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赣州85岁战斗英雄!数十年深藏功与名……

赣南日报 2019-09-30


作者:邱柏儒 宋贤霖 肖小飞 记者张宗兴

来源:赣南日报



他是85岁的老党员
17岁进入石城县大队三连当通讯员
1952年8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8年转业到山西大同建筑公司
1962年放弃工作回到家乡
做了10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
当了18年民办教师


他是“战斗英雄”
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负伤
他荣获多次三等功
被授予“战斗英雄”
获得“中朝友谊勋章”
“抗美援朝纪念章”
……



他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脱贫致富成为新战场
从城市重返农村
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
修通村里的第一条公路
组织开办了粉干厂
榨油坊、养猪场
……


饱经风和雨
深藏功与名
看淡功劳、看轻物质
站在精神高地数十年而默默无闻
清贫一生
这份朴素的坚守
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他就是石城县抗美援朝老英雄廖学经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传奇人生
↓↓↓

老英雄张富清无私奉献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精神的热潮。在石城县,也有这样一位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的老英雄。他,就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廖学经。


今年85岁的老党员廖学经,荣获多次三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获得“中朝友谊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等。他17岁进入石城县大队三连当通讯员;1952年8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1师183团炮兵营二连二排,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负伤;1958年转业到山西大同建筑公司;1962年放弃工作回到家乡,做了10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当了18年民办教师。
饱经风和雨,深藏功与名。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令人为之动容——


自豪:永不褪色的军功章


“我的丈夫,是从抗美援朝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9月14日,廖学经的妻子邓建秀,从房间里捧出丈夫的功勋徽章,眼中闪着泪花。泛黄的勋章,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1950年,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前线需要力量,廖学经第一时间报名参战。在江苏太仓训练中,廖学经荣获21军61师的通令嘉奖,不久就随部队赶赴前线。


第一次上战场,廖学经就在“三八线”附近的五圣山,带领战士成功击退敌人。后来,他参加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1953年2月,由于兵力不足,廖学经所在炮兵营临时负责运输任务。3月,廖学经在运输物资过程中遭敌袭击,子弹从后背打进腹部,被送往后方急救。经过3个月的治疗,没有完全康复的廖学经,又执意归队继续参战。廖学经随部队回国后,才将体内的子弹碎片完全取出。



“在战场上受这点伤根本不算什么,最伟大的是在炮火中牺牲的战友。”在记者的再三恳请下,廖学经掀开衣服,抚摸着伤疤说,“战友们的英魂最伟大,那是一座座不倒的丰碑。”回想起光荣牺牲的战友,廖学经的眼眶湿了……


坚守:脱贫致富的新战场


“新坊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幸亏有廖书记的带领,才修通村里的第一条公路,解决了多年以来的出行难问题。”村民廖学海回忆起时任党支部书记廖学经的点滴,大为赞誉。


1962年,廖学经从山西大同回到石城。这不是工作地域的简单变化,而是身份的转换。从城市重返农村,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让邻里实在难以理解。廖学经心里盘算的是:“这也是战场,我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从民兵连长兼政治宣讲员,到党支部书记,廖学经扎根农村,一干就是半辈子。


要想富,先修路。当时的新坊,有3个村小组的村民出行得走山路,翻山越岭、道路崎岖。于是,廖学经动起了修路的念头。资金从哪里来?工人从哪里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但他没有退缩。没有资金,向上争取、社会募集;没有工人,带领村民义务投工,每天起早贪黑。路修通了,山旮旯开进了手扶拖拉机,村民们的脸上乐开了花,廖学经也欣慰地笑了。


“油茶产业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这离不开以前打下的良好基础。”谈起村里的发展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廖学銮对廖学经赞不绝口。廖学经敢为人先,组织开办了粉干厂、榨油坊、养猪场等村办企业,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就业门路。如今,江口村被评为文明村,综合考评位居全镇前列,群众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耕耘:汗水播洒的大讲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9月10日,在小松镇组织召开的主题党日活动上,廖学经作了发言。


发言结束后,廖学经对记者说:“今天,我好像又回到了教书的时候。”


1971年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廖学经听闻村小因地处偏远,城里的教师不愿来,来的教师难留住。在这节骨眼,廖学经又主动请缨到村小任教。正当年富力强的廖学经,就这样放弃了挣高工分的大好时机,毅然选择清贫的从教生涯。
 
“无论刮风下雨,父亲都雷打不动早早前往学校上课。当时家里正在盖新房,剩下母亲一个人干活是常事。父亲这种敬业精神,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廖学经的二儿子说,言传身教,父亲传递着榜样力量。


精心育桃李,勤耕播芬芳。扎根山村18年,廖学经敬业奉献、爱生如子。白天,他守护着三尺讲台耐心细致教学;晚上,他打着马灯走村串户去家访,生怕有一个孩子辍学。为防止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18年来,廖学经用自己的微薄工资累计为近百名贫困生垫缴过学费。


守初心,担使命。廖学经把个人名利看得很轻,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危旧土坯房拆除、乡村公路改造、新农村建设等,他都以老党员的身份先行表率、带头支持、积极参与。直至现在,镇里每年欢送新兵,廖学经都要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让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廖学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英雄,他从没向政府开口要照顾。廖学经的学生、小松镇镇长廖成辉说,甚至逢年过节走访慰问,组织给的慰问金,廖学经都要婉拒一番。


几十年如一瞬

就这样

在历史滚滚向前中

廖学经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纵使一路坎坷,未曾退却

新时代的我们要

在学习英雄中守初心担使命
↓↓↓

总有一种感动润物无声,却彰显着精神的伟力。近日,笔者采访老英雄廖学经,被他的传奇人生深深震撼。


“在战场上受这点伤根本不算什么,最伟大的是在炮火中牺牲的战友”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廖学经和张富清一样,无论岗位如何变化,都做到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战火的洗礼,让老英雄看淡功劳、看轻物质,站在精神高地数十年而默默无闻、清贫一生。这份朴素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廖学经的传奇人生,值得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共产党员对标自省。如今,没有炮火硝烟的战斗场景,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命危险,但共产党人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依然是这面鲜红党旗上最醒目的时代标识。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先进典型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廖学经老英雄,正是一部生动的教材,是值得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在学习英雄中守初心、担使命,像英雄们那样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恪尽职守、担当使命,清廉自守、克己奉公。不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每个人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深藏功名数十载

不改本色守初心

廖学经的故事少有人提及

但每一次聆听

瞬间直击心灵、震撼人心

您的传奇人生

就是一本厚重的红色教科书

莫道无名,人心是名

画面定格的那一刻

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赫然伫立在每个人心中

传递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



编辑:黄松林  编校: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陈昱鑫

▼ 推荐阅读 ▼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