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15位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

2016-11-24 哲学动态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熊伟


熊伟(1911-1994),祖籍贵州贵阳,生于云南昆明。西方哲学研究专家、国际知名学者。


幼年时随兄弟姐妹就学于家庭教师,后入中学。1926年,赴北京求学,投考北京大学不第,进私立补习学校弘达学院。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9年,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哲学系学习期间,中、西、印三方哲学均有所涉及;在听过张颐、贺麟、郑昕讲授有关西方哲学史和德国哲学的课程后,加深了对德国哲学的印象,萌生了赴德国深造的念头。193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自费赴德国留学,入弗雷堡大学,师从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深受其影响;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年,任波恩大学东方学系讲师;1938年,任柏林大学外国学院终身讲师。1941年回国后,任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44年起兼任系主任。1948年,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哲学系主任。1949年,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讲授“青年黑格尔派”和“存在主义”两门课程。1971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7月30日,病逝于北京。


熊伟先生之父本为晚清官吏,后投身革命,与梁启超、蔡锷等交好,不幸在地方政变中被杀害,先生时方9岁,与家人侥幸活命。这个九死一生、刀下留命的经历和体会萦绕先生一生,养成了先生好学深思、淡泊名利的性情。熊伟先生毕生致力于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是中西哲学思想的比较、交流与对话。他是海德格尔哲学专家,是最早向中国介绍海德格尔思想的学者,他的海德格尔思想的中文译介工作在我国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写有中外文论文多篇,译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形而上学是什么》等书及译文多篇。20世纪80年代,熊伟先生主持编译《存在主义哲学论著选辑》(上、下卷),主持完成了“七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现象学思潮研究》,并多次出访欧美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哲学界参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此外,他还应中央编译局的邀请,根据德文原作重新校订了马恩经典著作《神圣家族》和《德国农民战争》等文。有《熊伟文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郑昕


郑昕(1905-1974),原名秉璧,别号汝珍,安徽庐江人。


1924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1927年初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大学哲学系,1929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德期间,师从新康德主义大师鲍赫,深入研究康德哲学。1932年回国,同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1936年升副教授,1937年任教授,此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历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哲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等职。1974年11月病逝。


郑昕先生自留学德国期间开始研究康德哲学,回国后又长期研究康德哲学,是中国第一个对康德做精深研究、而又能够专门、系统地融会介绍康德的人。先后开过“康德哲学”、“康德伦理学”等课程,为在中国传播康德哲学贡献了毕生精力。郑昕认为,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道关隘,“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他把长期积累的讲稿“平日随己之所好,心之所记,一笔之于书,剪裁成文”,是为《康德学述》,先发表于《学术季刊》,后于1946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贺麟先生认为,“比较朴实地深研西方古典哲学,而得到深彻地观点,于绍述西方大哲时,即已发挥出自己的哲学见解,和对流行哲学的批评”,郑昕先生就是一个代表。


郑昕先生在1956年曾发表《开放唯心主义》一文,曾提到“对现代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者的估计”,认为不能将哲学史局限于唯物唯心斗争的框子里,而要给它以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当时许多学界人士的心声。


郑昕先生不拘小节,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更像是欣赏,而不是尊崇。在西南联大时期,学生曾开玩笑说,郑先生以逍遥自由的性情,却去研究最严肃认真、逻辑论证一丝不苟的康德哲学,这正是矛盾的统一。除了上述提到的著作外,郑昕尚著有《真理与实在》、《康德哲学批判》等,编有《资产阶级哲学批判论文选辑》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王宪钧


王宪钧(1910-1993),著名逻辑学家。祖籍山东福山,1910年4月生于南京。在南开大学上理科一年级,后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师从金岳霖先生。1936年毕业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7、1938年又在维也纳大学和德国敏士敦大学进修和研究。1938年回国任教于西南联大。1946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符号逻辑学会理事长,北京市逻辑学会理事长。1993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王宪钧先生治学严谨,立论严密,讨论问题精辟透彻。他的专门著作《数理逻辑引论》是新中国早期出版的现代逻辑著作之一,对现代逻辑基本部分做了简明、透彻的讲述,对数理逻辑中的许多难点作了细致的分析;其中关于数理逻辑发展史和数学基础问题探讨,至今仍然是国内关于这些问题最为系统、立论最可靠的研究成果。王宪钧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逻辑分卷的主编,并且主持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项目《现代逻辑丛书》。


王宪钧先生一生致力于逻辑学科的教学工作,桃李满天下,国际著名逻辑学者王浩当年在西南联大曾向王宪钧先生问学。1952年至1956年,王宪钧主持了中国第一个逻辑学专业,并最先在新中国开设了数理逻辑课程;1956年后他主要从事逻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逻辑人才,他所指导和培养的研究生与博士生,已经成为国内逻辑学界的骨干力量。王宪钧最先在我国提出了逻辑教学与研究要现代化的论点,得到了国内逻辑学界的积极反应,这一论点也成为我国逻辑工作者最为关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为我国逻辑课程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周辅成


周辅成(1911-2009),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哲学家。


1933年从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拜吴宓、金岳霖等教授为师,攻读西方哲学和伦理学,曾担任《清华周刊》编辑。1936年研究生毕业后辗转成都,任《群众周刊》编辑,和友人牟宗三主办《理想与文化》期刊,并先后担任四川大学、金陵大学、华西大学副教授。抗战胜利后,转任武汉大学教授,出版其第一本哲学专著《哲学大纲》。1952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从武汉大学调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80年开始组建并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同年,全国伦理学会成立,担任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顾问。1986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退休后仍致力于学术研究,1987年作为伦理学编写组副主编参与编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2009年5月22日在北京友谊医院因病逝世,终年98岁。


周辅成先生学贯中西,造诣精深。早年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和伦理学,对西方伦理思想史的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有深入分析。其1932年读大学时就写出《康德的审美哲学》,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判断力与悟性和理性的关系,一是审美判断之批导。该文被贺麟称为国内最早研究康德美学思想的文章。后将兴趣转向中国哲学史和伦理学史,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做了颇多思考。解放后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组同仁一起重新评价儒家传统,写了《论董仲舒思想》、《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两部著作,指出儒家有“在朝派与在野派之分”,自从董仲舒经汉武帝将儒家“定为一尊”后,掩盖了原属民间的儒学。


周辅成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在伦理学研究上颇具独到眼光和见解。其编译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两书可谓“十年而磨一剑”,其书选材严谨,覆盖面全,介绍详细,为研究西方伦理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原始资料,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先生还负责主编了《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该书以时代为序,以入选者的思想代表一个时代、并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这两点为纲,选介西方著名伦理学家,使我国伦理学界对西方伦理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在研究伦理学时,周辅成先生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和实践论为基础,始终在关注和思考有关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其思考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著作《论人和人的解放》中。


周辅成先生一生为人敦厚,待人真诚,治学勤勉,诲人不倦。他曾说,“我手中只有半只白粉笔和一支破笔,用它来传播中外贤哲们的智慧,因为知识是可贵的,道德是可贵的,文化也是可贵的。”先生执著的精神以及坦荡的胸襟,体现了老一代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几十年学术道路虽然充满了曲折与反复、坎珂和磨难,然先生始终以学术为生命之源动力,以提携后进为己身之责任,逝世之后门下撰联泣诵先生其人其德曰:“百年仁者寿,生命伦理不出人民二字;孤夜醉乎神,腊梅品格堪入李杜全诗。”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陈康


陈康(1902—1992),字忠寰,江苏扬州人,著名学者、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


年青时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1929年毕业后,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1930年赴德国,从Julius Stenzel等学习希腊哲学、希腊文及拉丁文,后主要跟随尼古拉·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学习。Hartmann原属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后来转向实在论,是批判本体论(ontology,陈先生译为万有论)的创始人。在他的指导下,陈康以论文Das Chorismos-Problem bei Aristoteles(《亚里士多德论分离问题》)于1940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底,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等校教授。1948年秋,任台湾大学教授。1958年赴美国,历任Emory University,Montan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Post College of Long Islan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等校教授。1992年2月6日逝世于美国,享年90岁。


陈康先生的主要著作,除上述博士论文外,有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以及1976年在美国出版的Sophia:The Science Aristotle Sought(《智慧:亚里士多德所寻求的学问》);其哲学论文主要收录于汪子嵩、王太庆主编《陈康论希腊哲学》一书中。


20世纪40年代,陈康先生在西南联大和北大曾开设了《希腊哲学史》、《知识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等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古希腊哲学研究。中国后来的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如汪子嵩、王太庆、苗力田等,均为其弟子或再传弟子。


陈康先生在研究哲学史时,采取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传统的研究古典哲学的方法,结合了深厚的学识基础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不尚玄虚,不取道听途说、不作穿凿附会。陈康先生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每一结论,无论肯定与否定,皆从论证推来。论证皆循步骤,不作跳跃式的进行。分析务求其精详,以免混淆和遗漏。”陈康先生在自己的著作和教学中,无不贯彻、体现了上述方法和态度,对中国的哲学史研究起了模范和促进作用。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齐良骥


齐良骥(1915-1990),又名振功,号良绩,蒙古族,北京市人。


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生病而闭门读书。得知西南联合大学消息后,远走四川、取道越南,历时一年半,1941年抵达昆明,并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此后一直执教于北京大学。1951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8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0年12月病逝于北京。


齐良骥先生是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和康德哲学专家,对于当代中国的康德研究和教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40年代起,齐良骥先生就开始发表关于康德的论文,1957年他出版了专著《康德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对于新中国康德哲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参加了大量的西方哲学史、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资料和教材的撰写、翻译工作。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康德研究的论文,如《康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启蒙思想》、《康德哲学中范畴的起源问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得到了国际康德研究界的重视。1990年世界康德会议在美国召开,齐良骥先生寄去论文并被安排进行主题发言,惜乎以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齐良骥先生从教几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其教学善于导引,以便学生入哲学堂奥。晚年期望能对自己一生的康德研究进行总结,并完成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整体研究,因自识年高体弱,恐难成夙愿,日夜奋笔,竟未能如愿。其遗稿后人整理为《康德的知识学》,由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此外,齐良骥尚有译著《科学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合译)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宗白华


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原籍江苏常熟,生于安徽安庆。


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德国语言文学。1919年,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于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他在《学灯》上发表了许多哲学、美学论文,同时大量发表郭沫若的新诗,使《学灯》成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1920年5月,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3年12月,出版诗集《流云》。1925年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30年,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宗白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论文,培养了大批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宗白华从南京大学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1960年,为了培训高校教师,北京大学哲学系特设美学教研室。宗白华进入美学教研室,开设了“中国美学史专题”等课程。1963年,指导美学教研室编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为编著《中国美学史》做准备工作。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1986年12月20日,宗白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宗白华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对中西哲学、艺术观念和文化精神进行深广考察和反思的基础上,他形成了一系列在中西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研究及其比较方面极富启示意义、堪为后世之表的学术成果,为现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宗白华先生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其小诗曾和周作人、谢冰心的诗作齐名。1923年结集出版的《流云》被誉为小诗派的殿军。对宇宙、人生的自觉探索和对“艺境”哲理性的体验,是宗白华诗作的重要特色。除了在哲学、美学和艺术领域进行探讨和创作外,宗白华先生还翻译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学术专著和文章,其中包括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为中国美学界介绍、引进了大量思想成果。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其学术路径以及成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诗集《流云》,以及大量的译作等,均已收入《宗白华全集》(四卷)。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贺麟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


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受到梁启超的一定影响。1925年被选为《清华周刊》总编辑,192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奥柏林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28年获奥柏林大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0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1931年秋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34年成立中国哲学会,被选为常任理事兼秘书。1942年任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被聘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团部评议员。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月,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后为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第三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9月23日病逝于北京。


贺麟先生是中国现代思想自成体系的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从小就受到儒学熏陶,尤其对宋明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中国哲学和儒家思想而言,他早年主张“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认为“不可离心而言物”,在三十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新理学”相对的“新心学”体系。贺麟认为,以孔子、孟子、《诗》教、《礼》教、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他提出,应该从哲学化、宗教化、艺术化三条途径出发,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的长处,来改造、补充和发挥儒家学说,以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贺麟先生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造诣,对黑格尔、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其中,对黑格尔的研究是其平生用力最多、收效最大的事情,为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贺麟放弃了自己的哲学思考,逐步转向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并且集中精力研究西方哲学和翻译西方哲学名著,如黑格尔的《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译本,都出自其手。贺麟的译著还有:《五十年来的德国哲学》、《黑格尔学述》、《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等;著作有:《近代唯心主义简释》《文化与人生》、《斯宾诺沙的生平及其学说大旨》、《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当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黑尔格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王太庆


王太庆(1922-1999),安徽铜陵人。


1943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陈康先生,1947年毕业。曾任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名著翻译会编译员,后任北京大学助教。1957年被划为右派,遭受错误批判。1965年被派遣至宁夏医学院任教;文革后回北京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教授、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等。1999年11月在北京逝世。


王太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通常人们读到的西方哲学名著中译本,如笛卡尔的《方法论》、莱布尼玆的《单子论》、《狄德罗哲学选集》、费尔巴哈的《宗教的本质》,以及普列汉诺夫的《唯物主义史论丛》等,都是出自他的译笔;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的各个历史时代的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以及《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等,都由他主持编译定稿;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也是他与贺麟先生合译、并由他编辑定稿。识者谓在西学东渐的历史,对西方哲学原著的翻译、介绍,成果特别显著者,解放前有严复、张东荪、贺麟等人,解放后除贺麟外,无论就数量或质量说,应首推王太庆。


王太庆先生精通英、法、德、俄等国文字,谙练拉丁文、希腊文,并且还曾跟随季羡林先生学习梵文;同时,汉语的功底非常扎实。王太庆深受陈康先生与贺麟先生的影响,翻译力求做到“信”与“达”相结合,曾自谓 “在遣词造句方面力求像贺先生那样通达,合乎中国人的习惯;在义理与术语方面力求像陈先生一样忠于原义,一丝不苟”。王太庆先生以翻译见长,又非仅仅瞩目于翻译,他对西方哲学也有深切的研究。他认为翻译要做到“原汁原味”,此种“原汁原味”,即是要把握西方哲学经典中本有的思想方式,并借此重新理解西方哲学史。王太庆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西方哲学史”、“欧洲哲学史史料学”等课,后一课程在其时尚属首创。


王太庆先生为促进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五六十年代与 “十年动乱”期间,却遭受了极不公正的对待;若非如此,他的成果应该远远不止这些。除了上面提到的外,王太庆的译著还有《形而上学的沉思》、《黑格尔哲学批判》等,主编有《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陈康:论希腊哲学》等,主要论文有《笛卡尔评传》、《伊本西那的生平和哲学思想》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张颐


张颐(1887-1969),字真如,又名唯识,别号丹崖,著名学者、教育家,四川永宁(今叙永)人。


幼年时因家境贫困,一边劳动、一边读书。1906年,考入永宁中学堂。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考入四川省立高等学堂,其间参与组建立革命团体“勉学会”和“乙辛社”。1911年,积极参与保路运动。民国成立后,任四川省府官员。1913年,考取四川省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留深造,就读于密执安大学。1919年夏,以《黑氏伦理研究》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获教育部之准,转入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期间,曾到德、法两国进行哲学研究;1923年,以篇幅倍增的同名论文于1923年再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5年,博士论文《黑氏伦理研究》英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次年再版。1926年9月,因军阀政府拖欠教育经费以及并校风波,随京中若干高校教员南下他就;受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之聘,任厦大副校长两年余,其间结识鲁迅,两人颇为交好。1929年,北平时局好转,遂重回北大,任哲学系主任。1935年夏,休假赴欧美考察。1936年回国后,应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之邀,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1937年,任鸿隽因故辞职,代理四川大学校长。1939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抗战胜利后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解体,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张颐应邀返回哲学系任教。1948年12月,偕妻随同胡适、梅贻琦等乘飞机抵南京,旋即返回成都。1951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1956年,由于张奚若向周恩来介绍,经国务院安排入京,任全国政协委员;其生活、工作均由北京大学负责,但不用授课。1969年6月23日,因脑血栓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张颐先生在北大哲学系任教多年,讲授过西洋哲学史、德国哲学、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等课程,颇受学生欢迎。张颐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黑氏伦理研究》,是中国最早出版的黑格尔研究专著;该论文利用了黑格尔的许多早期著作,清楚地勾勒出了黑格尔伦理学从早期到成熟时期的发展过程,对于了解黑格尔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张颐先生为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和教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任华


任华(1911-1998),贵州安顺人。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旋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1937年以论文《信念之分析》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攻读,在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刘易斯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现象主义的三种类型》,并于1946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1947年起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8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教研室主任。60年代初,受教育部委托,参加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工作,任《哲学史简编》一书主编。曾任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等职。1998年8月18日病逝于北京。


任华先生是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西方哲学史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与苗力田、陈修斋等一起,开设了解放以后第一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的外国哲学史课程。他熟悉中国古典文献,通晓希腊、拉丁、英、德、法、俄等多国语言,尤其在谙练希腊语,在教学、指导之余,承担了西方哲学史中古希腊罗马部分的研究和书稿撰写工作,并且参加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相关部分的翻译工作。


任华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现代西方实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等。在实用主义哲学研究方面,任华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肯定实用主义哲学揭示了唯物主义在“经验”观点上的缺陷;第二肯定实用主义为“保卫人的价值而限制知识”口号的积极意义。


作为研究西方哲学的专业人士来说,任华先生受过最完整的素质和知识训练。熊伟先生曾经评论说,任华先生真正的哲学功底很少人能比得上。然而任华先生空有满腹经纶,竟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制约。任华的著作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尚有《欧洲哲学史》(合著)、《现代资产阶级的新实在论哲学》、《苏联哲学史研究工作中的重大成就》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朱谦之


朱谦之(1899-1972),字情牵,福建福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


出生于世代行医之家,幼时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民国初,入省立第一中学学习,熟读经史,曾自编《中国上古史》,并发表《英雄祟拜论》等小册子,因而知名于乡里。17岁中学毕业后,以全省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京后入北京大学法预科;两年后,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百余日后经营救出狱。


朱谦之年轻时个性独立,在哲学上追求“虚空粉粹,大地平沉”的虚无主义理想,设想通过改造人心的途径改造社会。理想破灭之后,发表了《无元哲学》和《周易哲学》等,宣称宇宙人生都是浑—的真情之流,真生命在人世间即可实现。1924年,撰写《音乐的文学小史》,后扩充为《中国音乐文学史》。1925年,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哲学》;撰写《大同共产主义》、《国民革命与世界大同》、《到大同之路》等等,以托古改制方式,宣扬儒教乌托邦式的政治和社会理想。1929年,获中央研究院资助东渡日本,从事历史和哲学史研究。1931年归国后,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主编《历史哲学》丛书。1932年至1949年期间,撰写了大量著作,有《历史哲学大纲》、《文化哲学》、《孔德的历史哲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扶桑国考证》、《太平天国革命文化史》等。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朱谦之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完成《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老子哲学》、《老子校释》、《李贽》、《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中国古代乐律对于希腊之影响》等一大批专著以及论文数十篇。1958年后.主要从事东方哲学,尤其是日本哲学、佛教和中国基督教等方面的研究,陆续发表了《日本哲学史》、《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新编朱舜水集》、《日本哲学史资料选编》(古代和德川之部)等著作,成为我国在东方哲学和宗教学方面的拓荒者之一。196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所研究员,致力于宗教学研究,重病之时仍奋力完成《中国景教》一书,并翻译《中国禅学思想史》和《朝鲜禅学思想史》等。1972年,突发脑溢血而逝世,终年73岁。


朱谦之先生为人刚直不阿,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学术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朱谦之先生有专著42部,译著2部,论文100余篇;他的著述涉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学、音乐、戏剧、考古、政治、经济、中外文化关系等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在中国哲学史、中外文化关系史和东方哲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贡献最大,在学术界享有“百科全书式学者”的美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当地望族,世代耕读传家,至其父时家道已衰。


9岁入私塾,两年后转入新制小学。1923年,考入栖霞县立中学。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返回山东,任教于鲁西寿张乡村师范。1934年秋,赴天津,与学界名流张东荪、社会活动家罗隆基交往甚密,并经张氏介绍加入国家社会党。1935年,赴广州,任教于私立学海书院。1937年,在北京主编国社党机关刊物《再生》。“七七”事变后,辗转于天津、南京、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担任过中学教师。1941年,退出由国社党改组而成的民社党,此后终生未加入任何党派。1942年秋,应成都华西大学之聘,任教于哲史系。1945年秋,自成都赴重庆,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46年春,随中央大学自重庆迁回南京;同年秋,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1946年底,创办《历史与文化》月刊;同年秋,任教于金陵大学、江南大学两校。1948年,撰《重振鹅湖书院缘起》一文,首次提出儒学发展三期说。1949年,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1949年夏秋之间,只身渡海至台湾。1950年秋,应台湾师范学院(后改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之聘,主讲理则学、哲学概论、先秦诸子、中国哲学史等课程。1951年夏,主持台湾师大人文讲座(人文讲习会),随即将之发展为“人文学社”。1954年8月,发起“人文友会”。1956年秋,应台中东海大学之聘为人文学科主任。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离台赴港,应香港大学之聘,主讲中国哲学。1962年,与唐君毅在香港发起成立“东方人文学会”。1968年春,应唐君毅之邀,由香港大学转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及新亚书院哲学系任教;次年,接任新亚书院哲学系主任。1974年7月,由香港中文大学退休。1975年,任教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哲学组导师。1987年4月,获香港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4月12日逝世于台湾,终年87岁。


牟宗三先生在北大期间,深受张申府和熊十力的影响。他长期出入于罗素、怀特海、维特根斯坦及康德之间,与张申府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而其最终由西学回归中学,重建道德的理想主义,则与熊十力的熏陶密不可分。


牟宗三先生一生讲学不倦,著述等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和思辨性、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他在大三时即完成了《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一书的写作,其他主要著作有《逻辑典范》、《认识心之批判》、《历史哲学》、《道德的理想主义》、《政道与治道》、《名家与荀子》、《中国哲学的特质》、《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圆善论》等;另有康德的三大“批判”译注等。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洪谦


洪谦(1909-1992),安徽歙县人,西方哲学研究专家。


1926年-1927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1927年-1929年在德国学习,后转赴奥地利,1929-1936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哲学。1934年以《现代物理学的因果问题》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导师为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教授;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员,他是此学派中惟一的一位来自东方国家的成员。后留维也纳大学工作,1937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1945-1948年赴英国,在牛津大学新学院担任研究员,与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的魏特曼一起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并兼哲学系主任。1951年应张东荪聘请,任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哲学系主任。1952年经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参与筹建了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并任该所第一任所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现代外国哲学部分主编。1992年2月27日病逝于北京。


洪谦先生是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毕生从事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休谟和康德的专家。在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的研究方面,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国际学术界亦负有盛誉。他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维也纳学派哲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系统而准确地介绍逻辑实证主义地一部权威著作。


洪谦先生一贯主张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他要求学生要有广博深厚的基础,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科,要有严谨踏实的学风;要认真阅读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认真弄懂原文的含义,不能囫囵吞枣,大而化之,不能似懂非懂,含糊对待,更不能不懂装懂,曲解原意。他曾说过,他最喜欢的格言是苏格拉底的“我知我无所知”。


在“大批判”的年代里,洪谦先生冷静对待,坚持忠实地介绍西方哲学。由他主编的《西方古典哲学名著选辑》(多卷本)迄今仍是我国学者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史必读的一套最完整的参考书。60年代以后,洪谦还陆续主编了《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逻辑实证主义》(上、下册),并组织翻译了马赫的名著《感觉的分析》。


洪谦先生还著有不少论文,其中如《维特根斯坦和石里克》、《论确证》等发表在国外权威性的哲学刊物和丛书上,具有重要影响。 1984年,为表彰洪谦在哲学上,尤其在维也纳学派哲学上做出的卓越贡献,维也纳大学特邀洪谦出席纪念他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庆祝大会,并向他颁发了荣誉博士证书。


洪谦的著作除上面提到的外,尚有:《论逻辑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论文集》等,主编过《学术季刊》、《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等;并与牛津大学麦克纳斯一起主编了《石里克论文集》的英、德文版。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笔名孟石、盟石等,安徽桐城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少时在家接受私塾教育,后来在桐城中学习古文。1919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浙江的中学教书,后在上海成立立达学会,并筹办开明书店。1925年起先后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主修语言和文学,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由于开明书店出版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而闻名全国。1933年,完成《诗论》初稿,回国后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主讲西方名著选读、文艺批评史和文艺心理学。1936年,出版《文艺心理学》,这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具有现代科学形态和独特体系的、比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重要文献之一。1937年后历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教务长。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兼系主任,讲授外国文学,后转哲学系讲美学。1947年8月—1948年8月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1949年以后,一直任北大西语系教授,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美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1986年3月6日,因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


朱光潜先生将美学的理论融贯于人生,他性情温和,为人超脱而又笃实,不慕虚名,在道义上有担当,在学问上有坚持。朱光潜先生晚年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加哪怕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建国以来,朱光潜先生鞠躬尽瘁,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1963年,朱光潜先生完成了《西方美学史》,这部书代表了中国对西方美学的研究水平。朱光潜先生熟练掌握英、法、德语,翻译了包括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袁克曼辑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3卷、维柯的《新科学》在内的许多重要著作。朱光潜先生在去世前的几天,仍在考虑《新科学》的翻译问题。


朱光潜先生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七百多万字的论著和译著中,融贯中西,创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我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近代继王国维后的一代美学宗师,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堪称一代宗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 


相关内容阅读

请点击↓

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

彭富春:什么是物的意义? ——庄子、海德格尔与我们的对话

海德格尔与斯特劳森:形而上学的同一种读法?

江怡:如何理解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邓晓芒:我与杨小凯

大哲学家系列之:柏拉图

张祥龙: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

张祥龙:中国的现代德国哲学研究选述(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