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中建榜样网络报告会|科技争先·张琨

中建三局 2022-06-15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建证70年·迈向世界一流”

主题宣讲宣传11月与你相约,

奋斗成就世界一流——

中建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建榜样网络报告会

带你走近10个中建人物,

为你讲述10个走心故事。



今天

和蓝宝一起走近——


匠心代言中国建造

科技争先 张琨


完成央视新址大楼“云端之吻”,

破解“建筑界哥德巴赫猜想”,

研发四代“空中造楼机”,

他和团队的创新之举令世界震惊。



奋战科技战线37载,

从打造世界级地标到刷新城市天际线,

从房建领域到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

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

他以匠心致初心,勇担使命,

打造“中国建造”的闪亮名片!




张琨,中建三局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北京中国尊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设,在超高层建筑、复杂钢结构施工领域独创多项核心技术,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大家好,我是中国建筑张琨。


2005年4月28日,央视新址大楼正式开工。从此时开始,国内外建筑领域的同行、关注建筑行业的民众有了一个新话题:这个造型奇异的建筑该如何建造呢?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担忧,建造单位能否顺利完成这个前所未有、挑战常理的施工任务呢?



人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造型如此奇特的建筑。


它的两栋塔楼双向倾斜6度,顶部L形双向悬挑,最大悬挑距离76米,悬挑部位钢结构有14层,重量1.4万吨,相当于在160米高度凌空再建一座大楼,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但那时的我和项目技术团队同事却已是成竹在胸。因为此前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团队已经精心制定出一个独特的施工方案,概括起来就是“精确预调、悬臂安装、高空合拢”,要采用大胆巧妙的方法,破解这个难题。



施工的成败,在于大量精确的计算,和每一个加工、安装步骤的准确控制。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演算,数千名建设者的拼搏奋战,2007年12月26日,两侧大楼的巨型悬臂按照我们预定的方案准确合拢!



从这一刻起,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个世界级的标志性工程在我们手中诞生了!


中建人,就是要挑战不可能。



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发展的伴生物,技术要求复杂,高空施工安全风险大。如何能在数百米的高空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


这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攻克的核心技术。



十多年来,我和我们技术团队不断攻关,研发出四代产品。最新一代“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可以承载2000多吨荷载,抵抗14级大风,所有设备集成于平台上,工人操作安全高效。



2018年入选了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被誉为“空中造楼机”。


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中国建筑承建了全国9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先后亮相外交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成为“中国建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我带领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在千米级跨江大桥、地下深层污水传输隧道、轨道交通、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等工程中不断创新,新领域的科技研发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批忘我奉献、刻苦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中建集团日益重视科技的氛围中,在各级领导的精心呵护下,我也着力技术团队打造和青年技术人员的培养。



如今,年轻一代优秀的技术团队已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翘楚、活跃在“一带一路”工程建设领域的骨干力量。


从进入中建的那天起,37年来,我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和同事们一道,洒下了一路汗水,分享着成功的快乐!



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崛起,感到很充实、很自豪。


我相信,传承创新创造的精神本色,中国建筑必将在新时代实现“世界一流”!






坚守初心担使命,

干事创业敢担当,

为民服务解难题,

清正廉洁作表率,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他们是中建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

激励我们朝着

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目标

不懈奋斗!




中国建造!大国重器!

为中建榜样点赞!


精彩回顾:

【点赞】请为“央企楷模”候选人——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琨点赞!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三局




中建三局

敢为天下先  永远争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