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雷锋还活着,会和刘峰一样的命运吗?

2017-12-16 Kevin 一起拍电影


|Kevin


《芳华》的后半部分是刘峰伤残退役后,90时代初下海南,他谋生的小车被扣了,然后被联防队员动起手打了。



郝淑雯在街看到了,冲上去骂这些人:我操你妈,你们敢打退伍军人,战斗英雄!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面临过这样的刁难,所以观众这在里都会忍不住泪崩。

 

同时我们也会去思考一个历史的假设:如果雷锋还活着,会和刘峰一样的命运吗?


如果雷锋还活着,会和刘峰一样的命运吗?

 

这个问题,还是让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来回答吧!

 

本片1997年上映,是当年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刘佩琦饰演)和雷锋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乔安山倒车时发生意外,导致雷锋牺牲。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尝尽了甜酸苦辣。有一次,乔安山驾车救起一位被车撞伤的老人,并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老人在家人的压力下,违心的指认是乔安山撞了他。乔安山痛心,家人寒心。最终,撞伤老人的司机找到了,老人的良心也受到谴责,拉着乔安山的手,认了错。

 

《离开雷锋的日子》


一次在行驶途中,乔安山和儿子乔兵的车坏了,父子俩向过往车辆求助,有的视而不见,有的伸手要钱。当然,影片最后结局一定是正能量的。第二天一早,昨夜停车的女士带领一群头戴小红帽的人们前来帮忙。


锋的战友乔安山是如此命运,《芳华》里的刘峰本质上和乔安山没什么两样。恐怕是雷锋到了今天,命运的差异也不会太大。除了经常性做做报告,估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说不定带头下岗,成为盲流,去大城市打工,也只是一个“低端”的劳动力吧。

 

《离开雷锋的日子》


影片上映的97年,正是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整个民众的精神面貌也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过渡。随着这中间留下的巨大思想真空,人们缺乏信仰。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人遗忘,学校也不再员学生学雷锋。而《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迅速引发社会的大讨论,这也是官方和民间最后一次大规模讨论雷锋精神。


这个时代还需要雷锋精神吗?

 

对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真空和阵痛,其实不用担心,我们要有理性乐观精神。



例如,老人摔倒了扶不扶?

 

其实根本不是“坏人变老了”的问题,本质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事情?因为有健全的社会保障。老人摔倒了,有社保和保险公司会管报销医疗费。



如果站在老人角度思考问题:现在医疗费这么贵,没有社保,孩子们又管不起你,或者久病床前无孝子。你老无所养,如果不讹上一个人,就是死路一条。跟生死比起来,昧着良心讹一个人的道德负担不算什么。

 

所以要想杜绝“扶不扶”的问题,不是社会道德问题,而是政府有没有作为的问题。

 

同样,你看到芸芸众生都在公车站使劲往里面挤,挤上去后又对下面的人喊别挤了。你觉得是民族的劣根性,其实这个是社会资源紧缺的结果。解决问题不是道德自律,而是政府要多开几趟公车、地铁,或者放宽公车运营管制,让市场增加供应。



余杰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雷锋精神”被有关方面大张旗鼓地“弘扬”的时候,恰恰是“德育教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者们无法寻找到适应新时代环境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无法为学生们提供丰富鲜活的精神营养,便饥不择食地拿出了“雷锋”这一老法宝来——它能继续灵验吗?



对于雷锋个人,尊重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我不接受将其作为青年的“人生榜样”的任何企图。

 

雷锋神话的本质就在于:以“人民”的名义扼杀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将丰富多彩的个体变成一颗颗单调的“螺丝钉”

 


英雄是没落的,《老炮儿》是也没落的,《致青春》也是表达的这样一个主题。在学校这个世外桃源,你只要帅,或者会打篮球、会弹吉他,没有钱也可以交到最好的女朋友。但是在社会上呢?没有钱,你发现其他都不太好使。



如果一个男人像刘峰一样,只会一些心灵手巧修修补补这些琐碎的活,根本不足以谋生。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到了今天,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是“企业家精神”。一个企业家能带动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人的谋生,而靠一个心灵手巧的雷锋式劳动模范创造不了多大价值,可能连一家人都养活不了。


永远不要让你的孩子去学雷锋、赖宁、王二小、刘胡兰

 

其实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们的学校还号召学雷锋。但是到了现在,我们的社会学会了尊重个性,尊重个人权力。并学会了和国际接轨,学会了逐渐接受普世价值观。



而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切自由的权力,都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成功。我们应该庆幸,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要警惕,还有余毒在潜移默化侵蚀着我们的孩子们,并随时会在某个节点无意识的集中爆发。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再全体动员学习赖宁、王二小、刘胡兰,这三个“儿童英雄”了。不再让无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去救火,去参与政治斗争,甚至参与战争和杀戮。

 


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违背普世价值观的,但很多人至今都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受了错误的价值观洗脑的潜移默化。

 

现在随便一个家长都知道,孩子碰到火灾该怎么办?不是自己去救,而是去报警。

 

我小时候也是在学雷锋中度过的,并且当时也真的相信雷锋精神,并且身行力践。因此对于雷锋精神,比今天看《芳华》的年轻观众更有复杂的情感。

 


但是,我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再学雷锋。


请把雷锋还原成真实的人

 

老梁有一期说“真实的雷锋”的节目,结果被封杀。其实,雷锋也是个人,也应该有私生活,应该有七情六欲,应该爱情的懵懂,并且也应该爱臭美。

 


如果雷锋今天还活着,我更相信他会站出来说:忘了我吧!

 

一个健全的社会,不需要奉献,不需要舍己为人,不需要道德模范。

 

我们不需要每天只看一本书,盲目崇拜一个神的雷锋。我们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需要独立思考,我们需要多元化!



我们尊重雷锋这样的人,但是他只属于他自己,而不是属于全体人民,更不能属于某个机构的宣传工具。

 

正如凡子在《雷锋:无法学习的神》中所说:

 

雷锋其实是非常好玩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新青年,特别爱时髦,爱一切新奇的事物,特别爱美。

 

他爱照相──不是政治给他摆拍的那些照片──他一有一点零钱,就要去相馆照相留念,穿着他最爱的皮衣服,露着他手腕上拽拽的新手表。

 

他热爱知识,希望自己看上去有点知识分子的样子,所以也把一两支钢笔,插在自己的上衣兜里,露出钢笔帽。

 

他也想谈恋爱的,但是神似乎不该有情欲,所以即使他心里很想,他也否认他与他有好感的姑娘之间,绝对没有不正当的关系。

 

他再热爱自己的工作,再热爱他开的汽车,但那毕竟只是机器,只是工作。工作之余,他还得回到他属于人的那个状态,回到他的本性上去。

 

他总不能因为是神就一直压抑本能,不谈恋爱,最终成为一个形单影只的老头子。但他谈了恋爱,一天到晚不着家,钱也全部分给别人,他的姑娘、他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

 

他是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在哪里都闪闪发光。但事实是,假如社会不尊重平凡的劳动者,不予每个劳动者以基本的人的尊严,只倡导有钱即为成功,他这颗螺丝钉,最终会沦为弱势群体中的一个,会锈得无法磨亮。

 

总之,现在社会,每个人都自私,都为了自己,你自己好了,社会整体就更好了。政府不会要求公民做太多牺牲,而会保护公民少受侵害。

 

勇敢活出你自己,就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贡献,就是最好的雷锋精神。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