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资委科改示范标杆!中建三局子企业高分上榜
近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发布《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所属
“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
2022年度专项考核结果的通知》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在274户“科改示范企业”中
以评分排名第二的考核成绩
荣获2022年度“科改示范企业”标杆
中建三局
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致力成为科技创新的行业典范
旗下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自2022年入选
国务院第二批“科改示范企业”以来
将推进“科改示范行动”
与落实工程局改革兴业工程
同步谋划、同步实施
在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科技创新
等方面推行“三深化、三创新”
改革重点任务实现破局闯关
重点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三 深 化
深化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召开外部董事见面会,就贯彻落实“科改示范企业”创建要求,加强公司董事会建设进行动员部署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发布“四规则、五清单”(“三重一大”决策规则、党委会工作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办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事项清单、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董事会决策议事清单、总办会决策议事清单),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基础上,探索推行专职外部董事,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组建了战略投资与科技创新等四大专门委员会,支撑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建立总经理工作报告制度,加大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促使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打破职级“隐形台阶”,建立起市场化的人才选用体系
组织两级经理层“摘标上岗”,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100%覆盖。搭建聘任制、任期制、岗薪制、末位淘汰制中层“四制”管理模式。破除论资排辈,对总部部门负责人实行“全体起立”,职务职级清零重置,在全司范围内开展公开竞聘。常态化开展关键岗位竞聘,干部队伍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发布《公司人才引进实施细则》,建立与涉水业务更适配的人才引进积分标准,同步搭建人才沉淀池管理机制,严把人才进出关,人才队伍活力有效激发。
深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薪酬与业绩直接挂钩,构建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体系
优化工资总额管理,建立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薪酬决定机制,实施奖金包管理机制,有效实现收入与效益同向增减。对特殊事项、特殊人员、特殊业务工资总额实行单列管理,助力引进、激励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丰富中长期激励手段,在企业层面探索实行超额利润分享,自主研发的清淤机器人试点推广应用为虚拟跟投,根据贡献度对技术及管理核心岗位人员进行激励,有效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激情。
三 创 新
创新科研资源集聚生态,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生态圈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2项,科技成果质量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研课题成功入选中国建筑2022年度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和湖北省2022年度“揭榜挂帅”项目,“建筑智能建造”课题获批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三十余所高校院所,推进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共建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全面构建科技资源网络,打造高端、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生态圈。
创新科研人才培养生态,前瞻选育学科带头人,集聚一流科技创新队伍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建立王超院士工作站,聘请王浩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与夏军院士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聘任任南琪院士为首席专家,引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大力培养内部青年科技人才,返聘引进行业专家,接续创造价值。加大对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激励力度,2022年科技专项奖励金额同比增长超200%。建立起“院士专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的多层次、立体化科研团队,打造一流科技创新队伍。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建立产学研用纵深体系
△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实施专利400余项,20余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
拓展自行实施、成果许可及成果转让等多种转化方式,开创性实施水下机器人技术专利许可和转让。开发的核心装备、成套工艺技术及智慧平台,陆续成功应用于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治理等多个行业示范性项目,全面改善水环境问题,节约项目投资。通过攻坚行业“卡脖子”难题,多项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造高质量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主创丨局创新业务管理部、绿投公司、科创公司
编辑丨童 威 陈卢笛
审核丨叶 青
【相关推荐】
【近期热点】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