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新星:数学就是我的动力和生命

他2015年来到西南石油大学,潜心育人,静心科研,同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1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他沉迷于数学,整日与数字符号为伴,安坐“冷板凳”,十年磨剑,厚积薄发。

他醉心于钻研,致力于破解学者们提出的公开问题,如痴如醉,勤勤恳恳,孜孜不倦。


他就是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吴新星。



吴新星说:“我因数学而精彩,数学就是我的动力和生命,从来没有想过要停止学习数学,更无法想象没有数学的日子”。


“破解一个难题,你的世界都在为你歌唱”


在别人眼中,吴新星是“数学天才”,“哪有所谓的天才,我只是比别人更爱数学,更多一点努力而已。我付出和努力时别人没有看到,会有所误解……”吴新星说,数学研究急不来,要始终保持专注、坚持和平常心。


时刻关注本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公开问题是吴新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文献查新的能力很关键,既能从文献中准确把握本领域的学术前沿,又能发现新问题。”吴新星一般三个月系统查询一次文献,遇到新的结论和问题时,会独立思考,想出解决办法后再与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





“如果总是看别人的,永远只能被别人的思路牵着走,很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吴新星用这样的方法训练着自己的思维,保持对问题的独特思考,避免与他人“撞车”。


但解决科研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日本数学家森重文曾说:“我想每位数学家都会有明日做不出新东西的恐惧。”这种“恐惧”也会困扰着吴新星。



有时,吴新星为了寻求一个答案,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可以坐几个小时,但仍旧百思不得其解。此时,他会在校园里散散步,静静地思考问题出在哪,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很多问题都是他在校园散步或者回家路上灵光一现解决的。


有的问题几个月甚至更长几年想不出答案,吴新星会选择回老家静心几天。远离都市的烦躁,乡村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家的味道会让他思路更加清晰。别人以为吴新星又休假了,鲜有人知那一个个伴随着虫鸣蛙叫的夜晚,他是怎样挑灯夜战、奋笔疾书,解决数学难题的。“数学研究更多时候像是一个人的战斗,每当破解一个数学难题,你会感觉你的世界都在为你歌唱。”吴新星说。





“对于数学研究,我从来没抱有过功利心,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从中获得什么,只是自己喜欢,兴趣所致,相信自己能把数学学得很好,甚至更好。”吴新星说,如果不是因为单纯的热爱,当初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





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喜欢让吴新星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无怨无悔。


突破从0到1这道坎


10篇ESI(1%)高被引论文,6篇ESI(1‰)热点论文,以第一作者解决了著名学者们提出的多个公开问题……人如其名,吴新星正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荣誉和名誉纷至沓来。但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囧态”,吴新星记忆犹新。


当时的吴新星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更广更深的领域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和研究。导师给了一个课题让他研究,让他尝试写一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


吴新星数学功底扎实,但写论文他还是个新人。而且,专业领域的权威期刊基本都是英文期刊,这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吴新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攻坚克难,勇于挑战。为了深入研究课题,写好论文,吴新星找来相关的书籍阅读,下载了几十篇英语文献分析研究论文的结构框架、语言风格,不会的单词一个个认真查阅,做好标注解释。就这样,吴新星慢慢找到了感觉。


吴新星先用中文完成了初稿,在导师朱培勇教授的帮助下修改了十余次才最终定稿,定稿后又把论文翻译成了英文。“翻译英文不断遇到难题,逐一突破难关,这个过程是对英语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投稿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数次“碰壁”。吴新星投递了多个期刊都没有通过,他没有气馁,认真学习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步完善,最终得以刊发。经历了第一次论文的发表,吴新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这为他不断地在科研道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0到1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可能要经历数不清的失败,这是科研人的‘必修课’。”吴新星笑着说,但是从1到N就会容易很多,最艰辛的是突破从无到有的过程。谁能迈过1这道坎,谁就成功了一半。



吴新星也曾困惑过,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导师告诉他:“数学是你的看家本领,你就好好学,书读多了,总会有好处的。”



数学路上的“引路人”


如果现在问吴新星数学难学吗?他会笑着回答你,数学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有时会“狂风暴雨”,却美丽得不可或缺。


但把时间的齿轮拨回到小学,吴新星和大部分人一样,“开始并没有对数学产生特别的兴趣,有时看到数学就头疼。”幸运的是,吴新星在小学五年级遇到了一位改变他对数学认识和命运的好老师——周达远,这个名字就像数学一样钉在他的内心深处,回忆起来都是暖暖的爱和满满的谢意。





吴新星回忆说,这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会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讲解,引导大家对数学本身的热爱。“这在农村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是十分难得的,我对数学的兴趣逐渐被调动起来。”

不仅如此,老师还带着吴新星去县城参加小学奥数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新星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数学,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说,小学数学老师是吴新星数学之路上的“引路人”,那么独特的家庭教育则为吴新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肥沃土壤。



吴新星说,小时候父母觉得: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农民出身的父母要求吴新星要自学、提前学习更高一年级的课程内容。就这样他总是比别人学得早一点,深一点。小时候深埋下的数学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根深叶茂。



超前学习也成了吴新星大学时候的关键词和主旋律。本科期间,吴新星读完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数学书,有些书能读上几十遍。为了记住书上的知识点,他甚至会默写书本。


因为专业成绩突出,一到期末考试,班上的同学都会主动找吴新星“补课”。他会找一间教室给同学们“开小灶”,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解、剖析、延伸。再复杂的数学问题吴新星总能抽丝剥茧,用新颖、独特、巧妙的思路破解难题。



如今,吴新星真的成了老师。对待学生,吴新星既传承了为人师表的教学理念,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态度。





他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给学生限制严格的学习时间,“真正的好学生不是管出来的,真正的好东西是从自由的环境里迸发出来的,逼是逼不出来的。”





他像当年老师教导他一样告诫学生们:“数学学习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少一份功利心,多一份执着和坚持,要保持对知识、对真理的敬畏与追求,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终有一天,她会以特别的方式回馈你。”


往期回顾:

谁借书最多?谁入馆最多?哪些书最受欢迎?2019年图书馆大数据出炉!

我校18个专业进入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这是2020年的第一条喜报!

2020,你给自己估多少分?

回首,你和石大的二〇一九


 — — — — — —  s w p u  — — — — — —

信息来源 | 西南石油大学官网

编辑 | 张涵 

每一个“在看”,都是一次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