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强“农业芯片”!襄城走出良种培育新路子

襄城新闻 2023-09-1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从培育好种子做起。
近年来,襄城区始终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良种技术攻关,
做强农业“芯片”!
将科技工作传导到基层,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力量。


科技助农

筑牢粮食丰收之基



时下正值早稻育秧时节,襄城区鼓励农户采购现代化育秧设备,利用全自动化育苗新模式进行集约化育秧,有效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和效率,让科技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在襄城区强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条水稻育秧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将基质土和药剂浸泡后的稻种加入育秧机中,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一个个成品秧盘被快速完成,再叠放起来,等待新苗破土而出。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每个成品秧盘中含有75克荃优822种子。大约1350克稻种,掺入1斤水稻苗床调理剂,可提供677平方米的秧苗。这种秧苗三天至四天开始‘破肚肉白’,10天即可长成一叶一心状态。

襄城区强英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尤红英表示:


“这台新型育秧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500至800盘秧苗。前期种子经过了药剂浸润,这样培育出来的秧苗能够有效预防虫害,具有抗性好、产量稳等优势。”

襄城区宏泰家庭农场刘大有表示:


“我于2014年开始承包土地,8年了,目前在付岗村承包了800多亩土地。每亩地需采购18盘左右的秧苗,每年这个时候采购水稻秧苗达1万多盘,亩产能达到1300斤左右。”



     目前,襄城区粮食种植面积38.0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6.08万亩,计划机插秧面积2万多亩。集中机械化育秧解决了传统早稻浸种催芽出苗时间长、出苗不整齐、秧苗质量不佳等问题,提高了机插秧比例,可大量节省劳动用工,有利于提高产量。



人才支农

争创国家级制种基地


近年来,襄城区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上台阶、增效益。截至目前,襄城区每年对农机购置给予补贴500万左右。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2021年襄城区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3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123万元。



为持续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培养支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农民队伍。



近日,襄城区2021年高素质农民油菜制种班培训在卧龙镇洪庙村委会集中授课。一期课程从3月28日至4月3日,为期七天,共有60名洪庙村油菜种植大户参加。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的高级农艺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员们呈现了一期理论生动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病虫防控技术等专业能力课和参观实训等能力拓展课。在课程中,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例子将油菜制种相关技术讲实讲透,学员们认真听、仔细记,并不时与老师有问答互动,讲到关键时刻,纷纷举起手机拍下PPT上的重点内容。

襄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介绍


下一期培训将于4月下旬在欧庙镇赵山村进行,全年预计将举办10期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


襄城区油菜制种基地涵盖梁家村、横岭村、莲花村、洪庙村、徐台村和垱华村在内的多个村。整个制种基地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产值超过5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油菜制种基地,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金黄”致富路。


来源丨襄城融媒
记者丨齐然然、欧阳纯朴、实习生王晓莉
实习编辑丨张俊
审核丨曾忠保、唐姗姗 
襄城融媒原创发布,转载请标注来源“襄城融媒”
25万人次,有序、有爱、有速度!直击襄城区全面开展扩面核酸筛查现场!正在公示!襄城这些人和集体上榜权威答复!事关襄阳城区扩面核酸检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