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我校青年教师在国际顶级地学期刊发表论文
地科院青年教师朱贝博士近日在国际顶级地学期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美国地质学会会刊,简称GSA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What triggered the early-stage eruption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早期喷发的起源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
大火成岩省是地球历史中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一旦发生,来自地球深部的岩浆将在极短时间内喷发于地表,迅速覆盖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面积。该类岩浆事件是导致大陆板块裂解、古气候重大转变以及大型生物绝灭事件的潜在诱因。大火成岩省的起源机制,是研究深时古环境转折与深地圈层演化等领域的关键命题,也是理解岩质行星演化过程的重要物质节点。它们的起源机制,长期以来是学术界热烈讨论的焦点。
坐落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区域。目前普遍认为其发育过程与地幔柱的上涌熔融有关,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构造学现象,显示着岩石圈动力机制参与其起源与演变过程的痕迹。为探寻这一科学问题,朱贝博士赴滇西大理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考察与研究,全面梳理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央区早期喷发的火山地层记录,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最终得出以下认识:其早期喷发与古特提斯洋的弧后拉张有关,是岩石圈板块运动的作用结果。这种拉张在喷发过程中被后续的地幔柱活动全面继承,从而使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同时表现出岩石圈板块活动与地幔柱上涌的双重来源指征。该研究结果构成了朱贝《GSA Bulletin》论文的主要结论。
《GSA Bulletin》创办自1890年,是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五年影响因子达4.450,位于中科院JCR分区一区,与美国地质学协会主办的另一知名刊物《Geology》互为姊妹刊,主要报道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具有全球视野的前沿性理论进展。
朱贝博士是2016年自北京大学引进的青年教师,主攻科研方向为大火成岩省的起源演化与中-晚二叠世上扬子地区古环境转折机制效应,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文章4篇,自入职以来,第一作者成果的平均影响因子达3.205。
该论文信息:
Title: What triggered the early-stage eruption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uthors: Bei Zhu, Zhaojie Guo, Shaonan Zhang, Ingrid Ukstins, Wei Du, Runchao Liu.
Sourc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In press. Early Publication.
DOI: 10.1130/B35030.1
论文链接:
https://pubs.geoscienceworld.org/gsa/gsabulletin/article/569178/what-triggered-the-early-stage-eruption-of-the
发表的论文
延伸阅读:大火成岩省
大火成岩省中的“省”,是指特定的地质区域,其英文词源为province,不仅在狭义上指代“行政省区”,更可以在广义上表示任何“区域范围”,因此,大火成岩省指的是“巨大的火成岩分布区”。这种地质体惊人的地方在于,它虽然喷发面积巨大(动辄可达上百万平方公里),但这巨量熔岩喷出的过程却极其短暂(地质学一般以百万年作为基本时间单位)。根据国际主流定义,一个火成岩分布区,只有当体积大于10万立方公里,且占主体四分之三的物质在1-5百万年内完成喷发,覆盖10万平方公里区域,才能称为“大火成岩省”。正是由于它可以在极其短暂的地质时间尺度内,将包括熔岩以及巨量有毒气体在内的地球深源物质输出地表,因此,被认为是造成史前多次大型生物灭绝事件的潜在诱发因素。深入了解大火成岩省,对全面认识地球内部演化机制、系统梳理地球生物演化史,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意义,是当今国内外地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
大火成岩的喷发期,往往是地球演化史中的重大转折期
世界大火成岩省分布图
往期回顾:
信息来源 | 西南石油大学官网
编辑 | 陈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