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分享 | 葛珊:《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做到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无缝衔接。如果刻意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生硬地把专业课上成了思政课,学生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反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门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通选课,主要讲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理念,培养跨文化交际传播意识。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学生大量的翻译实践,翻译素材的选择便成为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 2017 最新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鉴于此,本课程的翻译选材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价值观(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等),素材主要来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版)、媒体热点问题报道及涉及文化道德传承的文章。通过筛选翻译材料,教师能够自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翻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润物无声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滑动查看更多
学生表达对原文的理解和产生的共鸣: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兴起,让我们逐渐与落后、封建的社会相脱离。但同时也丢失了传统的礼节、习俗和信仰。在学校,学生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早已烟消云散,对师长的敬重愈来愈淡。这些现象的发生,显示了部分新一代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严重存在偏差,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脱离。在现实中,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突出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在虚拟网络中寻求自我,或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或是发布危险视频,来博取大众眼光找寻存在感。懒惰、自负、虚荣、嫉妒无不侵害我们的精神健康。人的身体容易缺钙,但精神上的“钙”,永远不能缺。我们应及时获取精神食粮,遇到问题,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奋斗,坚守精神文明,绝不能让公共理智丧失。
——计182陈鑫
通过阅读原文,我感受到了文明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性。人类文化不断积累从而形成了文明,文明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浓缩,代表着这个时代人类文化的传承。通过一代代人的传递,形成了如今人类社会生活的文明习惯。正是有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不间断的传递,才有了现在的文化文明。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被称为上下五千年,正是因为有着前人所留下的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的传承源远流长,也因此形成了特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留下许多经典著作。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了许多著名著作如四书五经等。《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必将为世界大同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应有的价值!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曾说过: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名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我们中国人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机G181伊飞洋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翻译专业知识,还在潜隐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渗透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达到了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学生反馈良好。
建议:英语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较难的学科,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对他们来说则更难。课程结束后,学生对翻译材料难度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针对思政内容的调查,学生反馈如下:
因此,在将来的翻译教学中,在选材上可以增加与时事热点和专业内容联系更紧密的材料,形式上要探索更多样化的方式,难度上要适当降低中译英作业难度,保护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于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
内容来自:教务处
作者:外语系 葛珊
责任编辑:张帆 审核:李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