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影视公司的CEO该干什么——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017-01-15 Kevin 一起拍电影


马上春节了,各家影视公司都在制定开年的规划。忙碌了一年,此时正是反思过往的时候。这一年你得到了哪些,又错过了哪些?

 

影视行业在2016年迎来市场拐点,这让很多从业人员措手不及!行业告别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年代,以往的那种投机性的投资赚快钱的日子过去了。所以2017年千万不能盲目撸起袖子傻干,否则将会将面临"多投多亏、少投少亏、不投出局"的囚徒困境。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变化,互联网革命对电影产业影响深远,在线售票、IP、保底、网络院线等新玩法层出不穷。观众主力从一二线城市迅速转变为小镇青年,又迅速升级为中产阶级。影视创作者更新换代,明星片酬飞涨,外行跨界导演搅局。在这样的市场乱象下,影视公司的CEO们也要快速自我迭代,只有自己跟上了,你才能带领全公司不掉队。而没认识到电影市场出现拐点和升级的公司都会在2017年大亏损,甚至出局。


一个公司的最大瓶颈是CEO自己


虽然我们最怕CEO空谈战略,但是更怕的是:CEO只顾埋头苦干,却在目标思考上的时间太少,忽略了长期发展。也就是说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猎豹CEO傅盛说:从根本上讲,一个公司的最大瓶颈是CEO自己,如果CEO自己不能成长,他就不可能带领这家公司走向更大的机会。而光有CEO的成长是不够的。一旦团队没有跟上步伐,必然出现业务的崩塌。因此,CEO的管理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在2014、15、16年电影市场泡沫期间,一个公司就算投资60分的影视项目也能赚钱,最不济,你也能把投资份额溢价转卖出去。但是在泡沫散去的2017年,能赚钱的项目必须是80分甚至90分以上,这种项目就不是随便能投进去,或是随便攒剧本敲明星就能做好了。

 

所以2017年CEO们首先要做的是,赶紧尽全公司之力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定位,踏踏实实去定位某一个细分市场,而不是抓住什么投什么。

 

影视行业大多数是由一个一个小“山头”组成,最明显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坚实的中层,更不要说高层了。本质上都是一个强人老板带领一群基层员工,也就是常说的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就算公司有名义上的总监、副总,本质上也是高级员工而已。

 

而第一梯队的大公司和中小公司的区别,就在于有高层和中层。但是中高层也还不够坚实,公司发展还是得靠创始人。例如,光线除了王长田、李晓平,华谊除了王中军、王中磊,博纳除了于冬,乐视除了张昭,你还听过其他谁?

 

好像真没了。

 

这就是中国影视公司的现状。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


前一段万达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单震撼了大家。首富都这么有钱了,还这么勤奋。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我认识很多影视公司老板都以王健林为榜样,把整个人都奉献给了公司。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劳其一生,却无法拥有王健林的百分之一。

 

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成功绝不是靠战术上的辛勤,而是战略上的成功。万达的成功是其可复制的商业地产模式,而不是王健林的忙碌。中国人虽然最推崇勤劳是一种美德,但谁最勤劳谁就能变成有钱人?那么农民伯伯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群体。

 

所以,一个影视公司创始人的格局,决定了这个公司的上升空间。一家影视公司的CEO最该干的,不是瞎忙,而是定方向,找到属于本公司的战略。

 

那么,什么是战术?什么又是战略?

 

战术是指日常经营,战略是长期目标。战术是支撑战略的若干组成,或实现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战术驱动战略,但是战术不是战略。例如你要做中国的迪斯尼,这就是你的战略;而你能不能实现迪斯尼战略,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米老鼠”这样的超级IP,这就是你的战术。




对于战术和战略的关系理解,傅盛还举了一个例子:

 

从辽沈战役打下“锦州”说起 

解放前夕有一个三大战役,那时国共两党在辽沈交锋。中共和国民党把所有精锐都派到了东北。林彪带兵打长春和沈阳,但长春打了半年没打下来。毛泽东要求林彪带兵直接切入锦州,先把锦州拿下,再拿东北,最后干掉所有的国民党部队,解放全中国。但是,攻打锦州非常困难。

 

林彪一辈子以谨慎着称,不打无把握之仗,锦州之战凶多吉少,他非常犹豫。后来,毛泽东给他发了十几份电报,下令一定要打,否则东北战役无法解决。后来,林彪被迫受命攻打锦州,带了所有部队倾巢而出,拿掉了锦州。 锦州一被拿掉,沈阳和长春两个城市立刻土崩瓦解,全国的解放时间从五年缩短到两年多。其实,这就是一个地方解决了全中国的战斗。 

林和毛的差距在哪? 林彪也是世界级的元帅了。我觉得差距就在于打不打锦州这个简单的目标点上。作为一个统帅,你有没有可能找到你自己产品上的“锦州”?去找到这个点,把目标树立起来,然后竭尽全力去打,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影视公司的“锦州”,就是你公司在行业的突破口。

 

例如光线传媒早期投资电影亏了好几年,毫无突破口。直到遇到《泰囧》才一战成名,从此坐上了火箭筒顺风顺水。后面的《致青春》和《分手大师》等等的成功随之而来。


 “头部内容”变得关键,其他都是亏损!


娱乐产业的本质是垄断。要么垄断市场30%以上的总份额,要么是垄断垂直领域50%以上的份额。


长期以来,影视行业的运营模式都是广撒网式的投项目,而今天则越来越变得像互联网行业那样,成为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要么是头部内容,要么是炮灰。所以一个公司必须有爆款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爆款系列。


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做减法“才是未来的生存之道。找到属于你的聚焦点或细分领域才是影视公司CEO最需要思考的!

 

例如你可以在喜剧领域精耕细作,例如你布局网剧或网大市场,例如你像柴鸡蛋一样用耽美剧推新人的整合模式,例如你在动画领域或影游互动领域有所创新,又例如你做特效、做科幻、做魔幻这样的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升级。

 

对于一线影视公司的CEO,有爆款思维,更要有平台思维。明白“产品型公司值10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100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1000亿美金”。

 

对于二线公司CEO,要考虑如何做爆款或垄断某个细分领域,用打侧翼战的方式来超越一线公司。要清楚和一线公司正面硬碰硬没有任何机会,更不要期望以少胜多或以小博大。

 

对于三线公司和小公司CEO,空谈战略没有用,要先活下来。但是没有战略你就做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战术与战略的统一。

 

对于一家传统内容制作公司CEO,如何打造出爆款内容?是广撒网还是尽快建立自己在某个细分领域的垄断地位?重研发体系的建立而不是以往那样重渠道资源,将是这一年最大的转变。

 

对于一家发行公司,如何做好发行平台,要不要像光线一样并购猫眼这样的电商平台?以及如何拿到头部内容的发行主控权?在这一点上,保底依旧是简单粗暴的办法,也是2017年市场格局的最大变数。

 

对于一家互联网影视公司,如何利用平台优势多参投头部项目,以及如何去投资传统内容公司或工作室来掌控项目,而不一定要自己死磕做项目。因为这一年互联网影视公司成绩单证明:你真的没有做项目的优势。

 

总之,按照傅盛的说法:“目标”要极简,要聚焦。如果目标不能聚焦,路径和资源也都无法聚焦。就像决定打锦州之后,就知道哪儿要布一个纵队进行攻克,哪儿打后援攻城墙。 所有的聚焦都源于目标,想不清楚目标就无法聚焦。最怕的结果是什么?是每个地方都买一点保险。要在各种星星之火中找到燎原之势,这就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

 

对于影视公司CEO来说,2017年一定找到属于你们自己公司的这个高地,让别人没有机会赶超。真正的“门槛”是你找到战略方向后的“All in”! 

 

影视公司的CEO们,你们找到属于自己公司的”锦州”了吗?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