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官札记】若干年后,法庭将无我,但我来过

浙江天平 2022-09-13

春去秋来,人生几度春秋。在岁月的长河中,许多往事,总是不能忘怀,但新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忙碌的身影,嘈杂的喧嚣,无言的回应,无悔的选择,有时候会觉得恍惚,也许这就是法庭人的生活吧!


文 | 嵊州市人民法院甘霖法庭庭长 应晓东


记得刚进法院时,自己一个人背着行囊,来到一个陌生的小镇,穿过一条窄窄的小巷,一幢二层楼房呈现在眼前,门前挂着一块牌匾“长乐人民法庭”。那是1994年的一个夏日,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一晃28年过去了,期间换过部门,除了在执行局工作6年,其余时间一直在几个法庭间度过。时光流逝,物转星移,许多事情从未停止变化。但多岗位的历练,也有许多事情不曾改变——作为法官的坚守、热爱与不懈追求。

01

青春,唯热爱才美丽


  

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驻扎在乡镇,每天面对广袤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


1994年,刚参加工作的我被派往偏远的长乐人民法庭。它在一条巷子的尽头,走进一扇铁门,挂着一块白底黑字褪色的木质牌匾,中间是三间办公房,边上一间平房就是审判庭,中间摆着三张木质的审判桌,两边顺着墙摆着两张长木条椅,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原告”和“被告”的三角牌。在角落里有一个男女共用的厕所。


当时法庭只有一部电话机,放置在庭长室与审判员室中间的墙洞里(墙上挖了一个方形的洞)。院子很小,种了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无花果树。


△上世纪90年代城关法庭庭审现场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与好奇,懵懂二字大大地写在我的脸上。象牙塔里所学的那点知识,在现实面前,怎么也捡拾不到一处。


没有挣扎,我每天像一个小尾巴一样,跟在老同志的身后,他们工作的时候,我在一边静静地观察着,默默地记在心里。看他们如何说、如何做,面对不同的案件,又是如何去化解。


我每天踏着他们前行的影子,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心中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明亮的,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法庭干警为当事人处理纠纷


不久,我也开始办案了,老庭长先分给我几个简单的案件,借款、买卖类的,当然少不了离婚案件。


虽然当时我还没有结婚,对婚姻并不太懂,但也随着老同志的思路学着去处理人家的婚姻问题。这些案件虽然看着简单,但要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境界也着实不易,在基层调处纠纷,总有那么一种说不上来,好像游离于法律之外的东西在左右案件的走势,我只有摸索前行。


渐渐地,我从书记员做到助理审判员,最后做到审判员。庭长换了两任,自己也从雏鸟变成庭里的办案骨干。

02

年华,唯追求才闪光



2003年,我调回法院机关工作,担任执行庭副庭长直到2009年。那年5月,我再次被安排到法庭工作,担任黄泽人民法庭庭长。


黄泽人民法庭坐落在嵊张公路边,交通便捷。办公用房建造于2003年,是一幢三层楼房,相对较新。而且里面立案室、调解室、审判法庭一应俱全。庭院内绿化面积也挺大,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在办公楼后边还有一块种菜的菜地。


△2003年新建时的黄泽法庭


随着角色的转换,自己身上的担子自然就变得重了。


虽然那时人员不多,三个审判员加一个书记员,但作为庭长,要解决全庭人的吃、住、行、水、电等诸多问题。而且,那时属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法庭的案件逐年上升。同时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宣传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法律意识日益提高,大量涉农村纠纷进入法庭,这中间有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对法律的信仰,但很大一部分是带着一种工具性需求走进法庭的。


因此,当时自己整日埋首案牍。既来之,则安之,又开始我的法庭生涯。



当时的法官服已由初次参加工作时的制式服装改变为西装常服,开庭时要求着法袍,使用法槌。审判工作也要求讲究效率,“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成为当时工作总基调。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民间借贷案件直线上升,不少“企业家”纷纷跑路。因此,送达问题是当时横亘在办案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斗智斗勇”,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送达路上。


这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职业放贷人。有那么一群人,整天背着一个包,对那些有资金需求的人干着雪上加霜的事,要不回来了就向法院起诉。这群人不但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法律人的负担,还使法律的权威蒙尘。


著名学者朱苏力说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法治进程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们基层法庭所面临的环境正是这个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工作,什么人、什么事都有可能遇到,但作为庭长,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必须负重前行,绝不轻言放弃。

03

梦想,唯坚守才成就



随着时光流逝,现在的我已渐渐褪去了青年时代的青涩,也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五十多岁两鬓斑白的中年大叔。


虽然年龄变了,容貌变了,但我的法庭生涯没变,法律人的初衷没变。


2018年初,我从黄泽人民法庭调到甘霖人民法庭工作,还是担任庭长职务。甘霖人民法庭坐落在嵊义线边,交通更加便捷,而且离城中心更近了。


新办公大楼是2017年底投入使用,三层大楼,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室、数字法庭、电子显示屏一应俱全,而且与办公区域隔离,配备智能化门禁系统。


法庭建设已不仅仅停留在办公设施上,已建成了智慧化法庭,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全面升级,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全程办理诉讼事项。


△现代化互联网法庭庭审现场


随着201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扫黑除恶”工作,那些整天背着包向法庭跑的特殊职业人隐身了,法庭的民间借贷案件也随之下降了。法官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真正意义上的矛盾纠纷。


2019年,诉源治理工作开始在全省推开,“党政领导、政法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诉源治理格局逐渐形成。省高院要求我们发挥法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在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人民法庭的工作从法庭内慢慢向法庭外延伸,除了执法办案,法庭法官的精力要更多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去。


2020年以来,省高院在全省推开无纸化办案,随后,又开始建设全域数字法院,对审判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人民群众参与诉讼事务更加便捷了。


回首人民法庭的历史变迁,既让我感触颇多,又让我倍感欣慰。


人民法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高科技越来越多地改变着我们对人民法庭的认知。法庭的改变不只是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先进的办案办公设施,更多地反映着法治建设和司法制度的进步。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庭永恒的主题。作为法庭人,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常常。在潮流与风光中,没有我们的身影;鲜花舞台,聚光灯下,难觅我们的踪迹;但在田间地头,山路溪边,总有我们长长的身影,将公平正义润物无声地送进每一个人民群众心间。作为人民法庭成长变迁的亲历者,我为这段峥嵘、光辉、难忘的岁月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若干年后,法庭将无我,但我来过。



来源:嵊州市人民法院


👉  注意,这样借钱给别人,就算有合同都无效!👉  81岁创业还清2077万,“诚信奶奶”激励被执行人守信重诺👉  追小偷意外致其撞伤,要担责吗?法院判了:正当防卫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