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生回乡手记 | 西塘的“年”,依旧是“老底子”味


编者按:


年味儿,夹杂在爆竹声里,潜藏在年夜饭中,洋溢在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里,成为我们情感记忆里最温暖的一环。来自天南海北的万里学子们用不同方式记录着自己家乡的“特色”年味儿,让我们一起跟着万里学子的脚步,走进不同地域,去寻找那些年味里的“同”与“不同”。


如果说嘉兴是繁华的江南小城,那么西塘古镇就是充满烟火气的水乡小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今年的幸运,是一家人边游家乡的千年古镇,边探寻市区找不到的传统“年味”。很惊喜,还是儿时的味道!


△水上汉服秀


沿着青石板路行走,只见廊檐下、弄堂里、作坊外都高高挂起了红灯笼。红灯笼与古镇街景相互辉映,古朴中带着喜庆,呈现出一派欢喜祥和的过年景象。沿街悬挂的传统年画和春联,总有小朋友“出没”的捏泥人、糖画小摊,还有随处可见的兔子灯、兔子帽。此番布置既保留了老西塘“吃年味,看画张”之俗,又营造了满满的兔年新春氛围感。


△汉服礼仪表演


未进店铺,先闻见年货的香味了。走油肉、酱鸭、酱肘子……摆得满满当当、整整齐齐,光是看着就超满足。各家的糕点小吃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馋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买上几个。热气腾腾的肉烧麦、脆酥的萝卜饼、豆沙馅的糖糕、肥而不腻的粉蒸肉,再来一碗现包现煮的馄饨,包你还没走完一条长廊,肚子就饱了。


△新鲜出炉的萝卜丝饼


最有小镇特色的,也是我最爱吃的,当属“蝉衣包圆”。蝉衣包圆,也叫荠菜包圆,是西塘农家在开春时节尝鲜的必做菜。此菜虽食材简单,但清香四溢,且大有来头。


△用模型压制绿豆糕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地方官员为他的膳食绞尽脑汁,最后找到西塘老品芳的厨子做了一道如意卷,乾隆吃了这道如意卷后龙心大悦,说这腐皮透明、薄如蝉衣,特赐名“蝉衣包圆”。


△做小馄饨准备的食材


如今,这道菜已从御用菜衍变成老百姓饭桌上的农家菜。豆腐的滑腻配上荠菜的清鲜,一口下去,齿颊留香,家人还会蘸着当地的米醋吃,口味更有层次感。  


△过年必备的粉蒸肉


当然,在这特殊的日子,古镇的街坊小弄也是一番热闹景象。开年迎福仪式融合了传统礼仪与古镇文化,鸣鼓排班、汉服婚礼、“福”字拓印、花灯制作……大家不仅可以感受地道的风物民俗,还可以与非遗近距离接触。此外,大年初四的“迎灶神”,为新的一年祈福避祸;大年初五的财神“巡视组”早早就位,打鼓鸣号,走街串巷。


△迎财神仪式


夜晚时分,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闪烁着光晕,家家户户点起了彩灯,还是我记忆里的那个“年”。白墙黛瓦间,小桥流水处,还是藏不住人间烟火气。埋藏在古镇深处的“底子”,也是从未变过。


△在墙上留下新年心愿牌


西塘的“年”,依旧是“老底子”味!


往期精彩回顾


祝贺!万里学院获“浙江省节水标杆校园”


视觉万里|走廊


大学生回乡手记丨灯火万家一岁除,年味正浓


大学生回乡手记丨有一种年味,叫“在重庆”





- 浙江万里学院 -

万里今朝


文字 | 程王依

图片 | 程王依提供

排版 | 陈楷锴

一审 | 陈星谕

二审 | 高瑞刚

三审 | 向娴华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