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王如意宝口授 | 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有多大

2017-06-24 鲜花天降的法缘


所谓“十方所有无边刹”,从境的方面思维的话,在十方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所谓时间,在三世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十方三世中的诸佛菩萨有多少就是这样的量。就像世间说的,在天地二者间的佛和菩萨一个也没剩下,对于这些全部作供养。不是仅仅一天,而是无量无数劫,也就是很多很多个亿劫之间作供养。供养物也特别殊胜,如金银、珍宝、玛瑙等等。在人间的珍宝——净水如意宝、满足所需的如意宝、摧灭敌军的如意宝等等,天的如意宝,龙的如意宝等等。还有天界和人间的资具、饮食、财富、各种装饰品、经堂和盖的、垫的等等。总之,在天、龙、夜叉这些地方有的资具,以及自己身和心的一切乐,加上人天的殊胜乐,犹如刹土的微尘数那样无量无数,都在无数劫里作供养。(法王如意宝口授原文下同)


为了显示受持普贤愿王极殊胜的功德,经文里先说了一个极广大量的供养来作对比。上师非常慈悲地给我们开示了量度,“十方所有无边刹”,从境的方面去想,没有包括在十方里的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十方”这个词已经涵盖了所有空间领域或者一切世界。时间上,没有包括在三世中的是没有的,这就说明三世涵盖了一切过、现、未所有时间领域。这样横遍竖穷就包括了法界一切显现的量。


像这样,尽十方三世里所有的诸佛菩萨数量有多少,就向那么多位作供养。也就是说,这里的供养境是所有十方三世的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余留的。那就极大了,没有比这更大。用世间话来说,在天地之间所有的诸佛菩萨一个不落下,对这些全部作供养。这就可以看到,在境方面达到了最极广大。


从时间上说,不是只供一天,而是供无量无数劫,也就是很多很多个亿劫当中。我们不知道“无量无数”是多少,大家觉得亿很大,上师就说很多很多个亿劫当中一直不断地供养。这就可以看到,时间上极其漫长,而且是恒时不断地供养。


供品方面又如何呢?那也是极其殊胜。在人世间里,所有能想到的最高贵的东西,譬如黄金、白银、珍宝、玛瑙等等。在珍宝里面,又包括净水珠,一放到水里就能清净的这种如意宝。还有能够满足所愿的如意宝,想祈求衣服、饮食等,就会自然出现。或者有一种如意宝,一佩戴在身上就能够战胜敌军等等。这都是极其殊胜的供物。不但人间,还有天界的如意宝、龙界的如意宝等等。


再要想到,天上人间所有高级的资具、用品、饮食、各类的财物、装饰品,又有佛法里的殿堂,以及生活资具,穿的、盖的、披的等各种各样好的东西,都向诸佛菩萨呈供。像这样,天、龙、夜叉等地方特有的资具,还有我自身的身体、心上出现的一切喜乐和人天殊胜的乐。这样无量无数像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大的量,又是在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当中作供养。


这样看下来,境、时间、供物都极其广大,超出数量。然而它跟“一经于耳能生信”,对于普贤大愿王有幸能够听到耳中生信的功德相比却远远不如。这一点发人深省。我们应该想到,自己多么幸运,能够遇到普贤大愿王,能有一句进到耳根里都是极其庆幸的事,说明是特别有缘分的。如果生了信心,那就无数倍超过前者的功德。以下上师要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比这个,以某个人听了普贤行愿后,对此生了信心,想:我决定要跟在佛的后面学,跟在菩萨的后面学,以我的力量在文殊和普贤以及我等的大悲导师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后面学。要这样想了后发誓愿。而且,你这样生了一次信心的话,得到的殊胜福德就超过了前者。这么一个利益的量来想的话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里就讲,我们听了普贤行愿以后能生信心,心想:我一定要跟着佛学、跟着菩萨学,我要以自己的力量跟着文殊、普贤和大悲导师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后面学,要这样想了以后再发誓。而且生了一次信心的话,所得到的福德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


前面的量太大了。在境上已经拓展到十方三世所有世界里的佛菩萨,没有一个剩下,全部作供养;而且尽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里,恒时不断地供;供的都是人天里无量无数上妙的供养具。像这样一个大供养,我们认为特别大,已经大到没办法算了,是无量中的无量。但这里的确让人吃惊,只要对普贤愿王生了一念信心就超过它了。长行文里说得特别惊人,一经于耳所得到的功德就无数倍地超过了前者,根本不能比的。


可见,我们真正碰到了《行愿品》的确是太幸运了,前者没有碰到,心里没有开发出对无上愿王的信心,属于在外围走。外围上无论积多大的量,三个无量相乘也比不上在内层中已经闻到了普贤行愿。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你是从内里真正起了信心,已经听到了普贤行海,心想:世上还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行为!这时候你的善根猛然间就发起了。就是这样一个机遇极其难得,在这一点上起了信心,终归就摄入普贤行海。


这时你已经生了信心,想到:我再也不要其他,我一定要入这个,我一定要学这个行为,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行为了。如果我不入这个,那就太遗憾了!这就是一种生命觉醒的状况,那种深心渴仰出来以后一定会入进去。就像一个人已经看到这是最好的,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他的欲求。而外在的物质不足为贵,人天的福乐也不足为贵,其他善心也不足为贵,唯有普贤行是最无上的,为什么我不希求?上师法王在各种偈颂和发愿里都说:我要完成普贤行海。就像这样,我们要步上师的后尘,步一切诸佛菩萨的后尘,当我们心中真正起了大善根,一想到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行愿海,自己的心就想到:我决定要学,我不学还算是人吗?难道我是愚痴没善根的人吗?


前面从长行到偈颂已经一个个讲过来,你应该很清楚,再也没比这更殊胜的行愿了,所以它称为“王”。这时候你会真心地想:我决定跟在佛后面学,决定跟在菩萨后面学,决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再怎么我都要学。其他做不到的时候我就多念一遍,我一定要熏,无论做什么功德都是以“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来回向,我就一直抓住这个。为什么呢?因为这实在是最重要的,我不能丧失这种缘起,否则落到别的地方就真是一种堕落、一种偏离。要这样念念不忘,在任何境界里、任何所作里都不忘这件事,这就叫真正有了志,“造次必于斯,颠沛必于斯”,一切时的信念永不可改,这时候你就真正有信心了。


这以后再具体化就是说: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一定要尽我的力量,我可以学,我可以念,我可以这样作意,我可以不断地发,这个主动力全在我心上。我原来没机缘闻到,或者闻到但没起信心,导致我一退再退,这实在是我过去愚昧的结果。现在我善根力发出来了,我是有心、有身的人,人有志是怎么都能做成的,即使我躺在床上一点不能动,我还有口能念,即使口不能,我还有心能念。要像这样对它有种渴仰的心,这样我们的善根就发起来了,开始朝着立无上志的方向走了。这是多么幸运!


从小老师教我们立志,但立的是很小的志。只不过为了今生得到一点小小的功名成就。我们今天闻到的是无上的普贤行愿,为什么不立志?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文殊、普贤、释迦、弥陀他们的愿心如何,那当然一心向往,再怎么都是以文殊智来成满普贤行,再怎么都是“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一定要达到跟普贤菩萨一样,我的身、口、意、行为、刹土都要跟他一样。我一切功德都回向,都是要得普贤殊胜行,就是要圆满普贤诸行力。同样,大悲世尊怎么发愿,我也跟他一样发愿,阿弥陀佛怎么发愿,我也跟他那么发愿等等。


这样我们就知道《愿海心髓》是极好的法。我们念下去,首先学释迦本师,就按照那样发大悲愿,虽然暂时还不能入生死界,但一到极乐世界成就以后立即就入生死界,这并不遥远。我们也一样按照第二愿来发,时时不离文殊智,一心愿文殊摄持,又是祈求一切诸佛总集的文殊本尊来摄受我,又是唤醒自性的文殊,时时不离智慧来修持普贤行,一定要立这个大愿,一定要完成《普贤行愿品》所说的所有菩提行。这样的话我们就开始在随学,上师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轨道。


然后我们又是跟贤劫千佛学,一定跟着贤劫九百九十六尊佛后面,每一尊佛出世的时候都决定跟着走,这样多好!然后,我们一定要去阿弥陀佛那里。不但是去,而且今生就要去,不但自己去,还要摄持一切跟我结上善缘恶缘的任何众生,功德都无私地回向给他们,但愿临终一起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愿也是非常明确,前面上师已经给我们指点了,“临欲命终时”这一愿就是三个要点:临终时直接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截断生死业流;然后直接见佛给我们授记;之后就成满智悲力的大用。这样的话,就可以“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样我们就跟着阿弥陀佛学,也一样发愿摄众生入净土。


像这样需要好好去想。这的确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一旦确立以后,尽未来际的方向就全部定了。我们这样发誓、承诺,产生一次信心的话,得到的福德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前者是在有限的福德上做,虽然量上乘到了无数倍,然而他心中没有幸遇到普贤行愿,没有在心上猛然地触发出最极广大量的善根,因此他还不是大幸运者。而我们已经听到了,生了信心,那真是大幸运者!


总而言之,上师劝我们:你要想,就这么一个利益的量来想的话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么一个利益”是指“一经于耳能生信”,在这以后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你会在这上面不断地增长,善根力越来越大,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加被,你的心顿时就会敞开,每一次都在强化,每一次就拿这个来印持善根。


这样辗转增上的利益是无量无数的,它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大,都是超几何级数倍不断地增长。由于这种辗转开发的力量,所以经文后面讲到不久就成普贤菩萨,现在还是凡夫,但有幸接到愿王,那的确是非常快的,不要想得太慢。经上以无欺的谛实语已经证明,你这个人一旦生了信心就已经踏上了轨道,缘起的力量会驱使着心不断地在这上面运行。所以他永离一切恶知识、永离一切恶道,快速地见到阿弥陀佛,一见了以后就具足普贤最胜愿,而且这个人不久就得到像普贤菩萨一样的成就。可见,这是一个顿速成佛的法门,他的果报的确只有佛才能证知。


也就是对十方无量刹土中有的一切佛和菩萨,在很多亿劫当中供养的物品,有天、龙、夜叉、食香鬼所拥有的一切资具,还有身和心上有的一切乐,加上人间的乐,比供养这些,一次谁发了普贤行愿,对它生了欢喜,想“我也要学这个”,这样的信心生了的话,他的利益就超过了前者。这是没有欺诳的,唯一是谛实宣说,是佛世尊的善说。


对于十方无数刹土里的一切佛菩萨,在很多亿劫里,供养天、龙、夜叉、食香鬼这些世间界所拥有的一切好的资具,身和心上有的一切喜乐,加上人间的好东西,很好的快乐,都作供养。跟这个相比,你只要对普贤行愿,一次随着发了愿,对普贤行愿生了欢喜,而且心里想:我也要学到这个。这样想了以后起了信心的话,这个利益就超过前者了。这是没有欺诳的,唯一是谛实宣说,是佛世尊的善说。


这个结论太惊人,那样庞大的供养,对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一个没有遗漏地供养,供养境已经拓展到最大的量。供养时间是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没有比这更长的时间了。所兴的供养具是人天里的各种胜妙物和快乐。但是,对于普贤行愿只是一次随着经文发了希欲心,对它生了欢喜,认为我也要学,有这个信心的话,利益就超过了前者。


对于这一点一般人会产生怀疑,不觉得学一次《普贤行愿品》有多大功德,反而觉得前者功德极大,应当比后者大无数倍。不用说这么大的量,比如一个人非常勤恳地做了一些善业,做了三十天,都认为这是不得了的功德,这个人的功德很大。但不会认为我听了一次《普贤行愿品》有多大意义。其实这是我们功德上的颠倒见,只要你对无上愿王生了随学的心,有了欢喜和信心,这样种的善根是极大的。大到什么程度?一再说了,它无数倍超过了前者。


这的确不是一般人的心能够知道的事,其他下位的人都不能测到它的因果量,《普贤行愿品》最后说到“果报唯佛能证知”。这就是缘起上太深妙,本性佛已经触到了这个缘起,已经走到迅速圆满开发的路径上了。这个起点是要对它生信、起欢喜,这意味着你必然会入这条道。如果你没有生信、没有欢喜,那你还没有入进去。譬如对任何事的进发,都是首先对它起信心,有欢喜想往那边走,这样才会出现入这条道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就一直在道之外走,不会入进去。所以,最初的起点极端重要。只要一念起了欢喜、信心和随学的心,就意味着你有了入进去的因缘,所以无数倍超过前者。这里再次奉劝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学《普贤行愿品》,这是我们一生当中极重要的事。学了以后,如果能生起信心和欢喜,那的确无数倍超过了极广大财供养的功德,我们应当如是生信。


有了这个信心之后,我们就要进一步让它辗转增长,因此每日都不可缺少对普贤行愿的修学,直到完成佛道为止。而完成以后也是随着行愿力任运地流现出一切普贤行,所以,这是一个最大的主题,永生永世都不能断。行愿本身就要求“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它是无尽的大愿王。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唯一、无上,把它时时纳受在心里,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些人不能够会通、不能够认定、不能够执持,就导致非常紊乱,他不晓得任何愿全部摄在这里。我们应该定下来,这样自己的心就非常坚定,方向非常肯定,这样一次一次地发愿,在你心上就会形成一个发愿之流。它不断地相续下去,就像前面的叶子旧了,后面的新叶子又发出来那样,以这个缘起,我们从现在起直到成佛尽未来际的方向里,普贤行愿都会一直相续下去。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在临终时迅速把我们推向极乐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能在外面架设什么高速公路,唯一只有在自己内在心上去架设。你架设得好,在速度上就极其超越,会快速地往生,会快速地高登品位,快速地圆成,这都是非常大的缘起问题,所以再三提醒。


上师说:你要知道,这一点没有任何欺骗性,唯一是谛实语。全部是如实宣说,全部是照见了修学普贤行愿一切缘起上因果相的一切种智佛说的。这里最后说到:这是佛的善说,是一切种智完全照见后宣说的,并不是一种猜想、一种臆说。我们应当如是信受,增上自己修学的意乐。


仅仅把这个记在心里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你作了随文忆念义后,以随喜相应地生了胜解信的话,好像除这个以外不需要其他善法那样。


上师进一步开示说,你把刚才说的“一念生信无数倍超过极大级别财供养利益”这一点记在心里,就想:一念生信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它的确是无数倍超过下乘的缘起路线,一旦开通了就太不可思议了!这样心里就知道,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什么量,之后会百倍殷重地珍惜这个机会,而不会觉得:又要念了,快点念完!这的确非常颠倒,碰到这样具大义的事反而起那种心。


应当知道:这太幸运了!今天又能念到一遍《普贤行愿品》,它比在世界上建无数高楼大厦的利益都大,比开无数次奥运会的利益都大。任何人天善法的利益,乃至全世界自有人类以来所有善人做过的人天善法加起来,都不如我现在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而且是无数倍超过。


为什么呢?因为碰到大愿王以前所做的善根都流于分别心局限的量,而无上的普贤愿王是果位佛普贤菩萨摩诃萨直接给你的,能够一下子打开心量。这时候在缘起上已经随顺到最高层面的行愿海,这是人类凭狭隘的心识亿万年都没办法想到的。不缘着《普贤行愿》的无上经文,无数劫也想不到一点,也不可能凑近一点,也不可能发一念心。这里面全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一上来都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谁能想得到?你也没有完全证到本性,认为自己的本性含括了十方三世,一念间就能到,这唯一是随着佛的圣教量来的。


这样,如果你有了信心,那确实成为有极大善根的人,因为在一念间已经随到了无上的量。缘起上确实不虚,按经文念下来的确每一念都会这样运行,而且你的心全部朝着最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海进发。这样产生的心的确是圣教给予你的,是无上普贤行愿的诚谛语给你的,是无上普贤菩萨的量加被给你的。这样就会发展出世俗心里最最稀奇的心。一种教育出一种心,一种大师出一种学生,受其他教育会发展其他的心,受普贤行愿的教育会发展出普贤行愿的心,而这种心是下乘里面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这样才知道:哦!的确如此,我把这一点记住,然后时时想到:今天能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比世上做任何事情要好无数倍,我为什么放弃这个机会去做别的呢?我们庸俗到喜欢花好几个小时去看一部大片,享受一点世间美味,甚至化个妆都要几个小时,但对于《普贤行愿》就好像野兽碰到青草一样毫无趣味,这是不好的表现。对于普贤行愿,应当像我们的上师善财童子那样,踊跃欢喜,当他听到普贤行愿以后,真的是极度地踊跃,这都是他深证果位以后的事。这样才知道,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它。


这样懂了以后我们就开窍了:我每一次都要好好地念,随着文句一点一点地在自己心上好好地印上去。哪怕在自己心上印一遍《普贤行愿》,也是人生中最大意义的事。这样无上的章句竟然能落在我的心识里!它是普贤菩萨的金言,是从一切种智流出来的。像这样,要有一种好像把如意宝放在心上一样的心。这样我们就不会轻忽、随便乱念,也不会再发展“熟溜病”,而是随着文句非常殷重地用诚心来忆念。只要好好这么去做,肯定不一样。我们看,念其他的时候很难出现这些心,但一念《普贤行愿》,善心马上出来,立即得到很大的开发,就是因为它是圆顿法。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用特别至诚的心一句一句念,就好像手捧着无上的普贤菩萨给我的如意宝那样,那是一种非常珍重的心。


这以后,以随喜相应地产生胜解信的话,就会感觉: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善了,有了这个善,其他都可以不要。就好比已经得了一个如意宝,其他东西就可以不要了,因为如意宝有无上的价值,里面什么都有,就好像这样。譬如说屋子里堆了很多财物,但这时给你一个如意宝,你就认为:我有如意宝就够了,其他我不要了。为什么呢?其他没办法跟它相比,它无数倍超过其他了,就像这样。


上师这里非常慈悲告诉我们,要怎么样珍重执持《普贤行愿品》。他是善财童子,完全知道这件事情,这样的话,在我们的心中才重新定位了《普贤行愿品》。


其实,这个定位就是它本来的地位。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原先犯了罪,因为我们轻视了它。现在你要重新受持《普贤行愿品》。过去那一套有些是表面化的,走过场,只是入门前做的很幼稚的事。今天我们要重新对待它,这是我们一生一世最重要的课程,也就是要在我们心上刻上最最重要的无上的愿。因此,每一次都要刻在心上,每一次念诵都要百倍殷重。


这时候你再去看它里面一句一句显示什么样的善,才知道万善都在里面,而且是以最大量的方式。一切处都在给你指示最大的善的量,最最圆满不可思议的量。譬如说法,一翻开《普贤行愿品》就知道,原来是这样教我们:“天龙夜叉鸠盘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是这样的量。原先以为说法只要说一点点就可以,真正说法的愿王就在这里。或者说到供养,一切供养具全部供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原来是这么大的量!或者随顺众生,翻开一看,没有比《行愿品》所说的量更大的了。对于尽十方三世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各种意乐、心性等等,都像敬父母、奉师长,如奉阿罗汉、如来等那样,为他们作光明、作良医等等,原来是这样的心。有了它的确其他善法都是小小的。说到依止善知识,一切能够益我的善知识,我都用自己的诚心使他对我生欢喜心等等,这就包含了一切依师的愿。或者会遇同行善友愿,对于同分菩萨,一切处都同集会,身口意业都同等,的确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同行愿了。或者生生世世知宿命、出家,一切菩萨戒行都无垢无破无穿漏,可见它是摄尽一切戒的愿。或者“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一切大乘菩提心、六度等的愿全在这里。或者“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一切自在无碍行的愿全在这里,不住空有两边。


像这样才知道,一切善的确全在《普贤行愿品》里面,从这里才开拓了我们的胸襟和眼界,然后念念刻在心上。要想到:我原先竟然怠慢了这无上的愿王,真是罪过!现在一定要奉持在心上。或者趣入的愿,那都是事事无碍的境界,一念间就能够遍照十方三世,遍入十方三世,一念见一切劫等等。而且一切佛成道的时候,我都要遍兴供养。或者成就十力、八海等等,都极其不可思议。它实现的轨道就是直接往西方走。


这次听了上师的开示就知道,除了极乐世界以外,没有别的刹土能让我们圆满现前普贤行愿。而且一往生就现前,一往生就入了华藏,生入到不可思议法界里。不但今生能随学发普贤行愿,得到不可思议的善根,一念间就超过三个无量乘起来最大级别的大供养无数倍,而且还有实现的渠道。所以佛真是无上慈悲,什么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路都给我们指明了。如果光讲前面没有后面,那我们还会想:虽然功德殊胜,但怎么实现呢?这里后面就告诉你,一个凡夫在此世不需要多久就可以实现,绝不是别时意趣。


我们今生没有多少时间了,应该马上接通这条路,接通以后不必要多长时间,就像睡个午觉那样马上就到了临终。我们回想一下,过去的五年十年好像近在眼前。就我来说,已经四十多岁了,没几个十年就走到终点,这不快吗?所以我要赶紧准备往极乐世界奔。为什么呢?因为一到了那儿,普贤愿海不久都能现前,我一个凡夫通过这么简易的修行就能达到,这样的美事到哪儿去找?如果我今生错过了,来生迷了怎么办?迷了以后就麻烦了!我们要看到,这实在是旷劫难遇的良机,一定要把握住!


《普贤行愿品》是净土的甚深经典,从这一点可以说《弥陀经》跟《华严经》是同一部经。我们必须受持这个法,它是把凡夫引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极特殊、便捷的途径。这才知道,它真是宝中宝,原来没发现它的价值,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现在才看到,自己实在太幸运了!普贤行愿也学到了,实现的捷径也找到了,感觉有了这样无上的善,其他善法就不需要一样,因为没有比过它的。你必须这样了解才会深心渴仰,否则为什么深心渴仰?我们为什么看重它、选中它?其实这是一切佛菩萨无上的愿,我们怎么能不发一个最大的心来随学呢?


这样了解以后,自己心里会感到百般欣慰。在轮回这种没完没了受苦的地方竟然能听到这样无上的福音,的确是三生有幸。


随着菩提的行为,仅仅生一次信心就有无量福德的话,真实趣入那就不必说了。


我们跟着无上愿王的经文,看到上面说的殊胜菩提行后,即使生一次信心就有无量的福德,何况真实趣入。那的确用全世界的计算机经过无数年计算,连它的万分之一也算不出来。


现在是经济时代,大家都有经济头脑,为什么在这上面就没头脑呢?我们碰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比较哪个对自己更有价值、有利益,对于有价值、有利益的就先做,这是我们的行为逻辑。现在已经告诉你无上愿王有何等的意义,为什么不趣入?只生一次信心就无数倍超过下乘修持的福德,何况不光是生一次信心,而且把它深深地刻在心上,把它的意义搞清,一步一步深刻地作意。这样一步一步开始实行就叫做真实地趣入。换句话说,我们不但是生了信心,而且真正开始把它受持为日常功课。每一次三殊胜后面的回向印持殊胜,就定下用《普贤行愿》印持回向,这就真实趣入了。而且一定下来就不改了,一生贯彻到底。这是无尽的愿王,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才可能有尽,但是虚空界、众生界不可能尽的缘故,我发的普贤行愿永无穷尽,这是何等的意义!


我们想一想,一生当中立过这样的愿吗?按世间来说,立愿坚定就是指非常有志气,从小立的愿贯彻了一生就算了不起,其他人心里没有决定的志愿,所以会变来变去。但现在要知道,立普贤行愿是要立无尽的愿,一旦立下尽未来际都不改变,而且精勤地履行自己的誓愿。大家想一想,能不能这样做?


果然能这样做的话,那果报的确不可思议,只有佛才知道这个量,此外谁也没办法衡量会有什么结果。经上用五果描述,每一种都不可思议。它会让你迅速成为普贤菩萨,让你一念间就消灭五无间罪,它能让你遮除各种邪性力量的干扰,远离一切恶友恶道,它能让你得到一切正面的拥护,它能让你迅速开发、迅速成佛,一切事业海由此流现。特别来说,以它的推进能让你一刹那就高登净土上品。而且它使得你的心无限开张,跟阿弥陀佛极充分地相应,因此它比其他途径要快得多。


我们这样了解以后才知道大恩上师的用意。他一直鼓励我们:生一次信心都这样不可思议,你真正趣入的话,那得到的利益何须说?


真实修学的相也是像大菩萨寂天所说:“次第勤修学”,如此所说般。


我们发了愿以后真正往这上走的话,还是要按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地进行。


现在我们已经立定了目标,立定了无上的志,就要一直往那个方向奔,有无上志必定有无上成就。每一次善根都以无上志来摄持的话,它的量瞬间就会扩展到无限,用这种大志摄自己的心,善根会变得非常大。如果没有这个志向摄持,我们做什么就只是小志气、小愿望,得到的也是小果报;有了无上志摄持,做的每件事就都是无上的善根,因为你的心是往这个志上走的。所以,小到供一支香、磕一个头、念几句佛号或者做一点放生等等,做所有善根都要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我要发无上志,这个善根要以无上志摄持。这就不一样了,的确成为不可思议的善根,直到成菩提之间都辗转无尽地增长。这样一念摄持以后,善根的量已经是尽虚空界无法容受了,就是因为你已经跟果位普贤海顺应上了,所以它一下子就发展到无限。想一想,这个行愿王是不是有点铁成金的功力?


我们不经过它的点染,心就不能开张,又会陷在庸俗态里,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致,它会限制我们的心量,但是一接了《普贤行愿》,心马上开,所以我们离不开《普贤行愿》,一离开就又迷了。我们每一天都必须以此来提醒,时间不够也要常常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你学过以后起码要有这样一个信念,一念到这个句子就想起无上的普贤行愿,这是三世诸佛所称叹的最殊胜大愿,我回向一定要得普贤殊胜行,我回向一定要随文殊、普贤学,就像这样。


这是一个总的提醒,一再地唤醒我们的善根,让我们不忘记这个所求。有了愿王你就不会偏到别的方向,也不会求一点现世安乐为究竟,或者求生天就认定已经到底,也不会求小乘阿罗汉果,根本不会这么想。你也不会忘记自己是自性普贤。这样,它就成为你唯一的所求,再没有比这更高更上的愿了。这里可以一概给你说完,不要认为讲的这个是比较低的法,还有比这更高的,如果还有更高的它就不叫“王”了。像这样,我们心里应该起胜解、起踊跃,之后就应该开始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