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油燃而声 第27期 | 无中生有,强力采掘——三次采油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8-08

张烈辉 | 《油气简史》           

 (第二版 富媒体)

油燃而声 第27期


大家已经很熟悉,由于地层的不均质性,经历一次采油、 二次采油之后一般只能采掘出油藏中原油储量的 30%~40%, 依然有一定数量的原油被“束缚”在地层中成为“残余油”。于是,石油工人们苦思冥想,提出了“三次采油”的想法。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二次采油的基础上,向油藏中注入“剂”,可以是气态的物体,可以是热的、高温的流体等,但是与二次采油最大的不同是注入的这些“剂”油藏中原本就根本不存在,因此,这些注入的“剂”通过引起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掘量,这种方式就称之为强化采油或三次采油,也叫提高采收率方法。这就好比用冷水洗碗,难以把油洗干净,当用热水或者用洗洁精去洗时,则可以把油洗得干净一样。这种方式是“解放” 束缚在孔道中的残余油的法宝之一,通常可以多采出 5%~20% 原始原油地质储量。

谈到三次采油,大家可能会疑惑,前面介绍的混相驱油到底是二次采油还是三次采油呢?其实没有严格的区分,通常,石油工作者认为如果油藏在未注水之前就提前实施混相驱油过程,这是二次采油方法;如果是在油藏水驱之后再实施混相驱油过程,就是三次采油方法。

目前,“三次采油”家庭成员很多,各有千秋,各显本领。例如,有注入化学药剂的“化学驱”方式,有高温注入蒸汽的“热力采油”方式,还有注入微生物的驱油方式等。


01


化学驱油——残余油的克星“化学药剂”驱油



大家知道,原油一般比水稠,好比粥和水。因此,在同样的外力推动下,原油要比地层水跑得慢。但是,石油工人们希望地层水“跑”得慢,在“跑”的时候,能很好地推动原油运动到井底。如果地层很均质,孔洞大小差不多,渗透能力差不多,水对油的推动效果就比较好。前面大家已经知道,用水来驱赶地层原油时由于油水黏度的差异容易出现“指进”现象。此外,如果地层中有“高速公路”(例如裂缝、优势通道等)会怎么样呢?很明显,水会沿着“高速公路”狂奔而快速到达井底,这种现象称之为“水窜”,实际上是一种水患、水害。一旦水窜发生,后果非常可怕,会导致油井大量产水甚至水淹而被迫停产。因此,科学家就想方设法要控制这种水害。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往油藏中注入化学药剂来增加水的黏度,让水变得稠点,让水跑得慢一点,并且让它分散进入更多流动通道中,能在更大范围内“驱”油到井里。 

此外,注入化学药剂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原油挣脱岩石的“束缚”,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洗洁精洗碗,就是强制让原油离开岩石表面成为“自由”流动的油并在水的推动下流向井里,这就是化学驱油方法的思路。

化学驱油就是通过注入一些化学药剂,例如碱、表面活性剂(洗洁精和肥皂等就是表面活性剂),增加地层水的黏度,降低地层中水的流动能力,减少水与油在流动能力之间的差 距,同时降低岩石对原油的“束缚”能力,使变“稠”后的水进入更多的孔道,以此达到增加“驱”油面积、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这种方式对水驱之后“滞留”在孔道中的“残余油”开采十分有效,因此,我们国家三次采油的主要方向是化学驱油方法。根据所使用化学物质的不同,化学驱油方式很多,目前主要有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碱驱油等。



知识小讲堂



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分子量很高,可达到1000万~2000万(水的分子量是18),它是长链的高分子物质,有些聚合物的长链上有多个支链,好似一棵树上有很多枝丫,把这种聚合物溶液注入油层驱油的方式就称之为聚合物驱油。这种溶液可以增加水相黏度,让水变“稠”,让水流动变慢,原油流动能力增强,让水推动原油流动更加均匀,减少了推进前缘参差不齐似手指形状一样的“指进”现象。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地层水“窜”,可以迫使更多的水进入更多的区域与原油接触并推动原油向井底运动,从而能有效采掘出更多的原油。



表面活性剂驱油

表面活性剂也是一种化学物质。例如洗衣粉、洗洁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洗衣粉洗衣服、洗洁精洗碗等都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洗去粘在衣服粗糙纤维表面的油,同样这一思路也适用于油藏。从地面将表面活性剂注入含油的岩石孔道中,就可以洗去岩石表面的原油,洗下的原油和注入的“剂”一起流向生产井,同样可以采掘出更多的原油。



表面活性剂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主要是因为这种化学物质注入油层,它能把界面张力降低,甚至能使岩石由原来“亲水憎油”的特性变成“亲油憎水”,原来“亲 油憎水”的特性变成“亲水憎油”,亲、疏关系发生反转,习惯上称之为润湿反转。“反转”的发生降低了地层中的残余油,原来“束缚” 着的油变得自由了;也可以使地层中残余油与注入的化学剂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乳状液,这种“乳状液”黏度低,易于流动,从而被后续地层水驱到井底。



知识小讲堂



碱水驱油

碱也是一种化学物质。例如,大家熟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于防潮的烧碱、火碱 NaOH。用碱来驱油,就是从地面把碱溶液(例如,NaOH)注入油层,与地层原油中的酸性物质(例如,环烷酸)发生反应,就地生成表面活性剂(例如,环烷酸钠皂)。表面活性剂的生成导致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岩石润湿性反转、残余油降低等,这种方式称之为碱水驱油。这种方法一般很少单独使用,通常在注入碱水之后需要注入控制剂(如聚合物、泡沫等)控制和调节碱水的流动能力。如果碱水的流动能力与原油的流动能力差异大,或者说碱水的流动能力远强于原油的流动能力,将导致碱水的运动似手指形状一样的“指进”现象,碱水流动能力越强,指进现象越严重。目前,这种方式在矿场试验的规模和范围远小于聚合物驱油。


复合驱油

为了发挥每一种注入的化学药剂的作用,矿场上将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三种药剂或其中的两种药剂在地面按照一定的比例或配方注入油层中去驱油,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掘量,称为复合驱油。利用碱剂、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者的协同效应来驱油的方法称为三元复合驱。例如,我国大庆、新疆、辽河等油田开展的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可以多采掘出原油达 20% 左右,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成本很高,同时碱的存在易于产生结垢。目前我国胜利、新疆等油田采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也是现今国内外一项科技含量高的三次采油技术。不同于化学驱油方法,微生物采油是从地面将微生物及其营养源注入地下油层,使微生物在油层中生息繁殖,一方面改善原油物性,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利用微生物在油层中生长代谢产生的气体、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有机酸、聚合物等物质来提高原油采掘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由于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02


稠油的开采“法宝”——热力采


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主要用于黏度低、易于流动的稀油的采掘,对于地层中稠油这些方法可行吗?



从直观上来对比,稀油一般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而稠油却很难流动,这是由于稠油黏度高造成的;有的稠油黏度极高,就像“黑泥”一样,甚至可以用铁锹铲起,可以直接用手抓起来。可见,稠油的流动性极差,而如此黏稠的流体,自然很难在地层中极其狭小的孔隙内流动。不难想象,一次、二次、三次采油的方法难以有效地让稠油“动”起来,尤其是超稠油、特稠油或沥青等。



稠油因为稠,所以“愁”。

稠油稠,难流“动”,流不“动”,有何办法让其动起来呢?科学家们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往这类油藏地层中注入热能(例如,蒸汽、热水等)来加热地层,降低原油的黏度,让稠油不再稠,让稠变得稀,让其动起来,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掘量,称之为热力采油方法。这一灵感源于原油的黏度及流动性能对温度变化很敏感而来,这一点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猪油、蜂蜜类似。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降低,可以发现猪油、蜂蜜明显变稠,甚至变得像固体一样,但当将猪油倒入热锅中时,会发现随着油温的升高,食用油逐渐变稀,并且非常易于流动。夏天时蜂蜜也会变得很稀。

加热油藏的方式有很多,目前在现场常用的有注热水加热油藏、注蒸汽加热油藏、油层就地燃烧加热油藏、电磁加热油藏等方法。根据这些不同的加热方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热力采油方法,例如热水驱、蒸汽驱、火烧油层等。



蒸汽驱

简言之,就是从地面注汽井向油藏中连续注入蒸汽,利用注入蒸汽携带的大量热量对地层中原油进行加热,使原油黏度降低,容易流动,并且,原油被蒸汽释放热量后凝结的水推动至相邻生产井并持续生产的过程。注入的蒸汽由地面蒸汽发生器产生,如蒸汽锅炉,温度可达300℃左右。这种方式对原油黏度不是太高、埋藏较浅、孔隙度及渗透性好、厚度适中的稠油油层来说,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原油采掘方法。利用这种方式时油层厚度大小是关键,油层太薄,采掘价值不高,顶、底岩层的热损失大;油层过厚也不好,井筒中存在气、液分离及油层中的蒸汽“超覆”会加剧,蒸汽的热利用率会变低。通常,蒸汽驱的油层厚度在 20~45m 之间能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此外,蒸汽驱容易出现“蒸汽比地层原油跑得快”的现象,即“汽窜”现象,一旦发生,后续注入的蒸汽就会沿着之前注入的蒸汽所形成的通道进行流动,无法有效进行驱油,蒸汽的热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

 注入蒸汽采掘原油是有一定局限的。普通稠油和部分特稠油油藏具备蒸汽驱条件。一般来讲,在地层条件下,普通稠油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不需要预先加热地层,可以直接注入蒸汽驱替原油;特稠油流动性很差,一开始就实施注蒸汽驱替原油效果很差,必须先预热地层,才能实施蒸汽驱;超稠油基本不能流动,也必须先加热地层到一定温度,然后注入蒸汽驱动原油才有效果。所谓预热地层,并不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把地层加热,而是指在实施蒸汽驱之前油藏先期已进行过吞吐、注热水等热力方式采油,此时地层还处于“热”状态。

 目前,我国新疆油田注蒸汽驱油取得成功的是储层孔隙、渗透性、连通性等较好的砂岩油藏,例如,新疆油田九区和辽河齐 40 区块。


循环蒸汽吞吐

与蒸汽驱持续不断地注入蒸汽不同,蒸汽吞吐是周期性地或间歇性地向地层中注入蒸汽,以此来加热油藏的一种稠油采掘技术。它的采掘方式是单井作业,即同一口井既是注汽井又是生产井。矿场实施该技术有三个阶段。

(1)注汽阶段。地层“吞”入蒸汽,一般连续注入蒸汽几天或几周。 

(2)关井阶段。“焖”,一般是关井几天。

(3)采油阶段。“吐”出蒸汽,一般是先靠自身能量自喷,地层能量不足以支持自喷后下泵“抽”,当抽油达经济极限后开始下一循环,一般几周或数月。



这个过程是不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抽烟有些类似呢?先是吸一口,把烟吸进体内,然后吸入的烟在体内游荡一会,然后再把吸入体内的烟吐出来,此“吞—焖—吐”虽非彼“吞—焖—吐”,但思路是类似的。

循环蒸汽吞吐技术,与蒸汽驱技术相比有以下类似原理,例如,能有效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原油流动阻力,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流体与岩石的热膨胀,孔隙压缩体积减小等。此外,这种技术还能解除井筒附近钻井液等造成的伤害,疏通井筒附近流动。



它的优点是:注汽之后原油降黏快,井与井之间地层不需要连续,同一口井可进行多个轮次的吞吐等。缺点是:油藏中原油源源不断采掘出地面的同时,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天然能量不断消耗,伴随吞吐轮次的增加,井附近地带“汽”凝结成 的“水”的量增加,含油饱和度降低,显然,“水”多了,注入蒸汽的热效率就低了,原油的产出量必然就下降了,一轮比一轮的生产效果差。此外,因为采掘方式单一,仅仅是“吞—焖—吐”,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的范围不大,所以它只能采掘 出井附近区域的原油,井与井之间会存在大量的死油区域,无法采掘出来。因此,在矿场上实施蒸汽吞吐之后一般转入注蒸汽驱油。

蒸汽驱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蒸汽吞吐采收率一般在 10%~20%,蒸汽驱的最终采收率甚至可达 50%~60%。 

虽然特稠油采用蒸汽吞吐是很成功的,国内已有成功的实例,国外也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蒸汽驱技术难度较大,采收率也较低。


热水驱

热水驱是将注入水在地面加热到一定温度,通过注入井源源不断地注入油层,以此来加热原油,降低原油黏度,改变原油的流动性。

通常,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原油、水及岩石也不例外。随着热水不断注入油层中,地层温度逐渐升高,一方面原油、水及岩石发生体积膨胀,提供驱替能量,另一方面,岩石亲疏发生反转,从亲油转变为亲水,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束缚水饱和度升高,水的流动能力降低,油的流动能力增加,变得容易流动,油、水的流动能力差别减小,因此,可采掘出更多的原油。通常,热水驱对稠油开采的总体效果高于普通冷水驱,但是不如注蒸汽方式显著。因为与蒸汽驱方式相比,热水驱热能降低更快。但是,这种方式在现场操作简单,实施过程与常规水驱基本相同,因此一直在现场应用,只不过规模小些。 

黏度在 150mPa·s 以下的普通稠油可以先实施注水开发,高于 150mPa·s 则适宜于注蒸汽开发,按目前注蒸汽开采的技术水平,这类油藏最为适宜。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也称之为SAGD技术,是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的首字母缩写。该技术是由被誉为“SAGD 之父”的Dr.Bulter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在随后的油田矿场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顾名思义,是利用“蒸汽 + 重力”的双重作用来联合驱油。

该技术用于采掘原油黏度非常高的超稠油或天然沥青,它以蒸汽作为热源,依靠原油本身重力向下流动采掘稠油。

目前,矿场上广泛采用的是双水平井 SAGD 技术,简言之,就是在靠近油藏的底部钻一对上下平行的水平井,上面的水平井是注汽井——注蒸汽,下面水平井是生产井——采油。一般情况下,水平井长度在 500~1000m,生产井距离油层底部在 2.5m 左右,井对距离 5m 左右。很有趣的是,上面的水平井持续注入的蒸汽会形成一个窗口状的“蒸汽腔室”,这个“室”不断扩大,加热原油,与此同时,“蒸汽腔室”的边界处蒸汽发生冷凝成液体( 水),依靠重力作用冷凝的液体与加热的原油向生产井运动并被采掘出来。



目前,SAGD 技术可以采掘出稠油地质储藏量的 60%~ 75%。它更适合于油层厚度大、原油黏度高以及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都难以获得较好开发效果的超稠油油藏或天然沥青。 

现场实践表明,成功开展 SAGD 技术生产的油层厚度一般应大于15m。值得注意的是,SAGD 的生产井要避开边、底水,注采水平井之间的油层要均匀加热并保持连通,否则,可能导致 SAGD 项目不成功或失败。



火烧油层

也称之为火驱,思路很简单, 就是想方设法在地下油层内点火让油层燃烧起来,产生热量来驱油的一种方法。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怎么点火、原油怎么达到燃点呢?目前在现场上,人们是用电、化学等方法使油层的温度达到原油燃点,并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氧气使油层稠油能够持续燃烧,以此有效地降低原油黏度。“火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化学反应, 例如,稠油中的重油会高温裂解产生轻油和焦炭,轻油会燃烧、焦炭会燃烧等,也会在油层中形成不同的区、带,例如加热区、燃烧区、蒸汽区、热水区、油带等,这些区带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程度影响原油的采掘。通常,“火烧”会燃烧掉原油中10%~15%的重质组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气体、水蒸气、气态烃等会形成多种驱油作用。




火烧油层分为干烧和湿烧。“干烧”就是火烧时,只是连续注入空气。“湿烧”是在注空气进入油层的同时,向地层间歇注水或连续注水,它的目的是降低火烧时油藏内部的峰值温度(目前监测火烧油层温度已达700℃左右),扩大高温区能量的波及范围、提高热效率,减少过高温度对地层及井筒的伤害。 

进行火烧时,重要的环节是设法点燃选择的油层。目前,有两种点火方法:自发点火和人工点火。


知识小讲堂



从“脚尖”到“脚跟”的注空气燃烧技术

简称 THAI 技术,是 toe-to-heel air injection 的首字母缩写,也称之为从“脚尖”到“脚跟”的注空气燃烧技术。它是将火驱技术与 SAGD 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这种组合技术可采掘出更多的稠油。它有两种井型组合形式,即直井—水平井组合和水平井—水平井组合,直井—水平井组合是主要方式。该组合中,水平生产井部署在位于油层下部的位置,垂直注气井 ( 或者水平注气井 ) 部署在靠近水平井末端 ( 脚尖 ) 处,从垂直井内注入空气或者氧气。燃烧区带由“脚尖” 沿水平井向“脚跟”处推进,燃烧前缘加热的原油依靠重力作用运动到下面的水平生产井中,然后被采掘出来。



该技术主要用于超稠油的采掘。基本要求:油藏内部没有不渗透的岩层阻隔,顶部有非渗透的岩层遮挡。


电磁加热技术

该技术是在空心抽油杆中穿一根电缆,电缆的一端与空心抽油杆的底端相连,在由电缆、空心抽油杆构成的回路上施加交流电,通过被加热的空心抽油杆对稠油热传导实现加热降黏。 

该技术可以克服注入蒸汽、注入热水驱油过程中,初始注入量少、形成流动通道困难、注入流体难以控制等缺点。电磁热采方法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它比深部地层注蒸汽经济,还可以用于渗透能力差和由于压力限制而不能注入热流体的油层。目前,电磁加热技术主要和注水相结合,对油层进行选择性加热。



注溶剂技术

前面介绍的注蒸汽及火烧采掘稠油的一系列技术,缺点是易发生“汽窜”、热利用率低,不适用于浅层油藏稠油的采掘。同时,采掘出来的水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环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更清洁、效率更高的技术,即用溶剂代替蒸汽注入油藏中, 以此来降低原油黏度,达到推动原油的目的,称之为“注溶剂技术”。 

目前该技术在现场实施时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溶剂萃取技术(VAPEX 技术)。它的思路 与SAGD技术一样,不同的是注入油藏的是溶剂(如丙烷或丁烷),不是蒸汽。在现场具体的操作中,注入的溶剂中混合有非凝结气体,例如天然气、氮气、CO2 或其他气体。这种情形称之为溶剂萃取技术,简称VAPEX,是vapour recovery extraction的字母缩写。注入井在油藏中位于生产井上部的 2~5m处,油藏上下都是不渗透岩层,防止了气相溶剂的窜流,实现了溶剂的有效回收。



与热力采油技术相比,VAPEX 技术有许多优点。一是 VAPEX 技术不需要热采相关设备的建设与废水的处理,资金投入较少。二是 VAPEX 技术不存在热采过程中的热损失,在相同产出量的情况下,VAPEX 所消耗能量仅为 SAGD 的 3%,VAPEX 技术相当经济。三是 VAPEX 技术在减小消耗能量的同时,也削减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 VAPEX 技术环境友好。此外,该技术不存在产生蒸汽问题,便不会造成储层伤害问题。尤其是在高含水、薄油藏、储层岩石具有导热性差且具有底水层的稠油和沥青油藏中,更能体现出 VAPEX 技术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四是 VAPEX 技术的气相溶剂可以循环使用,在开采终止阶段基本全部回收,进一步节省了成本投入。五是 VAPEX 技术的“蒸汽萃取”在稠油沥青的开采过程中产生脱沥青作用,极大地改善了采出油的品质。

 针对深层特稠油藏,VAPEX 有着比 SAGD 技术更明显的优势。

 第二种方案:注溶剂吞吐技术(CSI 技术)。它的思路与注蒸汽吞吐技术相同,不同的是它是循环注入溶剂(例如,丙烷或丁烷)进入油藏,代替了蒸汽,这种技术称之为注溶剂吞吐技术,简称 CSI 技术,是 cyclic solvent injection 的首字母缩写。一般情况下 CSI 包括三个操作阶段:注气阶段、焖井阶段与生产阶段。 

CSI 具备与 VAPEX 相同的优势,比如投入资金少、消耗能量低、改善产出油品质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03



“蚯蚓洞”+“泡沫油”成就疏松稠油油藏的出砂冷采



稠油油藏中的岩石大多数疏松、粘结不紧密,原油采掘时很容易产出砂子,而且量较大,影响原油的采掘。为此,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不让砂子产出来或者少量的产出。有趣的是,这个观点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不是不让砂子出来,而是让砂子尽可能多得出来。思路很简单,不注蒸汽,也不采取任何防砂的措施,像抽水泵一样,利用“泵”(例如,螺杆泵)将原油和砂一起采掘到地面,采掘出来的原油量明显高于预期值,因为不需要注入热量,还要出砂,因此就诞生了“出砂冷采”技术。

大家可能会疑问,稠油原油黏度那么高,没有外来热量是很难流动的,那么,“冷采”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理呢?这种技术的确很特别,与热力采油技术相比,反其道而行之,油井不仅不需要防砂,还激励出砂,人们无须担心砂对生产的危害。很神奇的是“冷采技术”有时会在地层中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油包气”油流 ——泡沫油。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阻止地层中形成连续相,减缓原油早期脱气造成的压力降低;二是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可以这么说,冷采不一定产生泡沫油,但出现泡沫油一定是冷采。

 

加拿大和委内瑞拉有几个稠油油藏,采掘过程中形成的“泡沫油”,有效降低了稠油的黏度,改善了流动性,单井显示出了异常高的原油采掘量。实际的采掘量比理论预期高10~30倍,有的甚至高达100倍。如果根据常规理论预测其产量不会超过0.5m3/d,但实际单井平均产量达到15m3/d。该技术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应用较广,目前在我国尚无成功应用的实例。

在稠油“出砂冷采”中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是,采掘过程中会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原油流动“网络”,好似土壤中蚯蚓形成的洞,故称之为“蚯蚓洞”(wormhole)。蚯蚓洞的形成,使油层的孔隙和渗透能力大幅度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渗流通道及流动能力。

该技术对大多数稠油油藏都适用。只要油层的砂子粘结弱、粘结差、疏松(即渗透率高),地层原油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气量,原油不加热也能流动,具有较强的携砂能力,便可以采用该技术采掘原油。它对油层厚度、原油黏度、地层压力均没有严格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它是一种较普遍的稠油采掘方式,而且矿场实施成本低、产量高、风险小,但是,它也有缺点,原油采掘量一般为总的地质储量的15%左右,偏低,并且产出的油砂的处理费用较高。 

这里介绍的每一种稠油采掘方法,在现场具体实施时,每一种方式都要满足适当的油藏条件,例如孔隙度、渗透率、油层厚度、原油黏度、含油饱和度、油层压力、地层温度、边底水、地层连通性等因素。

目前为止,前面我们谈到的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或者更具体一点,水驱、 混相驱、化学驱、稠油热力采油,例如热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溶剂辅助重力泄油、THAT、火烧油层等,这些技术主要是针对油藏的,怎么把油从油藏中采掘出来,而对于气藏,由于气体性质的特殊性,把气从气藏中采掘出来的技术、方式上是不同的。


知识小讲堂



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精彩
我与TA的故事,发生在醉人的四月天今天,让我们祭拜英雄,洒一行青春泪

传统节日 | 清明知多少







 

图文来源 | 《油气简史》


绘图 | 侯雪梅编辑 | 张奉圩

责编 | 王雨婷

审核 | 刘仲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