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诵读|漫漫长征路 绵绵于都情【总第100期】

2018-02-01 施忠娟 赣南日报


每晚9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漫漫长征路  绵绵于都情 | 朗诵:施忠娟

来源:于都中学党支部

选送:于都县委组织部

初冬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升起,江西于都河上飘起了蒙蒙的雾气。河畔边,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群老人悠闲地打着太极;不远处的渡江大桥,静静地矗立着,一切幸福而安详。

84年前,就是在这里,中央红军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而被世人熟知。这座城市也因万里长征而写下了一篇篇恢弘史诗。

在于都县的一座老宅里,一位叫做刘光沛的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在讲起姑爷参加长征的故事时,不禁潸然泪下。

1934年10月,八万六千余名红军将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完毕,分别从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等多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启了漫漫长征。在这8.6万红军中,于都籍的战士便有1.7万余人。刘光沛的姑爷肖文董便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已有两个月身孕的姑婆并不知道姑爷要去哪里,只知道家里的门板都捐去河边搭浮桥了。”刘光沛说,“姑婆问姑爷多久才能够回来,姑爷说,不一定,或许一年,或许三五年。”

“姑爷走后,无论刮风下雨,姑婆每天都会来到当时渡口的一棵榕树下,点上香烛,为姑爷祈福,盼望他早日平安归来。”然而,年仅22岁的肖文董自此却再也没有回来。

“姑婆一直等啊,等啊,直到15年后的一天,县里来人到家里送来‘光荣烈属’的牌子时,姑婆才知道,姑爷早已在腊子口战役中牺牲了。”

 “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为了支援红军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把能用得上的板材都捐了。当时还有一位70多岁的曾老大爷执意要把自己的寿材也捐去搭浮桥,后来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感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十送红军》,唱的正是红军长征出发前夕,在于都河畔呈现的那幅“妻送郎、母送子”的感人场景。

历史,选择了于都,而于都也因这段历史刻下了一个个深深的红色印记。漫步在于都县城,关于长征的印记随处可见:长征第一渡、长征公园、长征广场……这一切,无一不在诉说着:长征,从这里出发。

历史,不会忘记于都,而于都更不会忘记历史。勤劳朴实的于都人民不忘初心,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正用双手拨弄着新一轮长征的琴弦。于都,这长征的源头,也正在奏响振兴发展的最强音。

编辑:谢忠英


推荐阅读


 主题诵读| 制止“信丰事件”【总第94期】

 主题诵读| 刘伯坚:用生命书写忠诚【总第93期】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91期】

 主题诵读| 第一等的工作——“模范兴国”的由来【总第85期】

 主题诵读| 江善忠烈士的感人故事【总第79期】

 主题诵读| 活动介绍及参与办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