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职故事】有一份感谢信请查收!没想到有这样的金职人!
金职故事
金职院除了风景美,人心更美。
有这样一种美丽,
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
它需要用心来感受,
这种美丽就是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
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它无关年龄,
无关职位,
只遵从内心,
这才值得我们学习,
有这样一个人,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奉献,
他就是我们烧菜师傅的榜样——季诚跃。
前几日,季诚跃结束血小板的捐献,一束鲜花就递到了眼前。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祝他生日快乐,以及“最后一次献血快乐”。这是老季的60周岁生日。他已经达到了献血年龄的上限,以后就不能再献了。因此,老季特地安排了这最后一次献血。
老季并不是一名教师。他是我校的烧菜师傅,年轻的时候则是金华卫校的锅炉工。他还记得,自己第1次献血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当时食堂的其他人来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献血,他说“去呀”,就像玩儿似的开始了献血。过了6个月,老季没告诉任何人,自己一个人跑到了金华市中心血站。从那以后,每次6个月的间隔期满了,他都会跑去再次献血。
2006年,金华市无偿献血服务队成立。许多资深的献血者都加入了进去,老季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他们一起出去做无偿献血的宣传,为献血者服务。同时,他们作为金华捐献血小板的一支中坚力量,能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及时卷起袖子上,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危重病人。
金华市中心血站的支部委员洪淑芳说,机采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只有5天,所以不能提前大量储备,只能随需随采。每次医院有抢救需要,血站必须根据需要的血型临时招募献血者。所以,有这么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就太重要了。而且,采血小板是件挺麻烦的事儿,光采集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还不算路上的时间,血站离市中心又远,很多献血者一来一回,半天时间就花出去了。无偿献血没有任何的报酬,老季他们能够这么多年坚持下来,靠的就是一颗想要帮助他人的心,很感谢他们。
到这次,老季献血已经有100多次。在整个金华,有这样的献血次数的人,只有20多个。问老季,是什么样的信念使他坚持下来的,他憨憨一笑说,献血是好事。问他,如此频繁的献血,家人会不会担心?他回答说:“我一般不跟他们讲的”。过了一会儿又补了句:“我一直献血的事情,他们知道的,也是支持的”。
金华市无偿献血队的几位队友特地赶来,陪他经历这一刻。“老季老了,我们也老了。”专程来陪老季献血的队友方炳禄说。当年,无偿献血服务队成立的时候,老季还不老,方炳禄也正当壮年;如今方炳禄自己“奔五”了,老季则成为了队里第一个“退休”的队员。
参与这次庆祝的,还有熟悉老季的学生们。除了用相机为他记录下这一刻,他们还进行了献血。男生于伟说,之前早就想献,刚好趁这样的机会开始人生第一次。于伟因为是初次献血,还有一点点紧张,眼睛盯着天花板,都不敢看自己的手。他说,今天是特地来这里向老季学习的,平时食堂里,经常能遇到老季,对他也很熟悉,但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个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献血者,这种熟悉与陌生交织的感觉对他来说特别震撼。
“我是在满18周岁之后,把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仪式来完成的。”女生陈莉娜说。在那之后,她也是每隔半年献一次血,上一次是专程到市人民广场的献血屋里去献的。得知老季的经历以后,她暗暗许下心愿,自己也要把献血一直坚持下去。赵莉娜今天有个指标不够好,还不能献,她打算过几天再跑一趟。
女生施凯琦同样是在18周岁的时候第1次献血。她所在的高中学校为他们办了一个成人仪式,并在仪式现场安排了采血车。上大学以后,她本打算在采血车来学校的时候现在第2次献血,没想到同学们太踊跃了,她根本排不上队。
根据献血法,普通人55岁以上就不能献血,经常献血的人则放宽到60周岁。如今,许多队员都越来越靠近这条时间线,方炳禄作为曾经的队长,也感到献血者的梯队建设真的挺重要的。如今,服务队从原先的40来个人增加到近200人,也形成了30多岁、40多岁、50多岁3个年龄层次,让他挺欣慰。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从金职院特地赶来献血的几个青年志愿者的时候,特别高兴。。
洪淑芳说,现在大学生群体献血的积极性很强,每次市中心血站到大学校园里都会排起长队。面对目前我市每年以5%的速度激增的用血量,年轻群体对献血的热情,让他们很欣慰。
只有不求回报的施恩才能给你带来快乐,
并且能够感动他人。
帮助别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
这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在这里,
小金代表所有金职人,
所有接受过帮助的人,
向老季说一声:
“谢谢!”
来源:金华日报、青春金职
编辑:严可人、俞海燕
审核:郭康康
推送:大学生记者团
近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