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故事,带您走近中建三局最美“白衣逆行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医护人员
肩负疫情防控重责
义无反顾冲锋在前、逆向而行
演绎着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战“疫”故事
为百姓健康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用实际行动展现“白衣战士”的风采
今天我们选取3个故事
带您走近“白衣战士”的抗疫日常
杨文忠:才下火神又战方舱
49岁的杨文忠是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作为第一批医疗人员加入火神山防疫工作团队,做好现场防护,为意外受伤的工友处理好伤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才下火神山,又转战方舱。
接到洪山区防控指挥部任务,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迅速行动,他被任命为首批方舱医疗队队长。妻子得知消息后,默默为他准备了换洗衣物,虽有担心但知道他肩负着责任,出门还不忘叮嘱“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杨文忠和队员们来到方舱医院,现场改建自学校,他们一边按计划紧锣密鼓开展工作,一边在实战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现场工作程序,全力保障医院的高效运转。
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防护服,虽有不适应,但杨文忠动作规范,做事一丝不苟。巡查病房、发放药品、沟通疏导,连续工作数小时,汗水早已浸湿他的衣服,口罩和护目镜在他的脸上留下明显的勒痕,对他来说照顾病人病人必须分秒必争。
▲工作中的杨文忠与同事
查房时,杨文忠发现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情绪低落,不肯吃东西。“吃好才能有抵抗力,才能战胜病毒!“他跟同事一起耐心劝说,患者终于开始吃饭。“患者需要更多关心和疏导”,杨文忠说道。
“昨天在医院里,听见有个小姑娘喊‘爸爸’的声音,我当时就鼻子一酸。都是为人父母,感觉自己特别心疼。”杨文忠的眼角泛起泪光,想起了自己的孩子,但他明白,现在抗疫一线更需要他,转身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叶汝萍:“一定会胜利归来!”
“姐,元宵快乐!过年都没回来,我们好想你!爹爹让我在饭桌上给你留个位置,摆了副碗筷,家人都等你回来吃团圆饭。”读完弟弟发来的微信,叶汝萍眼角瞬间湿润了,在赶往方舱医院交接班的路上匆匆回复了信息:“放心吧!相信你老姐一定会胜利归来滴!”叶汝萍是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的一名内科护士,接到援建方舱医院的动员令,她主动请缨加入到了首批战斗队伍中。
前期准备时间短、技能培训任务重,穿脱防护服都有极其严格的标准,叶如萍担心自己不熟练耽误时间,反复练习,直到每一个操作精准熟练。2月8日是叶汝萍值的第一个夜班,她负责巡查的病区病人普遍年纪偏大,病情较重,思想包袱比较重,“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你们的家人”叶汝萍说。
▲叶汝萍为患者送上卡片为他们加油
一位老人精神紧张,叶汝萍耐心地陪着老人聊天,送上自己与同事写的“武汉,加油”的卡片,缓解老人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老人红着眼眶,反复感谢,还不忘叮嘱:“小姑娘离我远一点,一定要好好的不能被传染了,全靠你们了。”“您放宽心,我们都会好好的,我们陪着您一起渡过难关,战胜这个病!”叶汝萍温柔地说。
朱静娟:“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医生,您快帮我看看,眼睛太难受了睁不开,要耽误活儿了。”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的内科医生朱静娟小心地翻开雷神山工友的眼睑,用棉签沾了无菌盐水,轻柔沾走了类似小飞虫的异物,工友眨了眨眼睛,激动地说“没事了,多亏了您,谢谢!”
刚从雷神山倒班休息,又接到援建方舱医院的任务,朱静娟和同事一起赶赴现场。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和操作考核,大家穿上防护服,进入到方舱医院内部工作。“虽然做足了准备工作,第一次进舱还是有些许紧张,等看到病人反而立刻放松了下来”,朱静娟说。
每人4个小时的轮班,实际从穿衣进舱到脱衣出舱至少需要6个小时。除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发展,发放口服治疗药物外,病人的精神状态也被朱静娟时刻牵挂在心。
▲工作中的朱静娟
“有的病人不能接受得了这个病,有的充满了担忧疑虑,心理上抗拒待在这里。”面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她一遍遍地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安抚情绪。患者也渐渐充满信心,积极配合了起来。“有一次听见患者聊天,说这里的医生们是拿生命为他们看病,我一下子就泪目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朱静娟坚定地说。疫情肆虐,病魔无情,但朱静娟充满了信心,期盼胜利后回家团聚。劳碌了一天后,她与家人视频,“妈妈,您要注意身体,我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儿子乖巧地说,“儿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叮嘱我要保护好自己”她笑着说。
每当生命遭遇严冬
“白衣战士”就是春风的化身
抗疫路上
一行行逆行的脚步就是一次次冲锋
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愿所有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
精彩回顾:
素材:房地产公司
作者:霍素莉 翁荣江 钟 炯 管伊园
编辑:曾 成
审核:叶 青
中建三局
敢为天下先 永远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