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滕媛 2018-05-25


早晨8点 | 诵读经典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作品:榕树情怀 |  朗诵:滕媛

来源:于都县财政局第一党支部

报送:于都县委组织部


1934年10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月亮躲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于都县城肖家屋内刘淑芬正在油灯下纳鞋,丈夫肖文董急匆匆地回家来。

“淑芬,我要走。”灯光照着肖文董的脸,似一块赤铜。

刘淑芬不当一回事,问道:“去哪里?”

“不知道。”

“不知道?你怎么走?”

“随大部队走呗!”

“大部队要走?什么时候?”

“现在就走。” 肖文董捡了几件衣服,打了个包袱,背在身上。

刘淑芬惊呆了,踏进肖家才三个月,如今,肚子里……两朵泪花在眼眶里闪烁,她背转身去哭起来。“别难过,淑芬,红军会回来的。”肖文董温暖的大手拍在了妻子的肩上。淑芬抹了抹泪,拿起剪子将做好的布鞋上的鞋绳剪断,双手捧着这双新鞋,递给丈夫:“出远门,多加小心。这双鞋也不知会不会打脚,穿上它,一路平安!” 肖文董“嗯嗯”作声,小心地将鞋放进包袱内,扭头跨出屋门,消失在夜幕里。刘淑芬也锁上门,追上丈夫朝河边走去。

河岸上人流如梭,战马嘶鸣,红旗猎猎。一盏盏马灯,一束束火把和闪烁的灯笼将于都河照得如同白昼。红军的大部队悄悄地踏上浮桥,走过于都河。下游不远处,几只渡船满载着红军向对岸划去。

肖文董拉着妻子的手,来到榕树下,“回去吧,淑芬,不用送了,我走了。”

“什么时候回来?”妻子问。

“不知道,可能三、五年吧。” 肖文董见妻子眼里噙着泪水,笑着说:“你呀,就像个孩子,哭什么哟!”他悄悄地摸了摸妻子那微微隆起的肚子,小声地说:“小家伙出世了,好好带着。”“嗯。”妻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从耳朵上摘下一枚银耳环,放在丈夫手中,说:“把它带上,就当我在你身边。”肖文董攥着那耳环,深情地说:“知道了,淑芬,我走了!”说完,融入潮流般的队伍向前走去。

“早点回来啊!” 刘淑芬朝丈夫挥着手,喊道,“我等着你……” 

“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回来的!”肖文董一边挥手一边回答

望着丈夫踏上浮桥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身影,刘淑芬再也忍不住了,扑在榕树上的肩膀一耸一耸。

肖文董走了,中央红军也走了,这天,正好是农历九月十一日,刘淑芬将这日子牢牢地记在心里。事后才知,这就是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二年,刘淑芬上山打柴摔了一跤,那寄托希望的小生命流产夭折了。后悔万分的她,来到榕树下失声痛哭。打那时起,每当秋叶落地时,她都会在离别的榕树下,点燃一对香烛,祈祷丈夫的早点归来。就这样,刘淑芬常常一个人站在榕树下,伫立于都河边,望着落日慢慢西沉,或出神地远眺那似飘带的小路许久许久。

三年过去了,红军没回来;五年过去了,红军还是没回来;十五年啊,整整十五年,盼来了解放军——当年的红军终于回来了。可是,刘淑芬没见自己的丈夫归来,盼来的却是民政局发的烈士家属光荣牌。据说,丈夫在腊子口战斗中,光荣捐躯……刘淑芬痛哭着,她把巨大的伤痛埋进心底。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傍晚,淑芬都要到榕树下点上香烛祭拜,哪怕是刮风下雨也从未间断。她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期盼和思念,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

1996年春,刘淑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82岁。去世时,她的手心里还攥着那只银耳环……


编辑:谢忠英


推荐阅读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244期】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239期】

 主题诵读| 毛泽东与四星望月【总第236期】

 主题诵读| 华可英:“兴国婆婆”的传奇人生【总第235期】

 主题诵读| 难忘的别离 永远的丰碑【总第231期】

 主题诵读| 少共国际师:一支仅存在532天的部队【总第229期】

 主题诵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节选)【总第227期】

 主题诵读| 马前托孤的李美群【总第225期】

 主题诵读|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节选)【总第224期】

 主题诵读|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新的长征路【总第223期】

 主题诵读| 一只藤篮呵护革命后代【总第220期】

 主题诵读| 乡苏群众工作的模范:长冈乡【总第219期】

 主题诵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总第218期】

 主题诵读| 一张“免欠条”【总第216期】

 主题诵读| 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第215期】

 主题诵读| 活动介绍及参与办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