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2地震十周年,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导读


5.12地震已经过去十年,十年来,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可知道,在灾区走向重生的路上,中国建筑从未缺席。接下来,让时光之轮倒转,我们跟随蓝宝一起,去建证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在地震灾区留下的那些不灭的印记吧~



东汽综合大楼

德阳市首个鲁班奖工程

东汽新基地综合办公大楼工程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工程位于德阳市八角井镇,总建筑面积75751㎡(其中地上55906㎡,地下19845㎡),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纯地下室部分为框架结构。综合办公大楼平面采用回字型布局,东、南、北方向为15层办公楼,西侧为两层连高廊,围合成一个景观优美的内院。


在东汽综合大楼修建过程中,中建八局又逐渐承接了生产服务楼、海鸥广场、厂大门等整个厂前区工程。2011年,东汽综合办公大楼获中国建筑“鲁班奖”,成为德阳建市以来的首个“鲁班奖”工程。



德阳东汽,是5.12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央企。地震后,东汽实施大规模的异地搬迁,在德阳市八角井镇选址重建。在占地2600亩的东汽新基地,几十个工地依次铺开,进行着恢复重建的大会战,在这片沸腾的土地上,中国建筑的蓝色身影格外显眼。


作为重建项目的重中之重,东汽综合办公大楼由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承建。



2008年12月10日,东汽综合办公大楼培土奠基。时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官庆,中建八局总经理校荣春等扬臂挥锹,为大楼奠基了第一铲土。


轰轰烈烈的建设随即拉开。尽管已是初冬,但工地的火热场景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我从未见过一座建筑的基层用到这么多钢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任主管工长的肖春如此表示。


经历过地震灾害,东汽对建筑的首要要求就是抗震,这也让东汽综合办公大楼有了这样一副钢筋铁骨。



东汽重建,原计划三年完成,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东汽提出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原本紧张的工期要被进一步压缩。


2009年夏天,一次暴雨来袭。几小时内,雨水便汇入基坑,眼看就要造成大的损失。这时项目经理叶茂全紧急集合项目人员,带头扛着沙袋便去抗洪。在基坑,项目人员来来往往,泥水飞溅,不久便都成了“泥人儿”。谈及这次抢险,时任主管工长的刘海亮说:“过瘾,和泥土如此亲密地接触,才有劳动者的感觉!



东汽综合大楼项目年轻人多,氛围融洽。在这种氛围里,工作也干得特别踏实。


一次,为排查屋面漏水情况,主管工长李小龙和施工技术工程师陈界宇钻到了50公分高的吊顶里去找问题。在狭窄的空间里,空气沉闷,两人在交错的管线里爬行了二十多米,终于找到了渗水点。


“腿都蹲麻了,”陈界宇说,“一起身都差点跌倒!”


就这样,一座大楼从无到有地生长起来,新东汽也在大楼的拔节生长中站立了起来。



李小龙在项目上言语不多,做事情却雷厉风行,对细节的把控尤其认真,需要多少材料,东西在哪个位置都了如指掌。


资料员李秋月,热心,积极主动,在掌握国标规范的基础上,努力将资料管理做到了最好,让质监站也不得不为她点赞。


当然,还有更多的工人,在烈日下,在寒风中,在中国建筑蓝色的身影里,为东汽的重建贡献着力量。


不管是谁,大家都卯足了一口劲儿,那就是要把项目干好,让东汽重建能够早日完成。



“我觉得建设者都挺伟大,”肖春说,“因为他们一边不停地流汗,一边不断地创造着奇迹!”


“东汽毕竟是受灾企业,”叶茂全说,“把项目干好,是对东汽的交代,也是对我自己的交代!


东汽中小件加工中心


东汽中小件加工中心,是东汽重建的众多厂房之一,建成后主要加工汽轮机中小型部件,又叫做金工分厂。



5.12地震后,技术员李新平在参加完绵阳的援建任务后,被中建八局派往东汽重建的工地,做中小件厂房的技术负责人。


第一次做技术负责人,李新平除了兴奋之外,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在远离市区的荒地上,项目部十多人挤在一个荒废的小学里办公、住宿,每天,李新平都背着全站仪从小学走到现场,与同事李发松一起放线。每隔三五天,项目经理刘秋明都会带着所有兄弟到市区,找个宾馆洗澡。对李新平来说,能舒舒服服地洗一次澡是那时最大的享受。



由于抢工期,中小件厂房辅助用房的外保温墙观感较差,平整度不够,甲方技术负责人谢平一直不予验收,并要求李新平提供相关数据。验收不了,就意味着工程款无法按时交付,这对项目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李新平多次跑到现场,实地测量,搜集数据。让他想不到的是,当他几次把测量结果拿给对方时,谢平居然看也不看,随手就丢到一边,说数据有误。这让李新平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付出的心血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所有的努力仿佛都白费了。



李新平失望,但不气馁。隔了一天,他又跑到现场测量。当时,室内刚打磨了腻子墙面,李新平便一个人爬窗攀墙,认真记录,随后又去找谢平。这一次,谢平对他嘿嘿地笑了一下,正在李新平纳闷儿时,他说:“这次数据肯定是真的了,看你满身都是白灰,一看就是亲自去量的!


东汽受灾职工二期住宅项目


5.12地震后,东汽汉旺基地近9000套住房损毁,搬到德阳后,一期住房解决了5000多户受灾职工的安家问题,但仍有数量庞大的灾民居住在活动板房内。



东汽受灾职工住房二期项目由中建八局定向开发,项目位于德阳市峨眉山路与嘉陵江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为41万㎡,计划修建13栋33层住宅楼。项目建成后,可安置近3300户受灾职工,基本解决灾后安置问题。


2011年9月12日,经过前期的方案更改,东汽受灾职工住房二期项目正式开工。时任中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官庆、中建八局总经理校荣春等为项目培土奠基。



相比于办公楼与厂房,职工住宅受到的关注更大。项目修建过程中,除了甲方代表、监理、质监站外,东汽职工也十分关注项目进展。


“当时,东汽工会每季度都要组织关心项目进度的职工代表到工地巡视,”时任项目经理的叶茂全说,“每一次我们都会详细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其目的是让受灾群众安心!”



一次,叶茂全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位老人在工地周围徘徊,上前一问,原来他是东汽退休职工,目前仍住在板房。老人说,自己每天都要来工地边上转转,看房子什么时候修好。


这让叶茂全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明白,这是一个关系着几千户受灾职工家庭的项目,项目背后,是成千上万双焦虑的眼睛。


“我非常能理解那些受灾职工的心情,”叶茂全说,“我当时就想着尽快把房子修好,让灾民们早点入住新房!”


2011年11月,项目出正负零;2013年8月2日,项目竣工;2013年8月6日,东汽受灾职工二期住房正式交付使用。



交房的那一天,整个东汽沸腾了。白发苍苍的老职工和年轻的工人簇拥在现场,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看到老职工入住新房,脸上浮现出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感激的时候,我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叶茂全说。



十年感悟:那些人,那些事



01


叶茂全

时任东汽综合办公大楼项目经理

东汽受灾职工二期住房项目经理



十年之前,因为一场大灾难——5·12汶川地震,使我踏上巴蜀大地,成为灾后重建大军当中的一员。至此未离蜀地,亦未为远离家乡而留蜀地之决定后悔。


在灾后重建十年之际,回顾在东汽从事灾后重建之时,夜以继日、风雨兼程、24小时不间断施工,无假无休,甚至春节都在工地上度过;施工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包括余震的风险完成一个个节点获得的喜悦和满足;至今仍然记得东汽新基地竣工投产大会上的欢庆场景,东汽乃至省领导鼓励、感谢的话语。看着新东汽厂区的大气磅礴,恢宏气势,心中倍感欣慰。完美的结果,让过程中的艰辛都变得格外珍贵和有意义。


值此5·12地震十年,东汽新基地竣工投产八年来临之际,衷心祝愿东汽越来越好、八局越来越好、四川越来越好、中国越来越好。



02


郭金龙

时任东汽重建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机电经理



一转眼,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的斗转星移,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但时至今日,参与东汽灾后重建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作为中建八局灾后重建的一员,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为了让东汽早日搬进新的厂区,项目部毅然制定了三年重建两年完的目标,整个项目团队面对余震不断、远离家人、物资极度匮乏等困难毫不退缩,人人争先恐后,奋勇争先,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十年了,回首灾后重建日子,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艰苦的日子,但也是最值得我怀念的日子,灾后重建的过程是东汽精神与铁军精神相互融合的过程,通过灾后重建,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两种精神的光辉和伟大,使我的人生得到了升华,也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道路。


03


谭建国

时任东汽重建项目总工程师



弹指一挥间,“5·12汶川大地震”已十年了,作为中建八局在东汽办公大楼灾后重建的一名员工,十年的时间,没有抹去我对灾后重建深深的烙印,反之只有往事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脑海,在那里我看到过满目苍痍的楼房大地,看到过灾后重建的火热场景,听到过人们悲凄的泣哭,也听到过人们在灾后重建中不屈的奋斗之音……


一个亲历灾后的建设者,那种对苍天的无眼、大自然的不公造成满城的风雨,我很无助;然而对全国的支援,人民的大爱,我却深感于心,想想当时在板房的日子,和兄弟们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我作为一个建筑人、一个中建人是多么骄傲、多么的自豪,因为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灾后人民奉献了绵薄之力——为他们建设了美好家园!虽然我已离开了奋战的地方,时间已10年了,在这里,我的心在祈祷——为逝去的人们默默祈祷,在祝福——为幸存的人们送去默默祝福!


04


李小龙

时任东汽重建项目主管工长



采桑子·忆援建


遥知地震赴东汽,

处处瓦砾,

断垣残壁,

转眼十载忆难言。

铁军不畏艰和难,

当代鲁班,

品质保障,

三年任务两年完。


05


陈界羽

时任东汽重建项目施工技术主管



十年前,从踏入德阳市八角井镇一望无际的稻田那一刻,我成为了东汽灾后重建的一名普通八局人。从中小件制造厂房、再到综合办公楼,随后到生产服务楼和厂前区,八局的建设步伐从未停止。见证了整个生产基地从无到有,柏油路纵横交错,办公楼巍然耸立,无数的连夜加班和辛劳付出都如此值得。回忆项目的点点滴滴,依然记忆犹新。


灾后重建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升华了我们的思想。重建的是工程,而重塑的是人心。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八局作风在重建过程中发扬得淋漓尽致,至今依然贯穿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勿忘灾难带给我们的无数遗憾和历史教训,牢记重建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和人生洗礼。


愿每一个人都能感恩时代赋予我们的美好生活,愿每一个今天都不要成为昨天的也许明天。


06


肖春

时任东汽重建项目主管工长



当2008年10月我从北京调到德阳东汽灾后重建综合办公大楼项目部,内心满满感激公司的安排,作为一名四川人,作为建设者,那时能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灾区做点什么,我是内心是安定的!


重温灾后重建的那段日子里,一个又一个的节点工期,一次又一次的大型活动,一个又一个的节假日,全项目的员工都战斗在施工第一线,因为我们是铁军,我们传承的是军人不怕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的共同信念就是,为重灾东汽重建出美好家园。


回望过去,5.12汶川地震距今已经十年,可那些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画面依旧感动着生命中的我们继续前行,德阳东汽项目的重建画面永难忘,那一起携手走过、共建家园已成为诗篇,看着同胞们走出阴霾,过上幸福生活,为他们感到开心。我们在缅怀逝去的生命的同时,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美好!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在大灾中受到考验的东汽重新站了起来,中国建筑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灾区留下了不灭的印记。


鸣谢:东汽摄影师 刘岗  于振山


猜你喜欢

又一波~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要招的人~

90后的担当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考察天府国际机场项目~

厉害了!中央军委少将情系咱们这两个项目!

打call!这个春节,他们在工地上度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