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求学6年,毕业在即,这个新疆姑娘要回乡产业扶贫啦
2013年,一位名叫李志燕的新疆小姑娘从伊犁出发,远赴千里来金求学,6年时间里成功创建并运营了“丝路蜜语”品牌,在“新丝路”上书写了自己的精彩。如今,毕业在即,李志燕将带着在金期间所学所获,返回家乡新疆特克斯县,开展“农特产品+旅游”全产业链精准扶贫。
▲伊犁风光
16岁,内地求学,萌生创业想法
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2013年,16岁的李志燕远别父母来金读书,成了义乌城镇职业学校新疆班的一名学生。从内陆来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李志燕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刚来没多久,老师带我们参观小商品城,哇,那种做生意的方式,我心里很受震撼”,李志燕这样描述第一次进小商品城。也就是从那次参观,李志燕发现了创业的契机。“小商品城里有新疆特产销售,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我觉得他们卖的不正宗”,李志燕笑了笑,“不是说他们卖的产品不好,就是觉得自己吃过更好的,所以想把更正宗的新疆美味带给大家。”
▲李志燕与同伴在义乌副食品市场调研在售红枣情况
李志燕把自己的想法跟新疆班的同学分享了下,不少同学觉得可行。于是,高一寒假回金的火车上,10来个小伙伴每人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装满了从自己家带来的核桃、红枣和蜂蜜。
刚开始,大家就是学校里卖卖,学校的小广场成了他们课余时间摆摊的主要场所。“我们对品质有信心,所以,我们销售的思路就是先试吃,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我们有很多试吃点,合作店铺、自己店铺、合作活动等”,李志燕说。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李志燕他们考虑到学生的销售能力,将产品进行了小包装处理,但还是难以带动销量。无奈之下,在卖干果的同时,李志燕从水果市场批发了水果分切销售,还买了一台制冰机,维持干果的淡季销售,以支付干果从新疆采买、快递的费用。
▲当时摆地摊留影
新疆班学生卖特产的行为引起了学校陈秀卿老师的注意,陈老师主动联系他们,试着帮他们将销路打开。“周末我们会去夜市等人多的地方摆摊,陈老师经常车接车送”,提起陈老师当年的帮助,李志燕满脸感激。
▲与陈秀卿老师合影
2014年,义新欧班列通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跟进了多项落地措施,义乌求学售卖新疆特产的小姑娘一下子感受到了政策红利。趁热打铁,陈老师带着李志燕以“新丝路”为切入点,精细化打磨了创业项目,一举拿下2015年浙江省中职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浙江省第七届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获奖证书
19岁,创建品牌,帮助老农卖枣
2016年,李志燕来到了金职院,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高的平台、更为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更为专业的创业指导,让李志燕的创业迈上了新台阶。李志燕参与了创业学院组织的创业实验班,在学校创业街成功申请到了店铺,成功注册了“丝路蜜语”农特产品销售品牌,已然是一个成功的“小老板”了。
▲创业街店铺
但这些并没有给李志燕带来特别大的成就感。“我小学的时候就自己卖西瓜,所以,创业或者说做生意对我来说是一件自然而然、很日常的事情”,李志燕小学的时候曾经借用亲友的门面卖西瓜,除进货需要爸爸协助、启动资金家里支付外,后续资金、事务全部由李志燕打理。
在一次去南疆游玩的过程中,朋友得知她在做特产销售,带她去了一家相熟的农户,看看能不能帮着卖卖红枣。边交谈,李志燕创业以来心中一直飘着的一团模模糊糊的想法终于具象起来,“我总觉得缺点什么,创业不是光说赚到我的钱就可以了,如果我能顺便帮助到更多的人呢?”,李志燕这样描述。
而事实后来证明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内陆不比东部沿海城市,经营观念落后,电商发展缓慢,所以,长在地里的优质农产品如果收获季节没有卖出去,农户只能忍痛扔掉,当然,损失也很大。2017年,多家媒体曾以“红枣落地无人问津,枣农怒砍枣树”为题进行相关报道。
▲枣农将滞销的红枣用来喂牲口
李志燕跟南疆见到的老农口头协议:丝路蜜语负责销售,价格高于批发商地头采购价,老农负责物流和货源。“刚开始大叔觉得我是在跟他开玩笑,因为我是个学生,看上去太小了”,李志燕笑着说。但销量说明一切,很快,老农周边的枣农也加入了供货队伍,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截止目前,李志燕已经与200多个农特产品种植户达成合作,累计给种植户带来百万元收入。
▲与枣农签订的合同
因为助农销售农特产品的先进事迹,李志燕被当地政府评为“优秀返乡大学生”,“丝路蜜语”项目也据此拿下2018年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C类一等奖,实现了我校C类一等奖零突破,李志燕本人获评“浙江省最佳创业之星”。
▲优秀返乡学生荣誉证书
▲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职规大赛一等奖荣誉证书
▲第十届大学生职规大赛“最佳创业实践之星”荣誉证书
22岁,再回新疆,投身家乡建设
2018年,李志燕升入大三,无可避免地发生了毕业生情绪波动。不同于别人纠结是升学还是就业、本专业就业还是跨专业就业,李志燕想的是要不要回新疆。
“出来六年,在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很多人不了解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美,有些人甚至对新疆人有误解。这给我一股很强的冲动,想奔回家乡,把她建设得特别好。但是新疆确实经济环境没有这边好,我怕回去之后没法像现在一样卖出这么多的农特产品”,在回与不回间,李志燕一时陷入了摇摆。
2019年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三十佳”外出新疆红色教育学习之行,目的地正好是李志燕的家乡新疆。也就是这次学习,让李志燕彻底下定了决心——回新疆,“每到一个学习点,讲解员都在卖力介绍新疆的好,一个讲解员都那么努力,我为什么不能试一试、闯一闯?”。
▲新疆红色教育学习之行留念
想法确定了之后,李志燕发现了“丝路蜜语”现在经营模式的缺陷。“‘丝路蜜语’现在主要走的是分销模式,通过全国各地新疆班学生销售农特产品,虽然分销点已经覆盖5个省30余个城市,但这个模式太简单,如果放到建设家乡这个层面,这属于小儿科”,李志燕想要一个全新的模式,打造一个更大的平台。
寒假期间,李志燕到特克斯县政府实习,借着这个机会,李志燕对家乡的产业进行了深度调研。边调研,边与现在的创业指导老师王升沟通,慢慢地,“农特产品+旅游”全产业链精准扶贫的模式渐趋成型。
▲李志燕在县政府实习
“我的家乡特克斯县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唯一城市,这两年来,游客越来越多,仅2018年,接待游客就有210万人次”,李志燕介绍道。
▲八卦城风貌
家乡的潜力产业是旅游业,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是农特产品营销,特克斯县是新疆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电子商务孵化器,整合所有资源,李志燕给出了“农旅”精准扶贫模式操作路径:农特产品销售推介旅游资源,充分运用现有渠道,同时新建电商渠道,在销售农产品的同时通过产品包装、店面布置等介绍“八卦城”景点及旅游资源,“八卦城旅游”微信公众号与“丝路蜜语”店铺二维码同步推介,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八卦城旅游;游客资源转变为顾客资源,充分让旅游拉动农特产品销售。
▲特克斯县电子商务孵化器
“游客资源转变为顾客资源,这个是我接下来要重点干的事情,我们计划与县旅游局合作,成立八卦城旅游联盟,整合现有的民宿与农家乐”,李志燕介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改变现在民宿和农家乐“低、小、散”、“脏、乱、差”的局面,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统一管理可以为农特产品销售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比如农特产品体验点的设置、农特产品采摘旅游项目开发,光是最简单的农家乐和民宿的特色食材由农特产品合作供应商提供就很大地拓宽了我们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李志燕将自己的想法与特克斯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尹中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尹县长的认同与支持。截止目前,李志燕已整合农家乐20家、民宿30家,与八卦城县政府、旅游局、供销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以贫困人数较多的霍斯托别村为起点,带动贫困户散养优质土鸡,供货给农家乐,为整个村带来了60万余元收入。
▲与霍斯托别村村支书合影
“丝路上的女侠客”是李志燕对自己的定义。人们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李志燕的6年创业生涯中,这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抓住了政策、环境、平台、资源等各种机遇,将新疆美展现给了更多人,给家乡父老带来了更多收入,确实当的起一声“女侠”的称呼。
▲李志燕个人照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内陆与沿海的联系正变得更加紧密与多元,祝愿“女侠”在“新丝路”上再创佳绩,让更多的人倾听到来自新疆的“丝路蜜语”!
编辑:黄磊晶
审核:郭康康
推送:大学生记者团
近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