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波厂长”40年往事

袁玥 电商在线 2019-06-03


 / 袁玥

编辑 / 斯问


在老上海提起宁波人,很多人立马会想起当年在上海滩扬名立万的“红帮裁缝”。

 

他们夹着一柄尺子、一把剪刀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剪裁出了中国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套西装,开出了第一家西服店…奠定了宁波服装产业的历史。

 

清末民初,到21世纪,在几百年的历史轨迹中,宁波裁缝从个人手工者到加工厂,已经发展到今天雅戈尔、杉杉、罗蒙、太平鸟等,上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回望中,必然能够在它的源起处,看到某种勇敢的精神闪耀生辉。

 

宁波服装厂长

 

1978年,远在安徽的18位小岗村农民在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手印,当袁庚在深圳蛇口的工地上耸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时,伟大时代的序幕从此被拉开。

 

改革开放的春风,渐渐从深圳刮到了浙江的沿海小城宁波。

 

几台缝纫机、简陋的厂房,几个廉价的劳动力... 宁波的小型村办服装加工厂,雨后春笋般生长了起来。

 

 

那年,结束了15年插队知青生涯的年轻人李如成,拘束地站在雅渡村青春服装厂的门口。他特意穿上了三年前结婚时,岳父做的蓝布中山装和一双粗制滥造的猪皮皮鞋,选择当了一名裁缝。

 

同一年,宁波盛家村生产队长盛军海,当上了村主任,并办起了盛家村村服装厂。

 

另外毗邻的鄞县,也敲敲打打办起了棉纺厂。几年后,将有一个叫做郑永刚的年轻人,当兵转业被派到这里。

 

宁波素来有「红帮裁缝」的文化历史,1940年第一个西服同业公会成立,其中15位董事,宁波人占13位,可见当时的江湖地位。

 

然而随着西服热的爆发,在上海红帮西服店,整日宾客盈门时,宁波的小型村办服装加工厂却是另外一种光景。

 

李如成的青春服装厂,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只是一个蜗居于戏台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几台家用缝纫机是用安置费购买的,尺子、剪刀、凳子是职工自带的,主要为别的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套之类小玩意。

 

后来靠着给上海红帮店做西服加工,李如成、盛军海的工厂攫取了第一桶金,也为宁波的“男装之都”奠定了基础。

 

在这些前辈眼里,同城的太平鸟算是后起之秀。1989年,另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登上了服装产业的历史舞台。

 

原来在镇办服装厂当学徒的张江平,“跳”到县办服装厂做了裁缝,没干多久便辞去了被羡慕的“大集体”铁饭碗,用借来的2000元摆起地摊、建服装厂,生产男装。

 

至此,如今屹立在服装界的几大品牌:雅戈尔、罗蒙、 杉杉、太平鸟,齐齐踏上了历史跑道,只是当时的他们可能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那一年,宁波刚刚被划为计划单列市,栎社机场即将投入使用,国家批准建设杭甬高速,老市区的电话号码从5位数升为6位数。

 

面对新世纪,在一片朝气蓬勃中,这些宁波“服装厂长”在民营经济起飞的南方,正成为掘金者的时代符号。

 

晚辈


服装大佬们,从那时开始发迹崛起。

 

李如成的青春服装厂,与澳门南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资组建“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雅戈尔”品牌正式诞生。

 

郑永刚在央视发布了国内的第一条服装广告语。广告词是: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作为第一个在央视播出的服装品牌,杉杉服装一炮而红。

 

当雅戈尔、杉杉已经如日中天的时候,晚辈张江平,还在海曙区长春路30号“望湖市场”(宁波批发市场)摆摊卖衣服。

 

 

但在那个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只要敢于生产、能够生产,敢于摆摊、能够推销,就能卖得出去。

 

张江平苦心经营,终将自己在望湖市场的摊位升级到了宁波第二百货商店的柜台。1992年,张江平和弟弟用借来的2万元钱办起了第一家加工厂,梦迪斯制衣厂。

 

买了六台缝纫机,雇了七八个裁缝,弟弟主内,负责生产管理;张江平主外,到上海、深圳等开放城市观察潮流,以小批量、多品牌、新款式带动生产,全省铺设销售渠道。很快,他们拥有的柜台数增加到几十个,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南方谈话后,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后,来自国内外服装品牌的订单,源源不断地涌向了宁波。

 

当时的张江平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日夜赶工的生产方式,让他开始思考一个加工型企业的未来。

 


九十年代初期的宁波服装业,缺个性化。从男装起家的许多宁波服装企业,此时依旧在做西服、衬衫,很少有轻松、休闲、洋气的服装。这让正在担忧自己服装加工厂未来的张江平看到了机会,他要「错位竞争」。

 

1995年,张江平迈出了第一步,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PEACEBIRD太平鸟,定位休闲服。 

 

“太平鸟”从创品牌创立伊始,就带着强烈错位经营的基因。与此同时,在宁波以外,美特斯邦威、以纯、班尼路等品牌,已经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始酝酿,积蓄力量,目标占领全国市场。

 

有着红帮裁缝之称的宁波,开始逐渐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服装行业进入者的夹击。

 

经济危机


经商不可能一帆风顺。

 

199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贸易行业首当其冲,巨大的影响下,宁波服装业也走到了分叉口。

 

一整年,张江平白天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奔走于各个银行之间,只为获得多一点贷款资金,不让公司垮台。再后来,张江平变卖厂房,抵押资产求生。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张江平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慨:差不多快趴下了。

 

经历这种痛苦的,不仅仅是张江平一个人。

  

九六年上市了的杉杉,面对市场的困难以及营收的不断下滑,焦灼不已。郑永刚当时冥思苦想,杉杉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升级,二是转型。他考虑到工厂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等实际情况,公司很难升级为类似优衣库、ZARA这类的运作模式。

 

于是,郑永刚毅然决定要带领杉杉转型。

 

98年底,郑永刚带了3个人奔赴上海寻找新的机会,与锂电材料结缘,随后在上海浦东建厂做负极材料,正式转型能源公司。

 

做西服起家的雅戈尔,1992年便开始涉足房地产,之后开始涉及金融、投资等多元化发展,如今宁波的许多高端楼盘可都是雅戈尔的,如李如成所言,投资就是不一样,一下子就能赚制造业30年的钱。

 

而对于刚刚创立品牌的太平鸟而言,1998年的经济危机,是企业的一条生死线,跌跌撞撞度过劫难后,太平鸟才能张开翅膀。

 

第一次金融危机,让张江平多了一条底线,就是:家有余粮。如果把现金流比作大坝,自1998年后,张江平开始把控“水位”,现金流就是生命。

 

另一个反思,生产制造要占用大量资金,是否可以学习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的模式?

 

太平鸟随后剥离了需要资金、劳动力密集投入的生产,向虚拟经营模式转型跨出了第一步。从单纯的生产制造销售,转向以品牌、设计和营销为主要业务。

 

至此,宁波的服装业走到分叉口,李如成、郑永刚分别带着自己的公司,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而张江平,选择了在服装主业上死磕到底。


时尚零售之争


日内瓦时间2001年9月17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主席吉拉德郑重地敲响了最后一锤,会议大厅热烈的掌声,中国终于加入了WTO。

 

“入世”后,国际快时尚品牌,迅速打入中国市场。


 

2003年,Mango在北京开中国大陆的首家店,在随后的数年,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也纷纷入驻中国,被年轻人追捧。

 

市场的变化风起云涌,以往大街小巷人声鼎沸的服装店,数量大幅缩减,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着的XX服装公司利润大幅下跌,行业内充满焦虑的情绪。

 

与此同时,休闲男装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现以此闻名的福建品牌板块,包括七匹狼、九牧王、富贵鸟等等。

 

而此时的杉杉和雅戈尔,因为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依旧占据着中年男人的衣橱,没有品牌升级,也没有市场下沉。

 

“这一轮竞争主要是高端的竞争,不是种多少麦子,织多少衣服,而是华尔街的竞争。”郑永刚曾经不无骄矜地说。

 

此时,杉杉投资了许多不太关联的领域,比如,在浦东的康复医院,签下吐鲁番、桂林尧山等景区的经营权,并宣称开发文旅小镇。李如成在投资口味方面,和郑永刚几乎不相上下。


在郑永刚与李如成一心忙着跨界的时候,张江平一直奔波在飞向世界各地考察的路上。2001年,张江平选择了扩大产品线,增加太平鸟女装系列。

 

虽然宁波是服装名城,但没有女装的市场地位,这是业界共识。对张江平这个“不切实际”的举动,业内都在等着看笑话。

 

张江平自己承认,女装到底能不能成,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他看到了商务男装已经临近的瓶颈,错位竞争的思路让张江平清楚,女装必须做。

 


他花了几千万,从意大利、德国、日本买了成套的先进设备,在东华大学里成立设计工作室,让年轻的学生参与设计,把流行元素和时尚概念融合进去。

 

太平鸟的女装公司实行的是合伙人制,经营者参股,张江想让公司里的伙伴都成为合伙人。

 

创新的机制,激发了女装公司的活力,太平鸟女装的市场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亏损之后,逐渐“转亏为盈”,占领了国内女装市场的一席之地。

 

可以说,机制创新决定了太平鸟女装公司的成功。

 

杉杉与雅戈尔看似在做高维度的竞争,但也错失了一次与服装界高手过招的机会,和占据年轻消费者的窗口时间。

 

太平鸟从休闲男装切入,到时尚女装,并延展到了衣帽鞋包、领带皮带饰品,在男装之都,另开辟了一片风景。


与时代共舞


著名历史家学唐德刚说得好,形势比人强。

 

谁能想到,十年之后,郑永刚与李如成又会扭头奔回老本行?

 

2016年10月,马云在一次活动上,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沉闷的零售行业起了一声惊雷。

 

近乎同一时间,65岁的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决定要重新回归服装业。投资100亿,“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雅戈尔。”他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西装,在中国服装节上高调宣布。

 


李如成也如阿里巴巴一样,提出自己的“五新”战略——新材料、新面料、新工艺、新品牌和新服务。为了这个计划,他请来了阿玛尼的设计师,飞十几个小时去欧洲拜访面料供应商。

 

2018年,雅戈尔加入阿里巴巴的A100计划,发力新制造、新零售,看得出来,这次的转身,李如成下定了决心。

 

而杉杉的服装业务,被从杉杉股份中剥离,单独上市。杉杉服装全年销售额10.25亿,而曾经完全无法与杉杉比拟的海澜之家190亿。对于互联网,郑永刚曾自称“传统企业的老总”,他说他对线上线下的结合一知半解。

 

与雅戈尔、杉杉相反,太平鸟在电商初期,便搭上这趟飞速前行的列车。

 

现在回头看,互联网是一个机会,一个年轻的中国公司迎头追上的机会,它是一道光,照亮了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阿里巴巴刚打了一场胜仗,将eBay赶出中国市场,这让淘宝在C2C市场拿到了80%的份额。但是对比2018年,仅天猫双11便成交2135亿元的销售额,那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个在襁褓里的孩子。

 

但是,就是在那一年,太平鸟成立了电商事业部,张江平把一家30多个人的电商小公司,全盘收购过来,摸索电商。

 

那年,天猫的首次双11还仅仅是一个“光棍节”的促销而已,太平鸟在一晚做到了52万的销售额,占了当时双11总成交额的1%。2018上半年,太平鸟集团自线上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8.18亿元亿元,毛利率为43.75%。不久前,张江平宣布联手天猫做新零售战略合作。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这首出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诠释了他的转折。

张江平经常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脚步,没有停止创新和变革。

回望中,我们的衣着已经从几十年前的蓝、灰、白、绿的的确良衫,到今天的前卫、时尚、五花八门。

其实,无论是李如成、郑永刚还是张江平,这一批的企业家们,都值得被尊敬。他们虽然出身草莽,却坚忍而勇于博取,用一生心血打下的企业根基,奠定了中国服装在世界的格局。

宁波服装发展的这40年,是整个中国服装产业的40年的缩影,也是划时代的40年。


推荐阅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