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里出发丨微水流通出大能量
编者按: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为推进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鼓励青年学子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推出“从‘浙’里出发”栏目,介绍万里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6月30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科技助农,共富乡村”89C51实践队带上研发的微水流发电装置,来到青田县阜山乡的农田大棚进行实地测试,开启了他们的乡村振兴实践之路。
“此次实践给予了我锻炼的机会,让我走进山村生活,在实践中了解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意义所在。”实践队成员夏心说道。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科技助农,
共富乡村”89C51实践队合影
据了解,该实践队研发的微水流发电装置,可以将灌溉时流经管道的水的动能高效地转化成电能,并存储进蓄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山环绕复杂地形情况下农田接线布线的难题。
同时,微功耗技术可以实现免维护的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
此外,装置的无线组网系统结合了LORA扩频技术,农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定自动灌溉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灌溉。
来到青田县阜山乡后,实践队员们跟随农户走进农田大棚,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灌溉情况。在农户的指导下,队员们连接水管进行调试,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在一开始的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出水口无法正常出水、信号不能连接等问题。经过共同努力,最终,装置调试成功,在农田中正常灌溉运行。
△指导老师与实践队员们在农田中测试装置
为进一步对研发的装置进行测试,实践队员们来到波特家庭农场的番茄大棚,安装微水流发电装置。
“我们的装置在安装成功后出水灌溉作物,当湿度传感器到达设定的数值时,电磁阀产生脉冲控制开关,停止出水灌溉,湿度低于设定数值时可继续正常工作。”实践队队员陈鸿宇说道。
“科技助农,共富乡村”89C51实践队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农户进行农业方面的相关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农户种植的作物种类、年产量以及灌溉方式。
实践队队长刘智伦对调研结果作出总结:“大部分农田仍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滴管和喷灌也需要人前往农田控制阀门或者使用接电线控制的方式,而水肥一体化这种智能灌溉系统则造价偏高。我们的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用接电线或电源,在家用手机即可控制农田的灌溉,并且成本较低,免维护,使用时间长,更加经济实用——这是该装置的优势所在。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实践做出成果,再将其转化为理论,这样的过程值得肯定。希望同学们不局限于自身专业所学,立足整体,发挥青年力量。未来,我们将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把理论搬到田间地头,让科技创新融入到基层一线,激活乡村经济。”阜山乡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季双丰说。
△指导老师郑敏华(左三)与当地农场主交流
除了实地检验成果以外,我校和青田县阜山乡政府还召开了产学研校地合作座谈会,阜山乡领导干部、波特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孝永、指导老师金津和郑敏华及实践队成员们参与会议。
张孝永对实践队本次实践成果表示肯定,同时希望实践队根据青田县本地的环境特点和农业情况,进一步改进研发设备,让微水流发电装置被更好地运用到农田大棚中,真正做到省工省力,提高产量,以科技助农,共富青田。
△浙江万里学院和阜山乡政府
召开产学研校地合作座谈会
“未来,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种植作物情况研发土壤墒情传感器,实现土壤和大棚内数据的实时传输,推广智慧农业。” 郑敏华表示。
往期精彩回顾
招考头条 | 2023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招考头条 | 2023年专升本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招考头条 | 2023年第二学位新生入学报到须知
招考头条 | 你好,通知书已寄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万里今朝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排版 | 沈春梅
一审 | 马雨芊 王聪颖
二审 | 施冰洁
三审 | 向娴华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