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虹:从全民战疫看“双报到”
从全民战疫看“双报到”
中共襄城区委书记吉虹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襄城区委响应中央、省市委号召,依托“双报到”,广泛动员党员,下沉一线,主动担当,充实社区防控力量,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期间,襄城区成立临时党组织71个,报到党员13880余名,协助社区开展卡点值守、体温测量、物资配送、困难帮扶等工作,实现关键领域有党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关键岗位有党徽亮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
疫情大考中,“双报到”党员向党和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双报到”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今后基层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提供了有益借鉴。
“双报到”工作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社会安定有序同时又充满活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诉求。而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疫情防控中,“双报到”党员下沉到小区、到楼栋,极大夯实了社区防控力量,推动防控措施的高效落实,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迅速筑起严防严控的第一道防线,守护了城市、守护了人民。
“双报到”是构筑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大胆探索。“区域统筹、条块协同”是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疫情防控中,“双报到”有机地在社区与“双报到”单位、“双报到”党员之间建起桥梁纽带,彻底打破行业壁垒、区域壁垒,实现社区有所呼,党员有所应,真正实现“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在社区的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开放融合中,推动齐抓共管、共驻共建共享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构建。
“双报到”工作是厚植社会治理深度的有力创新。“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是社会治理的应有之意。疫情防控中,“双报到”党员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自觉承担疫情防控重任,勇于完成最艰难的工作,充分彰显党员干部过硬作风,同时感召、带领群众主动融入小区防控,推动形成群防群治,自管自治,逐步形成“一核为主,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新局面,凝聚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随着疫情逐步消退,如何巩固“双报到”工作成果,推进“双报到”工作常态长效,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问题。
首先,要破解“融进来”的问题。疫情期间,“双报到”党员参加防控工作,是死命令、硬任务,但疫情过后,如何让“双报到”党员更为主动自觉参与社区管理、带头参与小区治理,这就需要在“融”字上下功夫,从制度层面找着力点,让“双报到”党员这支有力的队伍永久固化下来,让“双报到”党员树立“主人翁”意识,融进社区、融进小区、融入群众。
其次,要破解“联起来”的问题。疫情期间,社区与社区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存在报到党员力量分布不均衡,“双报到”党员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这需要在“联”字上做文章,从统筹安排,均衡摆布上找切入点,让“双报到”党员联成“一张网”,实现在资源、信息、人员等方面共享,推动下沉全覆盖,作用发挥全覆盖。
最后,要破解“干起来”的问题。疫情消退,“双报到”党员任务重心将从防控管控转移到为民服务,如何让“双报到”党员热情不退,激情不减,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需要在“干”字上求突破,从完善运作机制上找落脚点,让服务工作有吸引力,让党员干事有成就感,让基层治理真正“活”起来。
为了推动“双报到”工作常态化,襄城区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1+6+3”思路,着力打造“一个永不退却的战斗堡垒和一支永不撤退的党员队伍”,实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以“双报到”工作提升基层治理,促进社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健全一个组织体系,推动“双报到”工作从战时向常态转变。
区委按照“街道统筹、隶属社区、自治自管”原则,以小区为单位,依托疫情期间成立的临时党组织,通过就地转化、新建、联建等方式,健全建立“双报到”党组织。
在组建中,探索出“三大模式”,在商业小区,采取“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模式,让“双报到”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到楼栋、到党员;在“三无小区”,采取“‘双报到’党支部包小区”模式,均衡摆布党员力量,让“双报到”党组织服务全覆盖;在单位家属院,采取“党组织功能定位”模式,发挥党员特长、优势,让“双报到”党组织服务最优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已成立“双报到”党委2个,“双报到”党总支1个,“双报到”党支部74个。
完善六大机制,推动“双报到”党组织职能发挥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事务共商机制,用好用活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机制,将“双报到”党支部纳入联席会成员单位,共商共议,常态化推动社区和“双报到”党组织双向联动。
——清单管理机制,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清单”;“双报到”党组织以党员职能特长,建立“资源清单”,双方精准对接,建立“项目清单”,确保“双报到”党组织活动开展有方向、有目标。
——常态活动机制,鼓励“双报到”党组织自管自治,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党员群众的参与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党员自评、‘双报到’党组织评价、社区党组织鉴定”的三级考核体系,考核结果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年度综合考评、激励表扬等重要依据,在干部提升、压实“双报到”工作责任中激发报到党员干劲。
——上下联动机制,加强纵向联动,打通社区与报到党员单位、驻区单位的联动,定期向报到党员所在单位反馈现实表现情况,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反馈给组织部门、机关工委等,及时推优。
——培养管理机制,发挥“双报到”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吸纳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把优秀志愿者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为社区“两委”干部,打造社区工作者后备人才库。
强化三大保障,推动“双报到”党组织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组织保障,区、街道、社区三级统筹谋划,合理部署,尤其是街道“一盘棋”谋划,强化力量摆布;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助推“双报到”党组织更快落地生根。
——阵地保障,在有条件的小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利用物业活动阵地,打造“双报到”党组织活动室;条件不具备的小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双报到”党组织工作室,阵地共享,确保“双报到”党组织有地方干事。
——经费保障,每年从区管党费中,按照每个“双报到”党支部不少于1000元标准向社区划拨工作经费,再由社区统筹支配,确保“双报到”党组织有钱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