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里!支教暖了雪域孩子的心丨 2018年《未来导报》第2期

未来导报 未来导报 2024-01-13

感谢您关注未来导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未来导报”关注我们~

支教暖了雪域孩子的心

——西北师大学生志愿者赴甘南藏区顶岗支教纪实

□ 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王卫军 延 星 韩春玲

2017年秋季,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四学生魏冬雪本该参加招聘会或准备考试,然而开学前,她却和学校第五批“藏区幼儿园顶岗支教”团队——69名同学一起奔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支教之旅。

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语言不通、环境艰苦……对魏冬雪来说,距离省会兰州200多公里的甘南藏区,让人有种难以名状的“感受”:闻不见师大校园月季的芬芳,草原上格桑花的清香却沁人心脾;听不见师大校园熟悉的校歌,幼儿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却回荡在耳边。魏冬雪说,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A  “新鲜血液”来了,藏区学前教育“活”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这里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学前教育作为起点教育,其发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为了补齐这块“短板”,近年来,我省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挤出财力,全力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探索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地区办园体制改革试点等项目,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一项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甘南州共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4932名,教职工248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仅为13.5%。现在,全州共有各类幼儿园281所,在园幼儿2372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1.09%,较2010年提高了67.59个百分点。

“这几年国家和省上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可以说,甘南藏区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但目前还面临3个主要矛盾,一是师资数量严重短缺,二是教师学历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三是幼儿园教材不统一且数量短缺。我们对学前教育师资极其渴望,特别是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杨学军说。

为缓解藏区学前师资紧张的局面,2015年春季开始,省教育厅决定从省属8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高校,每学期选派200名大学生赴甘南州及天祝县等9个县(市)的100所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

夏河县拉卜楞第三幼儿园是2015年新建的幼儿园,开园之初仅有4名教师,一度让园长牟永芳十分为难。

“算上我,园里只有4名教师,其余3名是转岗教师,要面对120名幼儿,课程实在没法安排。”牟永芳说,从2016年开始,省上每学期安排4名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园里顶岗支教,顶起了幼儿园的半边天。

让牟永芳欣喜的还有,支教学生从培训上岗到跟班学习再到带班带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完全“上手”,而且比转岗教师还“专业”。在支教学生的带动下,绘画、舞蹈、音乐、剪纸等课程迅速开展起来,还带动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并学习。

支教学生仲芳慧在支教过程中也深有感触:“现在的藏区幼儿园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善了办学条件,许多新办的幼儿园都设施齐全,条件好多了。”

甘南州教育局局长尚学说,每年有4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甘南州顶岗支教,他们的到来缓解了藏区学前教育的压力,提高了保教质量,促进了藏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B  一个个困难克服了,支教老师成长了

  许多支教的学生都说,支教经历如同一杯咖啡,入口虽苦,却回味无穷。高原的支教生活也让支教的大学生们不断成长。

初到藏区时,几乎所有支教学生都因高原反应有过痛苦经历,有人晚上头疼睡不着觉,流鼻血,严重的甚至感觉呼吸困难。不论在生活、沟通交流,还是在教学、实习指导等方面,支教学生均面临着极大挑战。

“小孩子真的很会‘烦’人,可又那么可爱,你能拿他们怎么办?一天下来真的很累,可一天时间又过得那么快。孩子们对你那真切的喜爱,能让人甜到心里。”回忆起支教生活,学生志愿者董娜满怀感动。

在沟通交流方面,一次简单的对话,对于在甘南藏区支教的学生们来说,却显得异常艰难。学生志愿者刘增燕说:“我所在的幼儿园地处牧区,90%以上的幼儿都是藏族,很多幼儿家长不会说汉语,而且幼儿园大多是藏语教师,他们多数情况下用藏语教学,幼儿接触、使用汉语的机会较少,因此很多幼儿不会说汉语甚至有些完全听不懂汉语,这给我们的沟通交流及日常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在教学方面,初入藏区,他们的教学工作也遇到很多难题。学生志愿者张静娟说:“在这儿,幼儿活动都是我们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安排的,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我们,在园长眼里我们就是专业老师。但事实上,我们开展教学还是比较棘手的,因为我们有的只是来自书本的知识和为数不多的几次实习经历。当我们真正接触幼儿,组织开展每天的活动时就有些慌了,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令张静娟印象深刻的是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那是她第一次组织音乐活动。当时有3位教师来听课,她非常紧张,就放弃了钢琴伴奏,直接让幼儿听磁带,之后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歌词。她说,当时她的声音都在颤抖。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建议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记歌词。于是,张静娟积极探索,寻求适合当地幼儿的活动方式,从第一次的懵懂茫然到之后的平静从容,她的课堂里欢声笑语渐渐多了起来。

“虽然支教过程中有过无助、有过抱怨,但是看到孩子们裹着厚厚的棉袄,冒着寒风,依然坚持来幼儿园的时候,听到他们一声声‘老师好’,我们的心就被‘融化’了。”学生志愿者王茜楠说,支教不仅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实践,更是对自身的历练和提升,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在志愿者的努力下,藏区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在园幼儿数量还是学前三年入园率均实现了大幅提升。

“支教一方面填补了藏区学前教育师资的缺口,为藏区输送了优质师资,提高了藏区学前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支教为藏族幼儿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条件,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同时,支教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他们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或者求助自己的老师,专业能力有了大幅提升。”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万明钢说。

 C  “远程指导”让距离近了,心也暖了

  在甘南藏区,一部智能手机不仅是上网、聊天的工具,更是支教者的心灵寄托。基于此,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通过系统策划,把“互联网+”运用到甘南藏区学前教育支教活动中,开发了远程指导平台。该平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8名在线指导教师为主力军,支教大学生用手机上的移动终端,就能联系其他支教大学生和学校的指导老师。

依托“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支教学生和远程指导平台上的指导教师轻松实现线上交流,打破了传统支教活动中沟通交流的空间限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顺畅。

支教大学生贾丹说:“远程指导平台就像一个智囊团,每次我遇到困难时,都会在平台上发出求助信息,不论老师还是同学,他们看到后总会给我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支教大学生许惠婷说:“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支教状况,分享彼此的心情,看着同学们每天发布的动态,才会觉得他们与我同在,才不会感觉那么孤单,工作的积极性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孙爱琴博士是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她认为混合式实习指导模式借助网络平台,突破地域限制,有效缓解了以往支教活动中“下藏”难、指导难、沟通难等问题。“远程指导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增加实习生在支教过程中的集体归属感,为他们提供更多工作、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增加他们工作的信心和对支教工作的认同感。”孙爱琴说。

该平台的技术服务人员韩春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北师范大学开发和设计的支教远程指导平台,还会结合甘南藏区幼儿发展及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更多优质数字化资源、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办好小规模学校的“平凉共识”

□ 记者 尹晓军  《中国教育报》记者 禹跃昆 特约记者 陈振念

  一位教师,三五个学生,一所学校;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堂课……

  这是几年前平凉市广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真实写照。

  从地图上看,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东麓。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加之教师老龄化严重,师资补充困难,这一切都制约着农村学校的发展。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平凉市以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为突破口,促使小规模学校由“小而弱、小而差”向“小而强、小而优”转变。如今,许多学校校容校貌彻底改观,办学质量节节攀升,生源回流,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小班化教育激活“麻雀学校”

  从崇信县城驱车向南,行驶在塬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四周陡峭的沟壑。

  野雀小学就建在塬上,是距离县城最偏远的小规模学校之一。步入学校,优美典雅的校园、丰富多样的墙面文化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教室,这里被分成若干区域:学习区,教师可以在课桌组合间一边授课,一边组织学生讨论;活动区,图书、教学仪器、音体美教学器材种类齐全,学生可随时翻阅、动手操作;生活区,洗手盆和饮水机让教室更加温馨……

“我们整合了教育资源,把教室建设成集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温馨家园,既丰富了教育载体,又方便了学生。”崇信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军虎欣喜地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平凉教育人认识到,农村教育资源并不“贫瘠”,关键在于如何挖掘、重组和利用;盘活教育资源,农村教育就能得到跨越式发展;要搞小班化教育,必须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学校、学生、教师发展的立体式教育体系。

为此,平凉市提出,小班化教育要以魅力教室、活力课堂为主线,通过精致教学、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品质;以个性课间、轻松课外为主线,让学生阳光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保障小班化教育有效推进,平凉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向小规模学校倾斜;教研室专门组建专家团队,经常深入学校,参与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为小班化教育保驾护航。

“教师的教法变了,学生的学法也变了,大多数农村学生不仅有了自信,而且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明显增强。”野雀小学校长蔡高扬说。

“多样教学”活跃山区课堂

在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平凉市坚持以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同时,启动建设“名师课堂”等,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输送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好不好?”在泾川县太平镇红崖湾小学一间教室的大屏幕上,支教教师单凯丽通过网络在线直播课堂为该校一、二年级的9名学生远程上音乐课。

“有了‘空中课堂’,支教老师可以线上教学,原来开不齐的课也开起来了。”红崖湾小学校长于明义说,两年下来,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比以前活泼了,会画画,也会唱歌了。

在于明义看来,一根网线和一台电子白板架起了山区和外界的“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对于偏远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如何解决专业教师,特别是音、体、美教师短缺的问题呢?

平凉市的做法是采用“联校走教”模式和片区化管理。一方面,让专业教师通过走教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小规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强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模式,能便捷地移植到“弱校”身上,实现“强校”和“弱校”在教学、管理上“齐步走”。

各美其美激发内驱力

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师生的活力?

平凉市给出的答案是:小规模学校要发展,单凭外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激发学校内驱力,以“所有学生都有所得”为基本目标,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

八里小学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目前,学校共有78名学生,11名教师。

“前几年由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教师都留不住。”校长王丽君无奈地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八里小学组织老师走访学生、家长,听取意见建议。在深入分析学校历史与办学传统的基础上,设置书法课程、编排“武术书法操”,提高学校“吸引力”。学校还在校园内多处布设书法展台,操场上铺设书法练习“米”字格,学生可随时、随处练习写字。

“从原来的薄弱校到花园式书法特色学校,我们不仅吸引了学生回流,也成了当地百姓认可并信任的学校。”王丽君说。

在平凉市,八里小学的变化并非个例。近年来,平凉市积极探索,剪纸、书法、武术、丝带绣、泥塑等传统特色活动在各个学校全面展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也让小规模学校“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但守住了‘保基本’的民生底线,也增强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后劲,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平凉市教育局局长牛启寿说。


(责任编辑:李建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在这里!支教暖了雪域孩子的心丨 2018年《未来导报》第2期

未来导报 未来导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