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被洗、房价高压】中年危机爆发:一个阶层的困顿与无奈

2017-12-21 菩元物华 菩元物华 菩元物华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


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张爱玲


最近,中年危机话题刷爆朋友圈

中年,在一个国家菱形结构里,占主要部分才是正常

然后,我们却遇到了“中年陷阱”

房价压力,收入压力,工作压力......

资本市场剥夺了更多的收入

在那光鲜的背后

透着着无法言说的酸楚

哪怕是抗争的勇气

也没有

人到中年,活的不如狗

嗯,的确是这样




01

2017年12月10日上午9点,

程序员欧建新接到公司电话:

“你到公司来一趟。”

接到电话后,他重重叹了口气。

几天前,领导找他谈了话,

谈话内容主要是两条:

“你已被列入裁员名单。”

“公司将低价收回你的股权。”

12月10日10点10分,

欧建新抵达中兴通讯大楼。

大楼的监控显示:

欧建新在一楼刷卡之后,

不知何故,并没乘坐直梯,

而是折回来搭了扶手电梯。

“他刷卡时,面容还很正常。

但上了扶手电梯后不久,

他就举起双手,做了个投降姿势。

那时他的脸色就非常不好看了。”

抵达2楼,欧建新下了扶梯,

然后改乘直梯直达26楼。

10点30分左右,

欧建新推开了26楼的一扇窗户,

窗户很低,不用踩凳子,

他一猫身,就跳了下去。

在26楼徘徊的那几分钟里,

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也许,他想着那句开不了口的话:

“老婆,我失业了。”



02

2017年12月13日晚上,

《大事发声》录制现场,

朴树正在演唱《送别》。

当他唱到“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这一句时,

突然一下情绪就失了控。

先是歌声变得哽咽,

随即面容抽动,泣不成声,

接着他转过身去,捂脸大哭。

5天前,郑州演唱会前一晚,

朴树与朋友在一起聊天,

聊着聊着,不知为何,

他就失声痛哭了起来。

他的心里,一定很苦吧。

那天,在唱《送别》之前,

他说:“有的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难熬……”

不知道他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

你只觉得他苦,

他站在那里不说话,

你也直想掉眼泪。

人到中年的男人,

很多哭泣,是无法张口说理由的。

就像有些绝望,

只能深深压在胸口。



03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微博信息。

这条信息是一个撸串店老板发的:

“昨天夜里很晚的时候,

我的店里来了一位客人。

他点了两瓶啤酒、一碟小串,

在外面坐了很久很久。

快凌晨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

他突然很伤心地哭了起来,

他也不进来躲雨,浑身都被浇透了。

我很想过去叫他进来,

但又没敢打扰他。

我不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旁观的我也忍不住心里发酸。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

谁又会这样默默承受呢。”



04

网友“严建设”到西安火车站拍雪景,

结果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

一位农民工兄弟,

顶着寒风,冒着大雪,

坐在冰冷的老虎车等生意。

他脸色蜡黄,直流鼻涕,

不时还喀拉喀拉咳嗽,

想来应该是感冒了吧。

可是他的业务并不好,

他太冷了,又太饿了,

他取出藏在兜里的蛋糕,

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他突然红了眼睛,

然后低下头,无声地哭泣起来。

车站广场人流匆匆,

很多人都忙着拍雪景、堆雪人,

没有谁留意这个埋头哭泣的男人。



05

2017年8月23日,

14级台风“天鸽” 登陆珠海。

风势太猛,大树倒成一片。

居民们纷纷躲藏了起来。

但53岁的周荣冲了出去,

因为他的小货车还停在外面。

邻居们劝阻:“你不要命了。”

但周荣还是冲了出去:“我怕货车被掀翻了。”

这车,是他十几天前刚买的。

风太大了,货车摇摇欲倒。

周荣咬着牙,用手拼命撑着。

但是在凶猛的台风面前,

他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砰”地一声,货车被掀翻,

周荣被当场压死在车下。

第二天,就是他54岁生日。

有人说周荣实在是太傻了:

“为了避免几万元的损失,

搭上了自己的一条命。”

但有个网友说得一针见血:

“贫穷最悲哀的地方,

是总觉得什么事情,

只能拿命挡,命比纸还贱。”



06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人到中年的男人,

真的是活得太不容易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男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有一个回答获得了高分点赞:

“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

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

在车上,一个人静一静,

抽根烟,发会呆,

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但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

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

唯独不是你自己。

我们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车里;

打开车门出去,哪怕是哭着爬着,

也只能把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07

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

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

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

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

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

后来就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

梦想对于中年是一个牌坊,

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得好婊子。”

人到中年的男人,

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独特的阶段:

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思考人生,

却发现这是距离真实的自我最远的时候,

受困于事业、健康、家庭等各种关卡和危机,

身不由己,又力不从心。

上周和一位朋友喝茶时,他突然感叹:

“几年前我还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

现在一不留神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原本的依赖和寄托,

突然间就变成了负担。

父母在一夜之间变老,

孩子在一夜之间长大,

…………

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

谁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



08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

“人到中年的男人,

时常会觉得孤独,

因为他一睁开眼睛,

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呢?

因为男生从小就被这样教育:

“要做个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人就该像个男人。”

所以,男人必须假装强大。

对下属:“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对父母:“还缺什么,我下次带回来。”

对妻子:“不要担心,我总归有办法。”

对孩子:“去吧,钱不是问题。”

因为性别所附带的“枷锁”,

中年男人一个个都活成了“超人”。

《爸爸去哪儿5》有这样一个片段:

节目组问Jasper:怕不怕爸爸变老?

Jasper回答:不要。

问:为什么?

Jasper回答:不要,因为我不喜欢老。

节目组再问:那你有没有看过一些人头发都白了,眼睛也看不见了,走路都走不动了?

Jasper用力摇头,拼命答:不要!我不要爸爸变老!

硬汉陈小春听到这句话后,

用手捂住脸,哭到崩溃了:

“你不长大,我不敢老啊!”

男人活到中年,

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后,

真的是不敢病,也不敢死。



09

人到中年的男人,

就这样隐忍着、压抑着、努力着、坚持着,

用小心翼翼的微笑掩藏住所有心酸,

用故作洒脱的姿态来逼迫自己坚强。

但终究有扛不住的时候。

一个同事说了一件事情:

“上周三凌晨的时候,

我被一阵压抑的哭声惊醒,

我扭过头,

看见老公用被子蒙住了头,

蜷缩成虾米的模样,

发出了阵阵隐忍的呜咽声。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不知道他心里藏着什么事,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只能静静地听着他啜泣到天明。”

莎翁有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

其实,男人比女人脆弱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男女自杀率之比是1.7。

男人自杀率,远高于女人。

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

往往没有外人看起来的那么坚强。

他们坚硬外壳下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10

上周,一位朋友被公司领导骂了。

骂得极其难听。

我知道他的脾气,

换做以前,他绝对立马拍屁股走人了。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

他恭恭敬敬地站在领导面前,

一个劲儿地承认错误。

我问:“你怎么变得这么好脾气了?”

他回答了这样一句话:

“去年,我有了我们家老二,

然后又给老二按揭了一套房子。

我脑门上已经冒出了很多白发,

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任性折腾了。”

这就是中年男人的隐忍和无奈。

所以有句话说:“男到中年不如狗。”

这句话虽然难听,但一针见血。

所以,作为父母、作为妻子、作为子女的我们,

应该去理解、心疼、宽容那个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中年男人。

也许,我们都欠他们两句话:

一句是:“谢谢你,辛苦了。”

一句是:“该认怂的时候就认怂,我们知道你不是超人,所以也别总是硬撑着。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们一起携手去闯。”


文章来源:德国优才计划、硕文财通社等


“中年危机”终极自救指南


普及一下中年抑郁症的知识,更希望广大年轻人多多关注父母的心理状况,不要等到抑郁症来临,才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寻求帮助。

  01

  中年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中年阶段的抑郁症,通常是指40-59岁的中年人所患的轻微、中度和重度的抑郁症。而正如我们关于产后抑郁文章中所说的,抑郁症的确诊需要一系列科学、复杂的诊断程序,对程度的轻重判断,也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切不可仅凭一些症状,就自行判断为抑郁症。

  中年时期的抑郁症,主要有如下症状:

  ·睡眠习惯改变,或失眠严重、过早醒来,或嗜睡不醒、疲惫不堪,总之身体缺乏能量;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退化;

  ·无心工作,效率下降;

  ·无心社交,不想见人;

  ·食欲减退;

  ·持续感到悲观和无助,无论生活如何丰富多彩,空虚感却常伴左右;

  ·常有负疚感和无价值感,烦躁不安、敏感易怒,情绪波动大;

  ·对曾经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包括性生活和日常爱好;

  ·身体出现异样,比如头痛、心脏问题,或无法治愈的肠胃问题;

  ·常有自杀想法,或有过自杀的尝试。

  所以,抑郁症并不只是心情不佳,它是由大脑蔓延至全身的疾病。

  除了影响人的情绪,还会损伤认知功能,比如专注能力、记忆功能和判断能力,身体机能也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哪怕是中度的抑郁,也会让人痛苦不堪。

  而抑郁症的出现原因,可能既有内部因素(类似病史、遗传因素、自然规律),也会有环境原因(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关系糟糕、突然变故等),并非个人能力可以完全控制的疾病,所以患者不应遭到“没能力处理好情绪”的无端指责。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中年人有这些症状,请先不要先入为主地归结为中年危机或更年期,可以去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切不可将其忽视或加以责备。

  02

  中年抑郁症有多普遍?

  关于中年抑郁症,中国的数据我并没有找到,所以可以先从国外的数据,对中年抑郁症的发生率一探究竟。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曾收集了美国2009-2012年的数据,并将抑郁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包括情绪类(抑郁、悲伤、愤怒),认知(注意力不足、决策能力差)和身体机能(脆弱、能量不足、睡眠不足、胃口变差).

  在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12岁以上的人口中,有7.6%的人处于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在这些人中,88%的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社交,但只有13%轻微抑郁患者、20%中度抑郁患者,和35.3%重度抑郁患者,在过去一年中接受了专业治疗。

  从抑郁症患者的性别来说,在过去两周内处于中度到重度抑郁症的人中,女性患者占所有女性的9.5%,男性则占5.6%。因此,从性别比例来说,女性的抑郁症发生率普遍高于男性。

  而其他事实也证明,女性的抑郁症患病率,在两种性别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数据,女性的确要比男性更容易陷入抑郁。有20%-25%的女性,会在生活中某个阶段遭受抑郁,而男性只有10%。

  按照年龄来看,中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年轻人。

  根据美国CDC的调查数据,在男性和女性中,抑郁症在12-17岁的年轻人中的发生率是5.7%,而40-59岁的中年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则是9.8%,而60岁以后,这个概率则会下降到5.4%。

  其中,40-59岁的中年女性,在两种性别各种年龄段中,有最高的抑郁症患病率(12.3%)。每八个中年女性中,就有一个身患抑郁症。

  事实上,这些估计的数据其实要比真实情况还要小。

  因为真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并不会主动参与调查,也或许会出于保护隐私或其他考虑,并不愿主动向人坦陈自己的病情。因此可以说,在美国人口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是被低估的,事实只能比数据更残酷。

  中国可能目前还没有如此详尽的调查,至少我还没有找到,如果有人看到过相关数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不过,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可能大多是类似的。从个人生活经验来看,似乎也的确是40-59岁的中年女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03

  中年危机——自我审视的人生U型谷

  幸福感与年龄的关系:U型曲线

  既然很多人都会把中年抑郁症归结为“中年危机”,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存在于大多数中年人身上的中年危机,到底是什么。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可为什么没有人说童年危机、青年危机和老年危机,而是只有中年危机这个表述呢?这样来看,似乎中年时期人的心理状态是相对较差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虑程度也更高。

  那么,科学意义上,究竟是否存在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呢?也就是说,“中年人幸福程度最低、焦虑程度最高”这个论断,在科学上是否真的成立呢?

  根据我找到的证据来看,这个结论的确是成立的。

  英国的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做了一个研究,分析了英国2012-2015年30多万人的数据,结果发现,人在35岁以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会急剧下降,这个趋势会在60岁以后回转,而65-79岁的人则报告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最高。

  这样看来,中年人的快乐程度的确是最低的,相应的生活满意度也处于最低谷,而焦虑程度则在全年龄段内最高。

  如果用年龄和幸福程度绘制一个坐标图,那么人的幸福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U型曲线。

  而多项研究结果也发现,这种U型曲线在各个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和英国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曾做了一项数据量庞大的联合研究,主题关于人类生活满足感,分析了世界上80个国家内200万人在35年内的数据,并剔除掉收入、婚姻状况、职业等外在因素,单独考察年龄对人类幸福感的影响。

  结果发现,抑郁症、幸福感和年龄,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其中,成年阶段最初几十年,人的幸福感会随着年龄而下降,在40-50岁的时候触底,50岁初期结束情绪低潮期,而后随着年龄增长,幸福感又会逐渐反弹。如果70岁的时候,你的身体状况还不错,那么你可能会和20岁时一样快乐和满足。

  也就是说,人生初期和末期的幸福感最高,而中年阶段最低,这就是“幸福感的U型曲线”。

  研究还发现,全世界人口幸福感最低点的平均年龄在46岁,英国男性和女性抑郁程度的顶峰阶段,在44岁;而美国,女性感觉最糟的年龄在40岁,男性则是50岁。在其他国家中,研究者也发现了相似的规律。

  研究者也证明,无论男女、无论穷富,无论身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已经为人父母或依旧没有孩子,人们的幸福感变化,都存在U型模式。

  所以,这种模式的形成,似乎与人生境遇关系不大,而更像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普遍发展规律。

  04

  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结合第一部分关于“抑郁症多发于中年”,和第二部分“人生幸福感的U型曲线”的内容,也许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人生最糟的阶段,都会出现在中年,而且全世界的人在幸福感变化这件事上,存在如此一致的U型曲线,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第一时间的猜测,可能是因为中年人面临太多压力所致。不但上有老、下有小,两头的责任都需要自己去负,而且还需保证自身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中年人的经济压力并不小。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生育时间较晚,更加加重中年时期的育儿负担。

  事业上,中年人可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时间紧缺、精力不足,时刻面临家庭与事业两难全的困境,焦虑和忧郁也是自然的事。

  家庭方面,很多50岁左右的中年人,儿女已经离家上大学或忙事业,自己也已经退休,孤独和不适应交相辉映,也可能会加重无价值感和忧虑程度。

  不过,仅仅从以上的研究来说,这个猜测并不全面。

  因为U型曲线的得出,是在剔除孩子、收入、工作、婚姻等因素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哪怕一个人并不存在孩子、收入、工作和婚姻带来的压力,他的幸福感依然会在中年达到最低谷。因此,外在压力也许会导致中年人情绪紧张,但并非中年危机和中年抑郁的全部成因。

  那还有什么原因呢?

  对此,研究者给出了一个猜测。

  原因之一,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遗憾。

  人到中年,通常会经历一段自我审视和回望过去的阶段。当拿自己现在的状态与年轻时期相比,人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失去太多机遇,也已经过了可以毫无顾忌追求梦想的时刻,有生之年已经不足一半,死亡也开始成为不再遥远和抽象的事情,因此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去完成曾经的计划和目标了。

  此外,中年人目睹和经历过的死亡、变故和健康危机,也愈发频繁,这更会刺激到人们原本焦虑而敏感的神经。伤春悲秋、由人及己,这一系列的思考,都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和躁郁症状。

  原因之二,也许是因为中年人持续下降的成就感,和不断增加的自我怀疑。

  20多岁的年轻人,一点小的成就可能就会让他们开心好久,而40多岁的中年人,获得的成就不少,见过的风景太多,因此早已发展出对成就的钝感力。倘若在事业上遭遇了天花板,人们难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不上不下、夹在瓶颈,无力继续创造出更令人兴奋的成就。

  所以,中年人的期待太高、时间太少,自我提升空间又变小,频繁的相互比较和自我怀疑,自然也非常容易加重焦虑。

  一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者分析了1991-2004年德国的数据,询问样本人群目前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他们对未来5年生活的预期。

  结果发现,无论受访者的经济状况如何,住在德国东部还是西部(两边文化非常不同),年轻人总是会极大程度地高估自己5年以后的生活幸福程度。

  因此,自我预期过高,使得年轻人们很容易经历接连不断的失望和悲观,直到中年时期,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强大。

  这样一来,生活满意度和自我预期,都会在中年阶段触底。而根据这项研究,触底年龄会在50岁。

  不过,也正是在中年这个自我审视的阶段,人们会在痛苦的人生思索中,渐渐经历一番柳暗花明,慢慢调整对生活和成就的预期,不再好高骛远、期待过高,而是正确、合理地看待自身的能力和梦想。

  当真正进入六十岁的关头,人们才会慢慢发现,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开始高于自我预期,生活又充满了愉悦和惊喜。

  所以,老年人的幸福感要高于中年人。

  除了调整自我预期带来的失望减少,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会导致老年人幸福感高于中年人。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人们的人生智慧会逐步提升。所谓人生智慧,也就是同情心、同理心强,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事冷静,并能够对不同的价值观予以包容,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可以安然接受。

  虽然人生智慧很难量化,而且这也更是哲学而非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依然有神经科学家,找到了年龄与人生智慧的关系。

  在一项2012年的德国研究中,科学家用大脑扫描技术和精神健康测试手段,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相比于25岁的年轻人,反而是那些平均年龄在66岁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中对于遗憾和后悔反应更少,对于负面信息的刺激,以及对于失去的敏感性,大脑反应也比年轻人更少。

  研究还发现,人的推理判断能力、长期决策能力,和精神灵性,都会随着年龄而增加,对于不确定性的舒适度,也要比年轻人和中年人更多,尤其女性尤为如此。

  还有一个研究,让被试者听一段别人说自己坏话的音频,结果显示,虽然年轻人和老年人都生气了,但老年人的生气程度更低,回骂的几率更低,大多数也对他人的负面评价表示接受和理解。

  上面的结论都揭示出,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老人更能够坦然接受,而不会感到郁闷。他们如果失去什么,或者遭受负面评价,由于大脑的钝感力更强,所以他们并不会让自己过于陷入痛苦。

  而且,年轻人有更多负面情绪,比老年人更加愤世嫉俗,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比老年人更差。

  再者,老年人经过人生数十载风风雨雨,会更加看重家人关系、坦然接受自身缺点,也更希望少点纠结、过好当下。

  人生迟暮来临之际,男性可能更愿意回归家庭、陪伴家人,而那些为家庭勤勤恳恳服务数十年的妈妈们,当孩子成年自立、生活后顾无忧,而且经过了中年时期痛苦的自我怀疑,她们通常会幡然醒悟,决心继续追求自己喜欢做的事,或回到学校、继续深造,或追求因家庭责任而暂且搁下的事业梦想。

  所以你可能也会发现,妈妈们进入中老年以后,会变得更“自私”,不太想继续再承担带孩子、照顾子女等服务性的工作。如果你的妈妈也变得“自私”,不妨维护一下她的私心,让她得以追求一番自由轻松的晚年生活。

  这样看来,中年也是一个低潮与成长并存的时期,如果顺利度过,人们会变得更加坦然、豁达、满足、镇定和感恩,生活满意度自然也更高。

  说到这儿,也许你已经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长辈,都会越来越喜欢心灵鸡汤的原因。鸡汤在年轻人看来毫无营养,但或许真的契合长辈们多年以来的人生感悟。

  年轻人的大脑尚不具备父母大脑的钝感力,还处于对失去异常敏感、对负面评价极度在意的阶段,他们并不能像父母一样,做到凡事不计较、人人都包容,自然会在对父母转发来的鸡汤嗤之以鼻。

  也许,等你步入老年,发展出一套人生智慧,成为一枚坚定的鸡汤党也不是不可能。

  以后,如果再收到父母发来的鸡汤文,可以先别急着反对,也许这只是两代人大脑结构不同所致。

  05

  中年危机该怎么应对?

  明白了中年抑郁症频发的原因,我们就来谈谈,如果你目前正在遭遇中年低潮期,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轻微的抑郁症状,可以通过丰富日常生活、增加人际联系、寻求家人帮助来进行调节。

  而如果是中度或者重度的抑郁症,请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病例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综合治疗方案。

  也许有的人会说,既然人都会在50岁以后恢复快乐,那么我自行捱过中年危机行不行呢?

  如果中年时期的情绪低谷并未发展成抑郁症,或许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但倘若你已经出现确诊的抑郁症,那么放置不管,就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40-50岁之间患过抑郁症的中年女性,比没有得过抑郁症的女性,中风的几率高出2.4倍。

  哪怕剔除了各种容易引起中风的风险因素(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血压、心脏病、超重、糖尿病),抑郁的中年女性中风的概率,依然要高出1.9倍。

  此外,2012年一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年时期有过抑郁症,并没有得到良好治疗的人,会比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中年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几率高出20%。

  所以,如果将中年抑郁症放置不顾,那么就很可能增加日后遭遇中风、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我想,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事情。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关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