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规划!2035年的赣州将是这样

赣南日报 2018-09-01

推荐阅读


7月19日,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我市组织召开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评审会!

会议邀请了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西省城乡规划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评审,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对纲要论证意见进行了研究和落实。《规划》紧扣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生机相得益彰的现代城市。《规划》提出 “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点轴结合”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符合赣州市区域地理、发展格局特点,能够较好的指引所辖各市县发展。为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一起看看《规划》

的主要内容吧!



发展愿景


绿色崛起    红色样板


将赣州建设成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城市,打造成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红色样板城市。



发展目标


1

2020年:


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明显提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富有气质的城市。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15%左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统筹城乡发展初见成效,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

2

2035年:


全面实现苏区振兴目标,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凸显,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成,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绿色崛起的红色样板城市。


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18%-20%,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区域性金融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养老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研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心城区人口进一步集聚,达到32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2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城乡生态环境优越、城乡社会全面和谐与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3

2050年:


紧跟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全面建成富裕文明、幸福安康、绿色智能、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紧跟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全面建成富裕文明、幸福安康、绿色智能、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城市。



强化战略引领


1、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全球知名内陆港口城市


以赣州港为核心,大力推进建设内陆口岸,重点建设以赣州铁路口岸(赣州港)、航空口岸、国检监管区和赣州综合保税区为主体的口岸核心功能区,建设区域性对外开放口岸,打造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


以赣州港、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区申报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在外贸进出口、金融服务、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2、加强协调发展,打造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京九、厦蓉两个国家级综合交通走廊为核心,构建 “两纵一横一联”市域主要交通走廊, 预留“一纵两横”的加密交通走廊。



3、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区域性新兴产业合作基地


构建“2422”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稀土钨新材料、现代家居、电子信息4个千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家具向智能家具、定制家具、生态家具升级;实施稀土、钨冶炼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向高端新材料及应用转型;培育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产业。


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家具研发和检验中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钨和稀土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进赣州市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建设,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以水资源、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水网为依托建立连接个生态节点的生态廊道,形成“五源、八廊、多节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五源”——章江源、桃江源、东江源、绵江源、赣江源。严格维护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维护林;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限制污染型工业发展。


“八廊”——上犹江廊道、章江廊道、赣江廊道、桃江廊道、绵江廊道、梅江-贡江廊道、琴江-贡江廊道、平江廊道。廊道的宽度在维持现有河道宽度的基础上,城区河段保持两侧岸线100—300米的廊道控制带,在自然河道两侧各控制500—1000米的廊道控制带,同时在其两侧保证2-3 公里的农林发展带,共同组成具有综合生态功效的河流廊道。


“多节点”:指河流廊道交汇处。严格保护其原生形态,促进生态恢复,全面提升山林水体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将全市森林覆盖率控制在76.20%稳定不减少。


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0.5平方米。



5、提升城市辐射能力,打造六大区域性中心



优化空间布局


1、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点轴结合,构建协调发展城镇空间格局


构筑“一区、两群、三轴”的城镇发展空间体系。


形成以赣州中心城区为龙头,瑞金、龙南次中心为依托,京九、厦蓉、济广交通廊道为轴带,以宁都、于都、兴国、信丰等县城、重点镇为节点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推进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一体化发展。



2、划定市辖区“三区三线”,构筑资源保护利用新格局



3、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统筹五区协同发展


形成“一带三轴六片”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的集聚效能和综合服务水平。


1、一带

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


2、三轴

城市服务轴(“中央金脊”);

国家级产业发展轴;

城市绿轴。


3、六片

古城文化振兴片区;

中部现代服务业聚集片区;

北部高端产业聚集片区;

现代家居产业聚集片区;

稀金产业聚集片区;

绿色生态控制片区。




4、加强城市设计,构建活力宜居的山水特色城市风貌




完善要素配置


1、构建错位协作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2、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

3、构建包容性住房供应体系

4、构建公平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5、打造依山傍水的花园体系

6、坚持保护与传承,焕发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7、构建“韧性城市”防灾与安全体系

8、加强基础设施统筹

9、建设海绵城市

10、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保障


1、统筹管控单元,建立分级传导体系

2、建立差别化考核机制

3、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评估和动态维护机制


——以下为赞助商广告——


作者:刘骏琪 记者罗珺

编辑:王继亮  实习生曾婉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