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铝:我的新华协信中心项目
进入八局,怎样才能算是不虚此行?
走上工地,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面对工作,需要作出哪些选择?
融入团队,依靠什么体现自身价值?
李流铝,重庆新华协信项目员工
让我们从他身上学习一二
我的新华协信中心项目
——纪念入职一周年
2016年7月17日,告别德阳,告别一百多位同甘共苦的战友,告别哭红眼睛的山山姐和董大哥,我们坐上大巴,坐上高铁,回到久违的重庆。
2016年7月17日,那天的天空很高,云很淡,月亮很圆,我们在经理部喝了很多酒,来到这里——新华协信中心项目。
站在建北七支路向下望去,所谓的新华协信中心项目——那是一个坑、很深很深的基坑。或许当时不曾想,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亲手把这个坑填平;当时不曾想,一栋如此美丽的建筑将从这个深坑中迅速拔地而起;当时不曾想,我们将在这个坑里度过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时光。
那时我想象中的项目部应该是一个独栋的小别墅,门前有个小庭院,迎风飘扬的旗帜下面赫然四个大字“中国建筑”。可现实却是四十多名管理人员挤在一个小民居里,我们在这个三室两厅的地方吃饭、办公。
那时候,我们需要两个人挤一张桌子,可我们在两三天时间里,就认识了项目部所有的同事;那时候我们没有饭桌,全是趴在办公桌上吃饭,可我们却总是嘲笑那些净夹肉吃的同事,总是一起高喊着“少吃点!少吃点!谢强还在工地没回来呢”;那时候办公桌上已经堆不下那么多的图纸,我们却在那里完成了狭窄施工场地的极度复杂的平面布置,完成了项目全周期的布局。
不久之后,我们搬去了我想象中的那个“小别墅”项目部:一个小独栋,有小院,也有风中起舞的旗帜,我却时常会想起那里——那个很狭小、很拥挤的项目部。在那里,我们度过了最炎热的夏季,我们完成了办公楼桩基础施工,一栋屹立观音桥商圈的高楼将在这个拥挤的办公室里平地而起。
那时候我常常嘲笑自己很不幸,才来项目部没多久,师父就失踪了。我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只知道他有事,他把我拜托给了其他的同事。于是,我就跟着“别人的师父”干了半个月。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通宵值班浇筑混凝土。初入职场的我很不适应这种整宿不闭眼睛的工作。我疲惫的站在板面上,监督着干得热火朝天的工人们。突然,手机不合时宜的响了,凌晨六点一刻,太阳都还没上班,手机上就显示那个叫“曾度钢”的男人的来电,师父回来了!时至今日我依然常常想起那个情景,太阳冲出了地平线,当第一缕阳光洒下基坑的时候,那个男人他站在高处,顺着阳光的方向站在基坑顶上俯瞰着我,那个小小的高大的身影。
那个陌生的师父缓缓走下来,陪着我浇筑完最后一方混凝土,把混凝土浇筑的重点把控内容为我讲解了一遍。没有多余的废话,他没有安慰我辛苦了,也没有解释他去了哪儿。直到那一段漫长的垂直钢马道,我们花了近二十分钟才走上去,我才醒悟:他是住院了!本该在家休养的他,毅然选择了继续工作。
这一年的共事,那个陌生的师父变得无比熟悉。我也明白了,师父就是这样,他从不让徒弟叫苦、更不会自己喊累。他是一名铁人,八局熔炉中锻造而成的铁军。办公楼负四层的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办公楼全面进入了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这栋办公楼将沿着我和师父缓缓爬上基坑的方向快速生长,最后插入云霄!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庆迎来了一年最炎热的时间,基坑内午间的气温高居40度不下。工人下午的作业时间也推移至三点、四点、五点。为了保证工期,项目采取夜间加班作业。那时候,在基坑内向上望去,总能看到三个人影站在那儿,一直守着我们夜间作业。随着主体结构的上升,那三个人影越来越清晰。他们是我们的项目经理李晶,我的师父——总工程师曾度钢,项目副经理龚涛。每个加班的晚上,那三个人影都在那儿,站完了项目的整个夏天。
曾经以为,项目经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官”,他高高在上,没有迟到早退,不需要亲力亲为。来到项目才明白一个道理: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小到按时和我们新员工谈心,大到项目的整体运营,都是他要操心的事情。慢慢的,我们新员工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人——那个总是工作到半夜的项目经理,那个操着东北腔的大叔,那个一路为我们制定目标、答疑解惑的和蔼可亲的“老大哥”。
办公楼主体结构冲出正负零,守着我们施工作业的老大哥就站在我们对面。以后,我们的老大哥将抬头仰望着我们作业;再以后,他将站在这儿,对着这座熙熙攘攘的城市综合体微笑。
三个月后我回到了技术部。那时候小明哥远征海外、小汪调去了万达文旅城,技术部由我的师兄王景祥挑起了大梁。他是一个挑剔的人,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我,力求每一件工作都尽善尽美——和我师父一个“德性”。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就是那十一版施工方案汇报。
项目肥槽回填材料设计为砂夹石,可根据实际情况,砂夹石回填难度大、施工质量、进度、成本难以保证。于是,师父让我开始编写《肥槽回填施工方案》汇报材料,将砂夹石回填方案与混凝土回填方案进行详细对比,说服业主变更回填材料。
第一版施工方案,在师兄手上我改了四次,然后再给师父,又改了三次。四次三番的修改后终于上报业主。因为混凝土回填成本过高,第一版施工方案汇报只将项目靠近轨道交通一侧肥槽回填材料变更为混凝土。
“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我们一定要继续搞下去,一定要完全搞定这件事!”师兄这一句话,又让我开始了第二版施工方案汇报的征程。
很多很多次的修改后,第二版施工方案应运而生。很不幸,第二版方案没有了下文;
很多很多次修改,第三版施工方案汇报没有下文;
很多很多次修改,第四版施工方案汇报成功将生化池范围内肥槽回填材料变更为混凝土;
很多很多次修改……
终于,第十一版施工方案汇报将项目肥槽回填材料全部变更为了混凝土。上报业主十一次《肥槽回填施工方案汇报》,私底下却不知道在师父和师兄手里改了多少次。他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他们告诉我:“八局铁军向来敢打必胜”!
办公楼进入标准层施工,走在观音桥街头抬眼便能看到崭新的全钢爬架上“中国建筑”四个大字,那么醒目、那么出类拔萃。正如作业层上辛勤工作的八局人一样,用汗水换来办公楼与太阳比肩的高度。
根据业主要求,项目在办公楼内需设置集中样板层。项目将这份任务交给了我,从设计到施工、从质量到进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历练,我很珍惜这一次机会。
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一天,因为种种原因,主体结构样板在凌晨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人们疲于长时间的作业,混凝土施工马马虎虎。和我想象的一样,拆模后样板观感一塌糊涂。这不能叫样板,甚至比不上正常的混凝土观感质量。我预感这次要被狠狠地教育了,可我除了被骂,现在什么都不敢做。
师父来了,狠狠教训了劳务管理人员,可没骂我——我很意外,但他告诉我:“我不会骂我们自家兄弟,但是你要清楚你应该被骂。不是因为你没做好,是因为没做好你还不知道改!没做好就砸了重新做,怕什么怕,做错了有我给你买单!”
做错了我给你买单,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写方案、梳理图纸、做样板、管理售房部……这一年下来,我做错了很多事情,但只要我肯干、只要我知错能改,就总有那么一群人站在我身后,为我撑腰、给我买单。他们告诉我,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原则范围内你错一次两次是正常的,但决不允许你一错再错、知错不改。
办公楼即将封顶,我时常在想象那时的场景:一栋高楼披红挂彩,我们亲手将最后一方混凝土送入观音桥商圈的最顶端。那时的我们是多么骄傲,多么的自豪。
2017年8月1日,我们转正了,意味着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八局人。
这一年,跨过大学的门槛,加入八局铁军。第一次通宵熬夜、第一次全身湿透还坚持站在雨中、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看高楼平地起。酸甜苦辣、感谢自己选择了继续坚持。
这一年,我已渐渐习惯了八局的企业文化,学会了铁军般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作风。
这一年,感谢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感谢各位领导、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八局战士。
我的新华协信中心项目,曾经这里是一个深深的基坑、如今已骄傲的屹立在观音桥商圈。它是一栋美丽的建筑,更代表了我们项目团队充满激情、刻骨铭心的一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