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
“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就在哪里。” 从5月17日到今天,由我校承办的“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被中国教育报、国家治理网、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潮新闻、浙江卫视、宁波电视台、现代金报、鄞响等十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报
国家治理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中国青年报
学习强国
潮新闻
浙江卫视
潮新闻
宁波电视台
现代金报
鄞响
现将5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09版)《成人于无形之中,立德于生活沃土》、5月23日国家治理网《“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综述》、5月22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3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宁波 共商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5月19日《现代金报》(A13版)《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让思政课“生活”起来》全文分享如下:
2023年5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09版)
“生活思政”瞄准“人人育人、事事育人、
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成人于无形之中,立德于生活沃土
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舞台就在哪里。5月17日至18日,来自全国12个省市党政机关、高校、研究会的350余位嘉宾齐聚浙江宁波,围绕“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话题展开研讨,交流碰撞。
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于2018年正式提出“生活思政”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万里教育集团及其所属的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倡导并实施生活思政。
“生活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更是弥补了长期以来高校行政教辅人员,尤其是后勤员工思政作用发挥不足,以及校园生活场域思政功能凸显不够等缺陷。”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应雄认为,生活思政能真正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从理念到实践
生活思政全面推进
何为生活思政?应雄介绍,生活思政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思政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挖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常理、生活伦理和生活哲理等思政元素,通过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环境观感,在校园内所有“教育场”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生活思政是对我们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补充、延伸、拓展。”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会长、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认为,“生活思政的提出,是要把学校每一位后勤服务人员、行政工作者的思政教育作用纳入‘大思政’的框架,使他们的教育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
在生活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推进创新实践,聘任生活思政导师、开设生活思政示范岗、启用“生活思政驿站”。裘益君、包建霞、王和平等一批先进人物在这里涌现。
“回想刚来学校时,我仅有初中学历,是这里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影响了我。”裘益君是浙江万里学院的一名宿管阿姨,2020年10月,她因为“陪考”一次性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故事登上了热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学霸阿姨”。
为了让励志之风在校园内盛行,浙江万里学院在林岚楼、水意楼两个公寓楼连廊打造“裘阿姨自习室”,供学生备考、学习使用,实现了学生们“足不出户、学习不误”的愿望。
在浙江万里学院怡心公寓楼,有一个由宿管阿姨左小兰牵头组建的“爱心妈妈工作室”。“因为公寓管理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学习并考取了营养师资格证书和药店从业人员上岗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工作中。”左小兰说。对此,学生赵超越深有感触:“‘爱心妈妈工作室’的宿管阿姨们经常会和我们分享各种健康知识,让我们在校园里也能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
当前,浙江万里学院已聘任两批生活思政导师,包括裘益君在内的宿管阿姨、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
从线下到线上
生活思政全域覆盖
“‘以生为本’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更是学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落脚点。”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介绍,学校从2001年开始探索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区,推出了建立学生社区党工委、设立“阳光大厅”、开展师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等创新举措。
2003年9月,浙江万里学院率先开设学生服务平台——“阳光大厅”。2018年10月,“阳光大厅”升级至2.0版本——师生一站式服务大厅,并投入使用。除学生事务中心外,大厅还集合继续教育中心、出国留学中心、驾驶培训中心、一卡通服务中心、后勤公司公寓服务部于一体。同时,大厅推进智慧思政平台建设,实现24小时全时段服务。
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以创建公众号作为生活思政的切入口,组建学生融媒体宣传中心,用正面的声音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氛围。该中心积极挖掘学生中的积极分子组建团队,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团队自主策划了如“IEB(宁诺国际创新创业大楼)空无一人,我却找不到座位”“我丢的伞,比你交的学费还多”等活动,学生们反响热烈、参与度高。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该公众号的关注度和信任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荣校之情。
学校餐厅近期将有哪些新菜品问世?暑期公寓楼管理及留宿有哪些注意事项?2023年秋季学期计划出国交换的学生行李如何寄存?……这些学生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宁波万里教育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创建的“宁诺小Upay”公众号上找到答案。该公众号解锁了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后勤实时服务模式,学生关注后,除了可以掌握最新的校园动态,还可以使用在线充值、物业维修、网络开通等功能。
和“宁诺小Upay”一样,“万里小勤勤”公众号也全新启用,为浙江万里学院学生提供校园生活全方位、一体化的在线服务,实现了生活思政线下线上全域覆盖。
从阵地到导师
生活思政全员参与
在浙江万里学院生活区,处处都是大课堂。该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在学生社区成立了导师工作坊,实行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定期围绕不同主题开展讲座与分享会。
工作坊自成立以来,已开展6次活动,20余名导师参与,300余人次学生受益。“在导师工作坊,学院经常会邀请专业老师、朋辈导师为我们提供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我们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周志豪说。
2022年,位于浙江万里学院生活区的“云天万里”思政广场投入使用。该广场设有学生工作室、共享厨房、思政大讲堂等,通过打造沉浸式、场景式、体验式空间,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进行思政教育。
本着“生活思政,温度后勤”的理念,浙江万里学院后勤以自身行动感染着学生,无形中引导学生达到爱己、爱家、爱校、爱社会、爱国家的精神境界。
在浙江万里学院,有一项坚持了20多年的“传统”。每年9月,大一新生都会在该校回龙校区学习,大二开始转至钱湖校区就读。离开前,他们都会将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有用的旧物留给学弟学妹,和宿管阿姨暖心告别。
“里面有很多书籍,请注意安全,辛苦啦!”……学生们会在自己的行李上写下暖心话语。在搬迁中,回龙校区的学生只需将行李放置在原寝室,钱湖校区各专业学院会组建志愿者队伍,配合搬迁行李。“这是我们同学之间爱的默契与传承。”浙江万里学院学生刘双明说。
“成人于无形之中,立德于生活沃土。让思政回归生活,也许这就是我们几十年践行思政教育的初衷。”应雄表示,未来,集团和学校将在生活思政体系上再下功夫,不断深入推进生活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万里力量。
案例故事
浙江万里学院:
生活思政示范岗的“宝藏宿管阿姨”
浙江万里学院学生宿舍文澜楼是该校的生活思政示范岗之一。宿管员葛仙爱深受学生信赖。
前不久,一个匆忙的身影冲进寝室楼值班室。“阿姨,我室友已经呕吐一天了,怎么办啊?”葛仙爱赶紧跟着学生来到寝室,看到躺在床上虚弱的学生徐瑞晨,第一时间通知了他的班主任,准备带他去医院治疗。可徐瑞晨因为害怕治疗药物与现用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不想去医院。于是,葛仙爱用自己积累多年的头部穴位按摩经验为其简单舒缓。按摩后,葛仙爱亲自烧开水、煮白粥,照顾学生直至深夜。令她欣慰的是,第二天学生病情好转。
葛仙爱是学生口中的“宝藏阿姨”,也是养生达人。她在学校工作的这些年,注意到学生对自己的健康总是不在意,身体时有不适,便萌生了闲暇之余自学养生推拿的想法,且一学就是6年。“我喜欢养生知识,也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魄去生活、学习。”葛仙爱说。
学生们有腰酸背痛的小毛病都会来找葛阿姨“治疗”,俨然把葛仙爱当成了“家庭医生”。
葛仙爱不仅注重学生身体上的“养生”,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她将学生们遇到过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关心照顾,厚厚的一本笔记承载了葛仙爱对学生满满的关怀。
宁波诺丁汉大学:
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兴力量
《愚公移山》《哪吒闹海》这样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如何用英语来讲述呢?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学与法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王欣楠同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合作了一档有关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节目——《丝路之音》。
在节目中,王欣楠作为主持人及嘉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神话故事,尝试探讨故事背后所呈现出的中国文化精华与内涵。“我觉得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王欣楠说。
宁波诺丁汉大学拥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外合作大学。这里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师生,拥有得天独厚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土壤和平台。该校通过开设一个“关于中国”的生活思政系列讲座、组织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文旅活动、开展一个“中国学研究”的学术研究等活动,落实生活思政育人工作,并通过结合宁波实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未来,宁波诺丁汉大学将组织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帮助来华、来甬的外籍师生尽快融入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切身感受中国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及成效,在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培育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兴力量。
2023年5月23日 国家治理网
【大思政课】“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综述
5月17日-18日,由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主办,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承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协办的“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在宁波成功召开。来自全国12个省市70多家单位3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由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和实地考察等组成。
开幕式
开幕式由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教授主持。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应雄谈到,在十多年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基础上,他于2018年正式提出“生活思政”理念。生活思政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的基础上,挖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常理、生活伦理和生活哲理等思政元素,在“第二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是大思政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培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会长、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认为,“生活思政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生活思政是对学校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补充、延伸、拓展。生活思政很重要。生活思政的提出,就是要把发挥每一位后勤服务人员,每一位行政工作者的思政教育作用纳入‘大思政’框架,使他们的教育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起到正向的、积极的作用。”他谈到,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领导所提出的生活思政理念,并进行较长时间的踏踏实实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开创性。
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原党委书记、浙江大学教授费英勤表示,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提出“生活思政”,为青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赋能。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实践探索中所取得的扎实理论成果、积极育人成效和宝贵实践经验,值得研讨深化、吸收借鉴。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徐文姬认为,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思政”工作理念,寓教育于管理服务之中,呈现出立德树人效果良好、社会反响热烈的良性样态。
浙江省教育厅宣传教育与统战处副处长吕明再谈到,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构建起了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与生活思政共同组成的“四维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大格局,打通了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打造了以生活思政助力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万里样板”。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副主任张治国认为,“生活思政”通过打破时空界限、拓展教育场域、丰富载体形式、发掘鲜活素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为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和重要抓手。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引入生活思政理念,成为万里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志特征。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由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万里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忠教授主持。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做了题为《思政热点问题研究与学科发展的时代建构》的报告。冯刚教授谈到,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呈现出四个特点:基础理论研究在原有议题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展;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在持续深耕中守正创新;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热点议题探讨。他还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遵循、实践基础和建构路径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建构。他引用王阳明《别诸生》中“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的诗句,强调生活思政立足了实践之基,回答了时代之问,满足了学生所需。
重庆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邓卓明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的报告。邓卓明教授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体现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是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途径。其重要功能是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实现思想道德的价值引领、激发师生精神动力和促进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
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教授做了题为《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生活思政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的报告。蒋建军教授从生活思政的生成逻辑维度,阐释了生活思政的丰富内涵、出场缘由及其高校“四维思政”育人体系。从生活思政的理论逻辑维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思政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并从理论阐释、价值指向、主体解析、方法运用、载体构建、机制建设六个维度构建起生活思政的理论体系。从实践逻辑维度,提出了“三全”“三一”的生活思政“万里模式”。“三全”是指“全过程发展、全方位成效和全系统推进”。“三一”是指“一体化引领、一张网协同和一站式服务”。
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建青教授主持。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正良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生活、为了生活和融入生活。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华教授从理论与实践维度阐释了生活思政的生成逻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教授提出了“内容生活化、形式生活化、过程生活化和载体生活化”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径。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董红波博士提出了用生活思政来破解中外合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沟通难、协同难、形成合力难”三大难题。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龙进教授认为,高校生活思政要善于挖掘与运用校本红色资源。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叶飞副教授提出了以“生活思政”为载体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
第二阶段由浙江大学费英勤教授主持。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华前教授认为,习近平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五个重大原创性贡献。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提出,高校善用“大思政课”要从时、度、效三个点着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丽华教授指出,以胸怀天下为格局,以馆校合作为路径,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贝静红教授提出,要把红色资源蚂蚁岛精神、海洋意识和国防理念融入思政教育,铸魂时代新人。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骊教授认为,国家荣誉制度是建构大学生价值培育体系的优质资源,并探讨了它对大学生价值的培育机理及其引领当代青年价值的培育体系。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高校生活思政理论深入研究与实践应用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助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的局面。
2023年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3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宁波
共商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就在哪里。新时期如何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5月17 日至18日,来自全国12个省市高校、研究机构的3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生活思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主办,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承办。
在离学生最近的学生社区,设立师生一站式服务大厅,用心用情全天候为学生提供150余项服务项目,在日常活动中开展紧贴思政教育的系列活动。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说,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该校逐渐形成“四维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了“模块互嵌+元素互融”的课程体系、“思政小课堂+生活大课堂”的教学体系、“全员参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知行合一+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涌现出“宝藏”宿管阿姨裘益君、“暖心”保安包建霞等一大批学生身边的生活思政导师,开发了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创业训练基地等,力图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学生所需。”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在主题报告《思政热点问题研究与学科发展的时代建构》中,引用了王阳明在《别诸生》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诗句说。
如何发挥生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是需要我们去开垦的新领域。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说,生活思政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生活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和课程思政一起,共同构成了“四维”育人体系。
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在现场分享了各校对于生活思政的实践与研究心得。
2023年5月19日《现代金报》(A13版)
如何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生活思政有个“万里样本”
为鼓励学生,浙江万里学院宿管员裘益君“陪考”一次性通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获4.3亿次网络阅读量。
在离学生最近的学生社区,设立师生一站式服务大厅,用心用情全天候为学生提供150余项服务项目;在每年考试季,宁波诺丁汉大学都会推出“5—HT减压周”,开展心理关怀活动,将生活思政中健康素养的培养进行创新性解读,近8万人次学生受益。
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就在哪里。这些做法,就是最好的诠释,也是“生活思政”的日常实践。
2018年,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正式提出“生活思政”,并在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全方位推进创新实践。
为何会提出“生活思政”?
“在高校育人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三个阻点:教与学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知与行的脱节。”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蒋建军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其中的缘由。
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如何在学生思政工作中进行守正创新?“除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途径外,我们挖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常理、生活伦理和生活哲理等思政元素。然后通过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环境观感,在校园内所有‘教育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蒋建军说。
历经多年探索实践,学校构建了“模块互嵌+元素互融”的课程体系、“思政小课堂+生活大课堂”的教学体系、“全员参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知行合一+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为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万里样本”。
新时期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
现场“大咖”金句频频
“要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学生所需。”“服务人员的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但往往也是直抵人心的。”新时期如何守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在现场,多位“大咖”分享理论研究和实践心得,金句频频。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学生所需。‘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是王阳明的一句诗,说的是类似于良知等大道理都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在主题报告中,引用了王阳明在《别诸生》中的诗句,他指出生活思政的实践正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如何发挥生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巨大潜力作用,是需要我们去开垦的新天地。”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建青认为,“每一位后勤服务人员,每一位行政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对人的关怀都是一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但往往也是直抵人心的。”他认为,“生活思政”的出场,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弥补了长期以来对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些领域的思政功能关注和发挥不足的缺陷。生活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和课程思政一起,共同构成了“四维”育人体系,从而构建起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新格局。
“老子曰:大德不德,是为有德。成人于无形之中,立德于生活的沃土。让思政回归生活,也许这就是我们几十年践行思政教育的初衷。”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应雄表示,在对过去五年来“生活思政”理论创新和工作实践体系的成果展示总结之际,也是“生活思政”开启走向深入研究的新起点。“大家凝练观点、共同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定能在生活思政及其规律的深入认识、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获得有益的思想启迪和经验互鉴。”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生活思政已在全省高校生根开花,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家,在现场分享了各校对于生活思政的实践与研究心得。
往期精彩回顾
- 浙江万里学院 -
万里今朝
来源|党委宣传部
排版 | 顾奕涵
一审 | 陈星谕
二审 | 高瑞刚
三审 | 向娴华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