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标本的林语堂

东东枪 东东枪 2021-01-13

《作为标本的林语堂》

文/东东枪


1.

近几天偷闲读完了钱锁桥教授的新书《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几乎是手不释卷,争分夺秒地读完,因为书中确有很多前所未见的资料,弥补了以往种种林语堂传记里的一些空白,令人惊喜。有很多林语堂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似乎从来没人谈到过这么清楚的地步。


以往的林语堂传记,似乎大都基于林语堂自己早年间的自传和晚年的《八十自叙》的脉络,依托林语堂女儿林太乙的《林语堂传》以及林语堂一生作品中的线索来堆垒,侧重的也大多是生平事迹。很多事情,都是只记其然,而不追其所以然的。而这次,在钱教授这本书中,却看到了很多事情的根本缘由,对我来说,仿佛是终于有机会从台前走到了幕后,见到了那个“后台”状态的林语堂。



2.

比如,谈林语堂在美国的写作生涯,以往的传记大多是按年份罗列那些作品,对作品的内容风格做简要介绍,再摘抄汇总当时的各种评价。这样当然也可以基本了解林在那些年的产出,但这次看到他与赛珍珠夫妇来往信件中的种种沟通细节,才知道当时那些书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他当时写的是这些书而不是别的什么,知道林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了专门在美国民众前卖弄中国古人的闲情雅趣的“中国哲人”,而林自己对这个“人设”又是什么态度。这些,对于理解林的那些作品,以及林这个人,都太重要了。


而有了这本书里披露的一些资料、内情作为参照,也很容易看出以往那些林语堂传记中的草率、肤浅之处。比如林语堂与宋庆龄、胡适、鲁迅、杨杏佛等人一同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经过,其他很多书中的论述都是言不及义、隔靴搔痒,甚至是完全胡说的。


书中的众多细节都有详细的脚注,某言语或某事迹出自何处,都可追溯。且书后还附有作者编订的“林语堂全集书目”,这是远比林语堂自己80几岁时拟定的个人著作清单更加详尽完备的一份56页的清单,具体到林的每一篇文章发表的日期、报刊、页码,令人叹为观止。



3.

当然,由于有了新的资料,书里也提到了很多以往没在别的林语堂传记里见到过的有趣细节,如——


  •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一书出版前,林语堂自己发想了一大批书名与出版公司商榷,“My Country an My  People”也在其中,但他自己最喜欢的是“My China”。出版公司老板组织所有员工投票,结果“My Country an My  People”胜出。


  • 林语堂曾两次在通信时向宋美龄提及,如果可以,希望蒋介石可以手书四个字给他——“文章报国”。(此事实在太有意思了。如果没有本书中的相关事实佐证,恐怕我是不会信,也不会理解的。)


  • 林语堂对罗斯福、对甘地、对泰戈尔,都很不以为然。胡适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在北京大张旗鼓迎接泰戈尔时,身为他们同事的林语堂用笔名写了文章批评。


  • 林语堂是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翻译成英文的人。


  • 林语堂曾经翻译完成《红楼梦》的英文版(非全译,但手稿也有八百多页),且从没公开发表,而原稿竟然还存世,在日本。


  • 林语堂还写过两三年日记。是1930年代前后。前些年这份日记也现身了,现在上海。


  • 廖翠凤曾写信给赛珍珠,托赛珍珠提名林语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原来还不只因为赛珍珠夫妇是林的出版商。)


  • 林语堂1930年代在上海时家里已经有汽车,是一辆福特V8。林语堂会开车,爱钓鱼。


  • 林语堂对巴金的文学创作评价不高,但表示过敬佩巴金的人格。(我以前根本不记得他提到过巴金。)


4.

我第一次买林语堂的传记回来读是在1997年,后来一段时间,凡是能看到、读到的林语堂传记,如施建伟、林太乙、万平近、董大中等先生的相关作品,我大都读过。但后来确实就不怎么读了,因为发现已经既没有新的事实、也没有新的观点,有些文章、书籍,拿来翻翻,已经大概知道这位作者手里有哪些资料(前几年曾经因为想弄清他与南洋大学的渊源,以及翻找一句“语录”的来历,又搜集了一大批尚未成书的相关资料,但因为太多,确实有些尚束之高阁,未及细读)。


即使如此,现在这本新的《林语堂传》仍然让我觉得,是重新发现了另一个林语堂。一个与他自己笔下、他女儿笔下,以及以往那些传记作者笔下的林语堂不尽相同的人。从台前走到幕后,看到那些幽默与闲适背后的计算和挣扎,是可以修正以往对这个人的很多认识的。


我目前所知道的林语堂,仍然未必是所谓“完整”的林语堂,但一定不同于被当年和如今的出版商共同织造粉刷出来的那个随时叼着烟斗引经据典吟风弄月、贩卖以过量妙语金句包裹的“生活艺术”、从古人著述中挖掘陈年中式精神鸡汤的林语堂。



5.

我前些天想,我每天花在听相声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多得毫无必要。反复收听那些相声段子,对我来说,边际效益已经极低。至今还每天把相声当作默认的个人背景声,是个无益甚至有损的陋习。同样,反复阅读林语堂、乃至林语堂的传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价值。林的作品,大多小巧轻薄,几乎没有什么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读林语堂,也只是我个人的怪癖。


如果非要说出点什么意义来的话,则对我而言,林语堂是一个标本。对他的探究,是对所有人的探究。对他的接近,是对自己的接近。他未必是最好的标本,而只碰巧是我个人最熟悉的那个标本。


而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看,他的努力、他的局限、他的成就、他的挫败、他的愚蠢与笨拙、他的才华与精明,他为人称道的优点与他遭人诟病的缺陷……就都大有值得探究与思索的价值。



6.

作家本人、作家的女儿,恐怕都不是为作家撰写传记的最好人选。“自叙”只是“自叙”,必然不能言无不尽,这是人之常情。女儿也只是女儿,父亲的所有工作生活,不必也不会全向儿女坦白。


林语堂自己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说,要了解一个死去千年的人,反倒比了解我们当世的人物容易,要了解一个真正的林语堂,恐怕也要假以时日,有更多如钱教授这样的有心人出力挖掘才行。


其实,我2013年曾在微博推荐过一本叫《林语堂双语文集》的书。书中收录的是林语堂的5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是中英对照,且中英文版本都出自林语堂本人之手。当时我说,“终于有人来做这个工作了”,而“做这个工作”的,就是写出这部《林语堂传》的钱锁桥先生。


(另外,听说本书先有英文及繁体译本,很好奇,不知那两版里是否有更多资料。)



7.

作者自称,这本书是一部“叙述林语堂跨文化之旅的智性传记”。而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更在于认真地梳理了林语堂一生的创作轨迹,至少是将其中几段做了主次分明、清楚细致的探究。


这次,跟随作者的探究回顾林的一生,有缘揭开帘幕,瞥见那个身在“后台”的、作为标本的林语堂,我个人最大的感慨是:一生爱慕自由、追寻自由、捍卫自由的作家林语堂,其实从未曾自由。



(题图来自网络。)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