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顶果钦哲法王| 生活中如何实现修心的承诺?

2017-09-24 鲜花天降的法缘


❂ 主题摘要

藏历八月十九顶果法王圆寂纪念。忆念教诲得加持:不要忘记修心,同时也要尊重并修持我们过去所有的修行承诺,从声闻乘到密咒乘,把一切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就是大乘的一切道路不可思议的进阶石。让我们用同样的专注力,完成所有的誓言。



修 心 的 承 诺


不要忘记修心,同时也要尊重并修持我们过去所有的修行承诺,从声闻乘到密咒乘,把一切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就是大乘的一切道路不可思议的进阶石。让我们用同样的专注力,完成所有的誓言。


恒学三要点


这三要点包括:对修心的承诺要持之以恒,勿过度戏剧化,勿持双重标准


持之以恒的修心。我们要无悔地付出自己的快乐,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及功德布施给他人。我们应该用喜悦的心情,承担他人的悲伤和困境。我们要努力让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尤其是伤害我们的人。我们要诚恳、毫不迟疑地献出自己的快乐,不论多寡。我们不该忽略其他次要的修行承诺,不能找借口说:“我正在做修心的修持。”不要忘记修心,同时也要尊重并修持我们过去所有的修行承诺,从声闻乘到密咒乘,把一切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做,就是大乘的一切道路不可思议的进阶石。让我们用同样的专注力,完成所有的誓言。


1勿过度戏剧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论应当合乎真正修持佛法的方式。此外,我们应该避免在他人面前从事一些行为,让他人认为我们是受戒的人,因而从中得到好处。我们也要避免从事一些行为,让他人认为我们已从我执中解脱,例如不受传统宗教礼俗约束的态度,或用夸张的方式碰触亠麻疯病人,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噶当派大师不做的事,我们就不该做。


2勿持双重标准


例如,我们可以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但遭到魔鬼侵害时,就无法忍受。要同样礼遇穷者和权者。去除所有偏见,避免对亲戚的执着,以及对敌人的憎恨。对穷人及对地位卑下的人要特别尊重。不要偏颇。要以同样的爱与慈悲对待一切众生。


3改变态度,持之以恒


自从无始以来,我执让我们在六道轮回中流浪;此即所有痛苦的根源。问题在的肇始者。


把他人看的比自己重要,放弃珍爱自己的态度,下定决心不做出虚伪的行为,身、语、意效法所有依循法教而生活的朋友。修心要低调,不应炫耀,不能用修心来引人注意或创造声誉。他是我执和烦恼的内在对治。我们要让自己的心成熟,不需让他人知道。


不应说残支


不要讨论他人的残疾。如果有人看不见、不良于行、不聪明,甚至破戒了,我们不应当称他们为瞎子、跛子、白痴等等。简而言之,不要说出任何令人不舒服的话。


莫批评他人之过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陷,尤其是修习佛法、与我们供养相同上师或穿袈裟的人的缺陷时,我们必须了解,不净观才是问题所在。照镜子时,如果看见肮脏的脸,那是因为自己的脸脏了。同样的,他人的缺陷,不过是源于自己的不净观。借由如此想法,慢慢培养一种态度,认为一切存在、一切现象都是纯净的。


先净重烦恼


修心的一般效果,就是让修行者从希望和恐惧中解脱出来。要修持自他交换而不求回报。举例来说,我们不应当希望,因为自己的修行,许多非人会集聚在我们周围,服从于我们,并显现各种神通,然后所有的人会因此而臣服,为自己带来财富的影响力。我们要去除所有的自私的想法和外在的动机,例如为他人努力,但实际上是希望自己解脱或往生净土。


弃舍毒食


俗话说:“出自自私的动机的善行,如同有毒的食物。”有毒的食物看起来美味可口,但它会迅速致人于死。


视敌人为憎恨的对象,视朋友为珍爱的对象,嫉妒他人的快乐和幸运,这一切都源于我执。如果善行被我执渗透,而被视为具有实存性,那么善行就会变成毒药。我们要屏弃一切自私。


莫因责任而狭窄


父母过世之后,人们会因为对父母的忠诚而和他人交换利益。或报复家族仇人。不要让这种偏见主宰自己。


莫发恶语


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你不是一个好的修行者。你的誓言没有用处。”我们不要指出他们的缺陷来反击,例如告诉一位盲人他瞎了眼,或告诉一位残障者他跛了脚。此举只会引起双方的愤怒。不要说出任何伤人或令人不悦的话语。当事情不顺利时,不应当怪罪任何人。


勿埋伏候险


这里所谓的“埋伏”,是指牢记他人对自己做过的伤害。然后侍机等待对方力量薄弱时加以反击,或寻求有权人士的协助,甚至运用巫术等等。我们要屏弃这类念头。


莫刺弱点


不要攻击别人的弱点,或做出茺他人受苦的事情。同样的,不要念诵会伤害非人的破坏性咒语。


犛载莫移牛


这意思是说,永远不要让别人承担自己的过失,牛无法承载犛所能承载的重量。我们要特别小心,避免伤害贫者和弱者。不要加重他们的税,使他们无法承担等等。完全屏弃此类邪恶的行为。


莫暗藏动机称赞他人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和他人共有财产,我们不应当用谄媚的方式,鼓励他们把自己那一部分分给我们。我们不应当说出“你的慈悲是出名的,”或“慷慨布施会积累很多功德”之类的话。我们不应当为了得到他人的钱财而做出任何取悦他人之事。要屏弃任何此类念头。


如果在做自他交换时,目的是为了个人快乐,或希望他人认为我们是忍辱慈爱的菩萨,来提升自己的名声,这就是错用对治。不要存有这种动机,永远不要因为这些理由来承担他人的不幸。


为了治病而修心,或恐惧鬼灵而修心,是错用对治的另一个例子。这种行为如同用愤怒咒语驱逐邪魔,目的是要惩罚恶魔。我们要完全放弃这种行为。不能让修心沦为抵抗邪恶力量的巫术。邪灵和鬼魂都是因为自己迷妄而伤害他人。我们修心的目的不应该是与他们对抗,而应该让他们从恶业中解脱。当他们制造障碍时,我们应当慈悲地修持施身法,如此他们就不会伤害我们。我们的修行应当只用来对治自己的负面情绪。


天神莫成地魔


世俗之人利用宗教来达到生意兴隆,取得权势,并创造繁荣。一旦他们生病、失去地位等等,就会认为天神是恶魔。如果修心之后,反而变得骄慢炫耀,就如同冈波巴大师所说:“没有正确地修持佛法,会让我们堕入下三道。如果我们变得做作而自大,我们肯定不是在修持佛法。因为自己的骄慢,所以修心的法门不能如常地训服我们,反而让我们更僵硬倔强。我们变得如此自大,甚至见到佛在空中飞行,或看到他人经历巨大痛苦,肠子挂在身体外面,都不会对佛的功德升起虔诚心。也不会为众生的苦而慈悲。这是在忽视佛法的所有目的。当敌人在东,把重兵放在西门是没有用的。肝有问题,就要吃肝药。我们发烧,就要服用正确的对治药。如果服用的药不适合病情,病况会恶化。同样的,修持佛法的目的是要对治我执。对于他人,我们要把自己当作最卑下的仆人,永远处于最低的位置。要真正非常努力地学习谦虚,不去考虑自己。


勿利用他人之苦


如果在亲友死亡时,我们竭尽所能地争取他们的财产、食物、金钱、书籍等等;如果赞助我们的功德主生病或死亡,我们到他家去修法,目的却是为了得到报酬;或者与我们同等程度的修行者死了,我们却因为少了一个对手而感到安慰;或因为敌人死了,而感到没有威胁,这就是利用他人之苦来得利。是不应该做的。



修 心 的 指 导


以下是更进一步的教导,让我们了解如何运用修心法门。


一切修行只有一个动机


要培养利他的动机。以饮食穿着来说,当我们得到美味的食物,要心想:“愿众生能够享用相同的美食;愿我能够与一切饥饿的人共享这美好的的一餐。”获得好衣服的时候,同样想:“愿所有的人能够享用这样的好衣服。”


一切困境只有一个对治


当我们在修心过程中生病,或被负面力量纠缠;当我们名声狼籍而失宠受苦;当我们的烦恼日渐增强,对修心失去兴趣的时候,要想世界上有很多人面对相同的困境,行为有违法教。在此时,即使我们向别人解释法教,教导别人如何培养美好的功德,也没有人想要听――仿佛在对牛弹琴。另一方面,人们不需要教导,自然就会说谎、偷窃。他们的行为完全与他们的渴望相抵触――他们除了轮回及下三道之外,还有何处可去?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难过,承担他们的过患,祈愿他们立即停止负面行为,走向解脱之道。我们应该祈愿,愿他们对轮回生起出离心,愿他们发菩提心,并由自己承担他们的怠惰,忽略佛法的一切果报。换句话说,我们要不断修持自他交换。


初后做二事


早晨起床时,我们应该发下如此誓愿:“我今天一整天将记得菩提心。吃饭、睡觉、穿衣禅修时,不论我走到哪里,将持续修持。如果一时想不起来,要提醒自己,时时专注于菩提心。不让自己堕入贪、瞋、痴的状态中。”我们应该集中意志,努力持守这个誓言。晚上就寝前,检查自己,我发了多少菩提心?我对他人有多大的帮助?我的行为是否依循法教?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违犯法教,要心想,虽然自己已经进入了佛法,从上师那儿领受了大乘的法教,我们仍然没有能力付诸实修。这是因为无数轮回以来,我们背离法教之故。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永远无法停止在轮回和下三道中流转。我们应当责备自己,懊悔一天的过错,并下定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或一个月之内,或至少一年之内,必须要看到自己进步的征兆。要铁了心,不要因为过去除过患是庞大的工作而气馁。反过来说,如果在一天之内,我们的行为没有背离法教,维持利他的态度,就应该欣喜。心想:“今天是有用的一天,我记得上师的教导,如此完成了他的愿望,明天我还要更进步,后天还要更进步。”如此可以保证菩提心的增长。


二境皆安忍


透过对三宝的信心和慷慨布施,我们或许会因为业果的成熟,而变得富裕,秀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等等。此时我们可能会想:“我有钱,我有地位,我最厉害,我出类拔萃。”如果我们这些修行者具有这种骄慢,对此生的执着将会增加,邪魔将会进入我们的心。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享受快乐,财产和影响力,而不起骄慢,我们将了解这些事物不过是幻象、不具真实的梦,有朝一日都将消逝。对于所有聚合而成的事物,有一句话说:“有所积聚,必有所用尽;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谁知道?或许我就要向这一切说再见。因此,我要把我最满意的事物、最好的财富供养上师三宝。愿他们欣喜地接受,并加持我,让我在修行道上没有障碍。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但愿一切众生能够享受如我这般快乐,甚至更多的快乐。”


另一方面,当情况糟到无法修行,心中生起强大的烦恼和烦躁的情绪,与所有的人争吵的时候,我们要想:“我知道一切如幻,因此我不会让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我不做弱者!我要把他人的过患、贫困、疾病和死亡背负在自己肩上。”简而言之,我们要如是思维,只要珍贵的菩提心不退减,认在乎堕入下三道?谁在乎失去财产?无论如何我们要象握有珍宝的乞丐,绝不放弃菩提心。


二事舍命护


一般说来,这指的是声闻乘、大乘、金刚乘的誓言。尤其是修心的特殊誓言。修心的誓言是:“把所有的胜利和利益归给他人,自己承担所有的亏损和失败。尤其是敌人的亏损的失败。如果我们正确地修持,修心将会有成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持守这两种誓言,我们即无法获得今生安乐,投生天道和人道的短期利益,也无法具足往生净土的长期利益。我们要不顾任何代价,遵守这些誓言,如同走在森林中,要保护自己的眼睛,免得让刺跑进去。


当学三种难


这三种是比较进阶的修行,去除的修行,以及“断念”的修行。


第一个是正念。这是非常难的修行。我们要在烦恼生起的那一刹那,立即察觉。刚开始,我们很难保持足够的觉察力,来认清烦恼的生起。然而,当负面情绪生起,我们要分辨它们是贪、瞋或痴。即使我们能加以辨认,也不容易用对治来去除它们。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无法控制的强烈情绪生起,我们无助地被它控制,但我们仍然要面对它,质疑它。它的武器在哪里?它的力量在哪里?它伟大的军队和政治强权在哪里?我们会发现,情绪不过是一些不具实质的念头,本质是空的。无来处,无去处,无停留处。当我们有能力去除烦恼之后,接着就是困难的“断念”修行。这意味着,我们依据所述的对治方法去除烦恼,如同一只鸟飞过天际。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要努力从事这些修行。


取三主要因


成就佛法的三个主因是:遇见合格的上师;透过他的开示,培养正确的动机;最后,具备必要的资粮。


如果不跟随上师,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何修行。如果释迦牟尼佛没有转*法伦,我们不会知道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应该做。哪些行为应该避免。我们已经没有福报亲见佛陀,如果又不跟随上师,我们要如何修持解脱之道?如何认出错误及劣等的道路?如同我们用油来处理的皮革,使其滑润有弹性。我们要用平静谦虚的态度,正确地修持佛法,不受干扰。最后,我们目前生活在欲界中,如果无法填饱肚皮,没有衣服蔽身,是不可能修持佛法的。


如果俱足三种根本条件,应该感到欣喜,因为我们拥有一切修持佛法的条件。这就像爬坡时有一匹马,路途就不会太困难。同时,我们要祈愿所有众生皆能同样幸运。


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三种根本要素,应该少省思,虽然进入佛法,领受许多法教,但我们仍然缺乏修行的适当要件。


事实上,有许多弟子正因为此而无法正确修行。他们就是所谓的“善业转恶业。”如前所述,“老瑜伽士发财,老上师结婚。”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感到怜悯,并祈愿他们得不到顺缘的因,能在自己身上成熟。因而改善他们的情况。


修三不可退减


即虔诚,热忱和菩提心。


对上师的虔诚心,是大乘一切功德的泉源。如果释迦牟尼佛本人现前,而我们缺乏虔诚心,就无法看到他的功德,也无法领受他的加持。佛陀的亲戚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没有把佛陀视为觉醒的人,他们误会并批评佛陀的一切行为。被自己的妒忌心战胜,最后往生地狱道。如果能够对上师生起圆满的信心和虔诚心,把上师的一切事业视为正面的,那么就算上师不是无上觉醒者自己心中也会生起了悟的智慧。如同常啼菩萨,透过对上师的虔诚而成就了空性。因此绝不能让自己的虔诚心退减。


修心是大乘法教的精华。它是从法教的牛奶中提练出来的奶油。在佛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如果我们能够修持菩提心,就已足够。事实上,菩提心如同不可缺乏的药丸,我们不能没有它。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结晶。能够听闻菩提心,是多么幸运。宣说菩提心的上师,其仁慈亦无与伦比,因为菩提心本身是无比的伟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运用四种密法事业,是为了让自己长寿或战胜敌人、土匪等等,那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目前的生活而已。


菩提心的法教是多么殊胜呀!只要能够在心中体验一点点都不得了!一刹那的负面念头将使我们承受无数轮回的苦。反过来说,一刹那的菩提心可以摧毁无数劫以来,一切恶行的果报。一念的菩提心,能够聚集一切功德和净行。出自这种动机的任何行为,都是属于海洋般的广大的大乘事业。我们应当用欣喜和热忱的态度修持菩提心,这种热忱永不能退减。


让自己习惯于菩提心,如同保持花园整洁般,不让杂草、昆虫、木屑泛滥。让我们一起来修持菩提心,结合大乘和声闻乘的功德,使我们变成可以渐渐装满稻谷的容器。或渐渐滴水的水皿。无论我们是在修持声闻乘或菩萨道的法门,或密咒乘的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一切行为都应成为菩提心誓言的支柱。就算在修行密咒乘,也应保持并肯定我们的戒。


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听闻、思索及禅修,都应被视为修心的助力。如果能运用菩提心,撡 一切纳入修心的道路,我们可以培养出不可思议的正大正面心态。用这个对治方法,可以改变一直以来所生起的负面情绪。用这种方式,让菩提心做为我们经常的朋友。


成就三无离


身、语、意要永远从事正面的行为。当我们在做大礼拜、绕行佛塔之类的正面行为时,心意、语言应当与身体同步。当我们积聚语言善行时,例如念诵咒语,身与心要同时参与。如果做大礼拜或绕行佛塔时,我们聊天、或心中充满各种负面情绪,就如同我们在吃有毒的食物。所以,当我们做出正面行为时,身、语、意要一体行动。


修心无偏颇,修行要遍彻


修心不能有分别心,不要挑选对象,要针对一切,不论对象是否有生命。任何念头的生起都应该成为修行的道路。而不是修心的障碍。这不能随便说说,要深入自心,真心实践。


恒修所无能避免


对于无法逃避的困难,我们应当经常禅修。很多人要害我们,要与我们竞争,上一刻友善,下一刻没有理由就背叛我们。有时候,没有任何明显的理由,(也因为自己和业),我们就是不喜欢一些人。对于这些人,更要生起菩提心,尤其在困难的时刻。


要尊敬、服侍长辈,父母、及上师。莲师曾说:“不要成为长辈心中之痛,恭敬地服侍他们。”帮助他们以及任何与此态度相左的行为。


不依赖余缘


当我们拥有足够的衣食,健康良好,拥有一切所需,无忧无虑时,我们不应执着。反过来说,当我们无法享有这种条件,一切不如意时,我们利用这种情况来激励自己的勇气。把困境当做菩萨道路。困难的时候,不能放弃;这反而是我们修持的两种菩提心。把一切经验带到修行道上的最最佳时机。


今当修主要


在过去许多生世中,我们曾经经历各种状况。曾经富裕、曾经被敌人战胜,失去一切。我们曾享尽天道的欢娱,也曾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我们曾是麻疯病患者,或受其他疾病迫害。这一切快乐和痛苦的经验,并没有带给我们任何事物。此生,我们走上了佛陀所阐述的道路,遇见许多有成就的心灵导师,这一次,我们要把握机会,让一切情境变得有意义,并且去做是最重要的事。


商人来到遍布珠宝的岛屿,却空手而返他会无颜见人。对我们而言,也是如此。我们要善用现在修行的顺缘。如果能够让真实的菩提心生起,就算我们贫困,无名也没有关系。


佛法有两种面向:传授与修行。传授不过是嘴巴的工作,而许多听闻佛法的人却不修行。俗语说:“听法者多,修法者少。即使那些稍事修持的人,也分心而迷失。”对佛法而言,修行重于传授和讨论,佛法要真的去“修”。就算念诵百万咒语、从事各种善行,但如果心是散漫的,就不会有任何利益。如此一来,法教对我们无益,菩提心也没有机会增长。在所有修行之上,要勤修菩提心。


一本尊,观世音,诸佛总集;


一咒语,六字真言,诸咒总集;


一佛法,菩提心,生圆二次第一切修行之总集。


至此,一切皆解脱,持颂六字真言。


菩提心是一切修行之主,此外,一心根据上师指示修行,胜过依赖书本的知识智力。黄金和钻石愈提炼愈精纯,因而愈珍贵。对于上师传授的法教,透过精进修行,我们的领悟会愈来愈深。佛陀说:“把我的话当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佛陀的法教如同溶化和提炼的黄金。透过听闻,我们开始了解;透过禅修,我们的领悟愈来愈深广。持续专注地修行,非常重要。在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就是静坐禅修。禅定时,不要到处动,要安静地留在座位上,站起来只会摔跤!要坐直,不要太僵硬。记住,上等修行者会磨破自己的坐垫,不会磨破自己的鞋底。


对治情绪比离家修行更重要。如果我们离家修行,却有着更强烈的贪、瞋、痴,那么我们的行为对地而言是有害而无益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善用对治。


勿犯错


要防备自己犯下六种错误或误会。


错误的耐性或容忍。有些修行者缺乏衣物,受尽风寒,外貌可怜,但仍然坚持修行。他们或许缺乏物质,但不需要我们的怜悯。眼前的不舒适是短暂的,也是帮助他们未来解脱的方法。这是一种勇气。而且不同于一般英雄的勇气。一般英雄为了毁灭对手,保护同族,在与敌人相争时受尽苦难。或被敌人俘虏,受尽折磨。


错误的兴趣。一心一意为此生累积财富,权势和享受,而不去修持佛法,也是一种错误。


若欲正确修行,以法维护己身,以简朴生活维护法,以死亡念头维护简朴生活,在寂静山洞维护死亡之念。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要帮助所有如母众生,带领他们成佛。我们永远不能认为自己禅修有成,曾经闭关,娴熟仪式而自满;也不能因为会念诵,或知道一切关于修行的事而自豪。这都是修道上的障碍。


勤修世间法而非佛法。这也是一个错误。要记得:“学习是从听闻法教而来,听闻法教可以扭转邪恶;听闻法教让我们唾弃无用的道路。”努力了解所听闻的法教是属于胜义谛或俗义谛,然后努力掌握语言背后的究竟意义,之后要全心修行。这就是进步的方法。许多“专家”尝到佛法的滋味,带着理性知识的武装,却让自己岔入歧途,不断和对手进行辩论,为的是得到世间的满足感。他们所尝到的佛法滋味,反而让他们走偏了。


错误的慈悲。在山间小屋修行的隐士,缺乏食物和温暖的衣物,为了佛法而经历各种艰辛。我们不应当怜悯这样的修行者。我们不应当操心,“可怜的修行人,他们会饿死!反过来说,真正要可怜的是不断恶行的人,例如杀了成千上万人的军事将领,军事英雄;他们仟了的瞋恨会把他们带到地狱道。我们将慈悲给予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帮错忙。如果努力让亲友享受世间的快乐和成功,而不让他们接触佛法,也是一种错误。如果真正关心他们,就应当协助他们认识心灵上师,教导他们如何修行。日复一日,要向他们指出解脱之道。好人就象能治病的树,经常接近他们,自己就能变好。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教导别人如何从商,如何欺骗他人,如何战胜敌人,他们也会变得跟我们一样不善。


不妥的喜悦。因敌人受苦而感到喜悦,是不妥的。我们应该随喜任何善德,以及该欣喜的事情。反过来说,当人们从事善行,当修行者实行无数八关斋戒。或者建造寺庙,佛塔,佛像或印经文,我们要祈愿:“愿他们在此生及来世能永远行善。愿他们的善行能让菩提心生起。”这是正确的随喜方式。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被上师处罚,甚至被杀死,如果我们因此感到欢喜满足,认为他得到应得的报应,是错误的喜悦。


要走上无误之道,以上六者是要屏弃的错误行为。


修行要有恒


当人生顺利,心满意足时,我们会倾向修行;当我们饿了,没有东西吃,就会失去修行的兴趣。这是因为我们对法教缺乏完整的信心。俗话说,:“肚皮饱了晒太阳,这是我们像修行者的的时候;一旦事情不顺,我们变成凡人。佛法无法和我们的心融合在一起,请加持我们,让心中生起正确的态度。”另一句话说:“落入凡夫行径的修行者永远不会解脱。为外表而念诵咒语,无益于修道”


修行要精进。修行要全心投入,让自己完全浸润有修心之中;有时禅修空性,有时生起出离心,有时对众生发慈悲心。透过仔细的探索和检视,我们更会下定决心,愈来愈努力去修持修心法门。


分析试验求解脱


首先要分析我们哪一种情绪最强,然后专注而努力地去对治。当我们面对某些特定状况时,仔细检视这些情绪是否增加。我们应该观察情绪是否会生起,生起时要能辨认出来,透过对治的协助,然后持之以恒,直到情绪不再生起。


不应自持


如果能帮助他人,提供食物和衣着,协助人出狱,或让他们升官,那么我们不应该期待获得他人的肯定。如果我们长期认真修行,或知识广博,严守戒律,也不应该期待他人尊敬。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发现他人知识渊博,应当祈愿他们真正博学;如果他们严守戒律,应当祈愿他们能够像佛陀时代的弟子;如果看到他人修行,应当祈愿他们的心与修行合而为一,没有障碍,他们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最后的目标。


这应该是我们禅修的方式,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如果我们能做到,也不应该为自己庆贺,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瓦君曾给过这样的忠告:“不要依赖他人,专心对本尊祈请。”不要依赖他人,认为他人会给我们食物、衣物等等。然而要对三宝生起完全的信心。有一种说法,相信上师是究竟的皈依,利益他人是究竟的菩提心,因此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就。”永远持守这种态度,因为依赖他人,结果未必如我所愿。


不应暴戾


如果我们在公众场合被忽略,不要认为自己是这么好的修行者,人们自私不在乎我,不来供养或请求加持。此时不能烦燥,不能严持以待。此刻,我们还不能用法教来对治我执。我们忍辱的程度非常脆弱,如身上的水疱。我们易怒的程度,则象一只头痛的熊。这完全是因为无法用法教来对治。


不轻喜怒


水晶球自身的透明,而呈现各种颜色,放在什么上面就变什么色。同样的,有一种修行者来到得到很多金钱就会想:“哇,这是多么慷慨的功德主。”但如果得不到钱,就口出恶言,牢记在心。我们不能被如此微小的事情动摇。


莫期待回报


如果帮助他人,或有机会修行,我们不应当期待他人的感谢,称赞或给予好名声。如果我们能够终身修持两种菩提心,在座上座下皆正常禅修;如果我们能将心与禅观融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就不会是凡夫的经验。再说,如果不被日常生活干扰,有助于禅修的进展。但如果禅修时非常的专注,事后完全分心,就无法对禅观产生信心。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座下,培养许多正面习惯,但在禅修过程中不专注,修行同样是无意义的。要努力做正确。


摘自顶果法王《觉醒的勇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