多的是在追逐戏剧戏曲的话题,如“爱美”“好玩”“帅”“酷”“唯美”等等。但当他们成长到一定年龄,或许便会在心中涌起一种理性的力量左右他们如何去看大戏、看专业作品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随后,当他们到了选择自己职业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时刻,到了希望通过一种戏剧或戏曲的眼光去开始自己的社会人生,希望在创作、研究、设计上进一步深造,那或许,攻读学位便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一个必要且重要的选择。昨日之他,便是今天之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毕其一生,酿一坛人生之醇酒。
· END ·
图片来源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理 丨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编辑组
本期编辑 丨 柯小帆
本期校审 丨 邹婧婧
▼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