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电影节省市图鉴:那些崛起的和没落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电影情报处 Author 电影情报处编辑部


作者 / 念北


要说这几天在电影圈哪个城市最火,毫无疑问是厦门。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正在这座有着迷人海岛风光的小清新城市举行着。鼓浪屿的海浪声声,沙茶面煎蟹的美食诱惑,伴随着电影人们论战金鸡的句句箴言,羡煞旁人。
 
而从今年开始,金鸡奖将长期落户厦门,并改为每年一届,正如其此前发布的雄鸡昂首的海报一样,给人以全新的期待。看来,金鸡和厦门更深的情缘将就此展开。
 
其实,对于常年跑国内电影节(展)的各业界嘉宾、以及如情报君这样的媒体记者来说,去一次电影节(展),也是借此认识一座城市的机会。
 
 
尤其是近几年,除了北京、上海等国内电影产业集中的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地方城市也陆续开展了各类名目的电影节(展),使得国内电影节(展)也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
 
那么,这些在不同城市举办的电影节(展)们,各自有何特色?纷繁的影展生态,到底在国产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
 

崛起的,没落的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官方数据统计国内各种电影展的数量,不过,此前在一次发布会上,FIRST青年电影展电影事务部总监段炼曾说过一个粗略估计的数字,大概有“60多个”。
 
当然,这个数量和国外成熟的电影市场仍有差距,但在国内,也算是不断发展的事实。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在此也统计了国内各历史阶段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电影节(展)。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电影展之所以在某个城市举办,和一个阶段的整体经济大环境以及城市的发展程度也有关。
 
早期,在东北地区还是国家经济发展重心以及电影事业发展的繁荣之地之时,其拥有哈尔滨冰雪电影节以及长春国际电影节。
 
其中,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是一个“哈尔滨”特色十分浓郁的电影节,再加上哈尔滨也是中国第一家有影院的城市,也使得其具备举办电影节的条件。不过,某位在东北工作的影城工作人员倒是觉得“这个电影节听起来更像一个旅游节”,以至于当时很多南方的明星都愿意来参加,一睹北国风光。
 
而长春国际电影节在早些时候也拥有过不少声量,毕竟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其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电影奖项,评奖范围囊括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华语电影,如侯孝贤就曾因《好男好女》获得过最佳导演奖。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创办于1994年的珠海电影节,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一个电影节,曾一度被称为是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
 

不过,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电影市场格局的发展,这几个电影节大多已停办,还在悄咪咪举行的长春国际电影节的声望也大不如从前。
 
而现在最为人瞩目的电影节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如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国内唯一一个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每年6月举办也成了电影行业的一大盛事。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常常因为豪华片单引发各界关注,以及代表电影界最高政府奖项的中国电影华表奖,包括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导演协会奖等都在北京举行。



此外,如广州、杭州等地也各有举办的电影展,如广州的国际纪录片节,虽然在大众印象中并不显眼,但在纪录片领域,却算是比较权威的存在;杭州的浙江青年电影节,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青年电影人。而如今经济发展颇为迅速的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也陆续有电影展的身影,如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就设立在了成都,而重庆则有举办了5年的重庆青年电影展。
 

官方的,民间的   

事实上,纵观国内电影节(展)的生态,不难发现,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恰巧应对着国产电影发展的现状。如同院线电影的“光明正大”和独立电影的“边缘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影节(展)的举办也是两头并进,且在某个阶段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或是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丝绸之路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无不有强大的官方背书,且影响力、辐射面更广,因而常常能够吸引到最庞大的明星阵容参加,尤其是不仅仅限于电影艺术,而是出于某种政治需求的时候。
 

相对来说,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电影展则更像是某个小圈子里的聚会。不过,可别小看“民间”的力量,这些电影展扎扎实实记录了中国电影尤其是那些小众的、独立的电影的发展脉络。
 
比如已经举办了十四届的“中国独立电影影像展”,由曹恺和张亚璇等文艺青年们在南京创办,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独立电影的根据地。无形之中,南京的暧昧迷离和独立电影的生猛冲击也互相成了相得益彰的衬托。早期娄烨、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与此渊源颇深,当年曾被娄烨称为“中国唯一真正的电影节”。
 
而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举办,栗宪庭创立并担任艺术总监的“北京独立电影展”同样是国内重要的独立电影展映平台之一。只是,仿佛宿命般,独立电影的发展即便是现在依然是举步维艰,而国内独立电影展更是因为各种原因面临不得不停办或是延期举办的命运。
 

或许,也正因此,一些“模糊身份”的电影展得以脱颖而出。比如近年来为国内电影市场输送了不少青年导演的FIRST青年电影展,其最初就是由宋文、李子文等民间电影人士创立,后来也得到了西宁市政府的支持,才使其能够顺利落地西宁。
 
而西宁的神秘粗犷,也和FIRST的撒野气质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重合点。不过,其也常常会因为坚持独立艺术表达的立场以及运营的资金等方面,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如今举办了三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则是由贾樟柯牵头创立,由平遥电影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作,背后也有平遥市政府的支持;并且,凭借着贾樟柯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平遥古城的特色,而成了国内电影节独特的存在。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节 


当然,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是已经没落的,还是逐渐崛起的,整体而言,国内电影节如今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尤其是近一两年,可以说是接连不断有新电影节(展)冒出头来。

 
类似的电影节(展)多了,难免会引发一些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微词。事实上,关于国内电影节(展)不够专业、不够权威的质疑其实一直都有存在。以正在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为例,由于金鸡和百花合为一体,此前因为个别奖项的争议曾将其置于尴尬的位置,甚至受到网友无情的抨击。
 
 
而其也常常被拿来和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作为对比。或许,也正因此,今年的金鸡奖似乎格外争气,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和民众的期待。从开始之前的民间集体海报创意到提名影片的实力对打,再到开始之后的热搜关注,促使着金鸡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也正是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展),以及舆论的关注,倒逼着电影节(展)自身进行不断地改革。毕竟,只有提升质量和影响力,才能够生存。
 
这首先就体现在公信力上。作为颁发各类奖项的电影节,相当于一年一度对于电影人士的考核,必然得让人信服。早期的哈尔滨冰雪电影节之所以没有了下文,除了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关之外,也和当时提出“唯票房论”的评判标准有很大关系,这一举动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抵制。
 


如今,接受过不少烂片洗礼的观众们也越来越苛刻,当“流量”和“数据”被至于批判台,那些含水分的奖项就更容易被群起而攻之。
 
其次,作为电影节(展),主竞争单元是一个影展的灵魂,竞赛片的质量往往关系着一个影展的定位和格局。对于影迷来说,主竞赛影片以及展映影片,往往也意味着一个影展的逼格。因而可以看到,一些影迷对于希望电影节(展)引进高分优质国外影片的呼声。
 
在这方面,国内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展)也各有侧重点,同时也各有烦忧。如上海、北京等国际电影节,注重国际视野,但其选片有时会偏于冷门,对国内普通观众而言稍显陌生;像平遥国际影展则专注于展映非西方外语片,以区别化发展;而山一女性国际影展,则更注重女性题材表达。
 

总的来说,电影节(展)越来越多自然是好事,侧面也反映了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不过, 如同世间万物的真理,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如何做好一个精品的电影节(展)才是重点。
 
而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奖项只是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证明,重要的还是拿作品说话。否则频繁串场电影节(展),也只会让人审美疲劳,消耗了热情。
 


近期热文


二线电影评分平台突围战

宁浩与他的「受益人」们

中国内地电影导演“提携”往事

再也没有“国产片谈好莱坞色变”了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