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号 wenlin-zx 功能介绍 为朋友提供财经信息,新闻信息,整理和研究资本市场最新动态,从财务视角为您提供信息参考,也乐意帮助企业解决企业战略、内控管理、税收筹划、预算体系建设、融资平台搭建等问题。遵循人生态度:知识与财富是带不走的,乐于分享。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资讯 关注! 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方言是每座中国城市典型的文化符号,听一个人说话,很多时候就能大致判断出他从哪里来。但与城市有清晰的行政边界不同,方言的边界可能很模糊,而且未必与现在的行政区划相一致。 相比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方言分区——四川人说四川话,河南人说河南话,而在江苏因为南北中的方言差异巨大,不存在“江苏话”,语言学家们对方言有更系统的归类方法。在这套体系的定义下,且不论省份之间方言各异,相邻的两个城市、区县,乃至乡镇之间的方言区都可能有自己的独立归属。 新一酱这次打算在语言学归类的研究基础上,加入数据量化的研究手段,更有理有据地衡量中国城市间的方言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城市间沟通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熟悉下语言学家们基于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得出的方言研究结论。尽管不同的研究流派分类方法不一,一般认为汉语有十大方言:官话、吴语、粤语、闽语、晋语、赣语、湘语、客家话、徽语、平话。 你可能也见过类似上图这样的方言地图。 从地理位置上看,十个方言大区中除了官话和晋语,其他八种方言都在南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分子人类学的博士严实告诉新一酱,语言的演化并不完全是自然演化。南方的各种方言中混有相当多南方少数名族语言的底层词汇和语音,是当地人学习汉语后用自己的发音习惯习得后的结果。 不过从覆盖面积上看,官话的势力范围是最大的。现如今的普通话则是以官话,尤其是北方官话作为标准方言制定的。由于官话的内部差异也不小,于是语言学家又将其分成8个方言区,它们依次是:东北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 在官话的分支中,北京官话,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其分布范围可不仅限于北京。新疆也是北京官话的重要使用区域,其中北疆地区的北京官话主要是1950年代开始的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迁移形成的。 其他9种方言由于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没有更细致的方言区的细分,暂且把方言大区的名称顺延到方言区——这种层级的划分并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别,只是语言学家根据各地方言语音、词汇等方面的特征做的归类而已。 在方言区下,又可以细分成若干个方言片,有些方言片还可以分成多个方言小片,比方说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上海话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四川成都话属“官话-西南官话-成渝片”,广州话属“粤语-广府片”等等。 官话区贯通南北,分布范围较广,其他方言则“群雄割据”,在分布上地域性较强。那么,它们的使用人群数量是否也与分布范围有相关性呢? 新一酱于是启用了数据手段,根据各大方言的分布范围,结合2015年NASA的世界人口格网数据库计算了它们各自所覆盖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在新一酱的统计中,官话覆盖了全国63.72%的人口,占了一半以上,而在官话中,讲西南官话的又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9.12%,其次是中原官话,占16.3%。平话是通行于广西一带的方言,在十大方言中属于规模较小的一个类别,覆盖人口比例不足0.1%。 在计算方言的使用人口之初,新一酱是想用各省市的人口统计数据的,但很快就放弃了——方言区的边界与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并不重合,甚至可以说差异巨大。 这个现象是值得深挖的。毕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一方言区会在文化上更加接近。而如果文化和行政上的归属是错位的,就可能产生“化学反应”。新一酱想起了知乎上的一个提问——中国有哪些“文化上属于A省,行政却归属B省的城市”。 这种城市所属的文化区与行政区不一致的情况,有的是行政力量有意为之,有的是人口迁移自然演变的。我们先来看一个行政力量有意为之的例子。 中原官话覆盖了陕西省86.39%的人口,是该省当之无愧的主流方言。然而,陕北的榆林市却以晋语为主要方言的,与邻近的山西省更接近。陕南的汉中市和安康市尽管也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但仍有不少县市的方言为西南官话,文化上与川渝走得更近。 秦岭山脉隔断了陕南和关中,从地形上看,汉中、安康与四川盆地交流更为便利。但由于“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前车之鉴,后来的统治者为了避免四川形成地方割据政权,便把汉中和安康从蜀地剥离开来,划归陕西管辖。于是便出现陕南“在文化上属于四川省,行政上却归属陕西省”的情况。 这种城市的文化归属与行政归属相异的情况不止发生在陕西,连“东北一家亲”的黑吉辽也非铁板一块。 东北地区通行东北官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北话,而大连话常被其他东北人说成有股“海蛎子味儿”。这股“海蛎子味儿”的“东北话”就是胶辽官话,也是山东省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的主要方言。历史上,山东人口大量迁入东北,而辽东半岛的移民主要来自于今胶东半岛,由此两地出现文化上的相似也是理所当然的。 同样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还有广东省的客家话地区。 说起广东的方言,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粤语,但根据新一酱的计算,粤语只覆盖了广东省62.50%的人口,还有近四成的广东人并不说粤语。比如在梅州、惠州、河源三市,客家话是当地的主流方言。   客家先民随着历史上几次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中原迁移到南方,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在与当地人长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在客家话。不像其他方言存在至少一个占据主导的地位的省份,客家话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是个名副其实的异乡者。 另外,广东省东南部的潮汕地区的所说的潮汕话被划归为闽语潮汕片,也与粤语有着很大的区别,文化上也自成一派。 除了地级市,很多区县也会出现其主流文化与所属城市的主流文化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江西省上饶市的大部分地区受吴语和赣语的影响较大,而其下属的婺源县原为古徽州府辖地,是徽语的势力范围。而杭州市的建德市和淳安县也有很多地方保留有古徽州的风貌。 事实上,城市的方言不同于所属省份主流方言的情况并不少见。新一酱打算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来完整统计下这样的情况。 首先计算各省和各城市不同方言区覆盖的人口数量,当首位方言与第二位方言的人口数量之比大于2时,我们便认为这一行政区内存在“主流方言”,由此便可以找出与省份的“主流方言”不一致的城市。 上图中,江苏省对应了两种“主流方言”,因为江淮官话和吴语在省内的影响力实在难分伯仲。此时,说中原官话的徐州市和宿迁市反倒显得有些“非主流”了。但与徐州相比,宿迁走得没那么远,除了城区,宿迁郊县的方言仍以江淮官话为主。 安徽省的情况与江苏省类似,只是主角之一的吴语换成了中原官话。 为了量化省份之间,乃至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新一酱参考了刘毓芸等发表的论文《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中方言距离的计算方式——基于行政区各区县之间的方言差异,综合人口数据加权计算可以得到行政区之间的文化距离。另外,新一酱还定义一个行政区与自身的文化距离为该行政区的文化多样性指数。 在省份的文化多样性排名中,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江苏位列前五,而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吉林等省市内的文化差异则相对较小。 文化多样性指数并非按方言的个数来简单排序,新一酱在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人口因素,所以在包含相同方言单位个数的情况下,说不同方言的人口比例分布得越均衡,其文化多样性指数越高。因此,尽管湖南省包含的方言单位数量不及江西省,但由于江西省内赣语一家独大的现象更显著,所以湖南省的文化多样性指数更高。 到城市颗粒度上,文化多样性指数较高的城市多半位于不同方言区的交界处。在这些城市中,可能很难找到它们对应的“主流方言”,同时,由于处在多种方言的交汇处,所以方言之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情况也更常见。 算到这里新一酱想,既然我们已经可以计算城市之间的文化距离,那么是否可以由此来分析城市之间基于文化的协同合作关系呢? 我们知道,城市群是城市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模式。城市群的划分尽管存在很多难以量化的政策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常规因素的考量。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新一酱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不同城市能否进入同一个城市群的影响,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也会控制来自经济、政治、空间等方面的影响。 在数据的选择上,新一酱找了四个方向的数据来定义城市之间的联系度: 方言距离来衡量城市之间的文化联系 城市之间创业公司行业相似度可作为经济或商业联系的代理变量 不同城市在行政上是否属于一个同省份用来评判政治联系的紧密度 联通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里程被定义为空间距离 先来看看各个城市群在不同维度上的联系。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内有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赣语、吴语等多种方言,城市之间的文化平均距离自然也比其他城市群更大,文化相似度较弱。另外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范围较大,横跨多个省份,所以城市的空间平均距离也较大,政治联系度也较低。与之相似的还有海峡西岸城市群。 而滇中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规模较小,汉语方言构成比较单一,分别以西南官话和兰银官话为主,其文化平均距离在各城市群中最小。由于这些小规模的城市群都在同一个省份内部,所以其政治联系度都为1。 根据各城市之间的关系数据,新一酱构造了5个对称矩阵。分别是城市群关系矩阵(在同一个城市群为1,否则为0)、文化距离矩阵、经济或商业联系矩阵、政治联系矩阵,以及空间距离矩阵。为了探寻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新一酱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中常用的QAP多元回归分析法——这是一种确定社会网络数据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来一探究竟。 在分析结果中,四个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文化距离系数显著为负。也就是说在控制了经济、政治、空间等因素的情况下,城市之间文化距离越小,文化相似度越高,越有可能进入同一个城市群。 新一酱虽然可以确定城市文化对于其是否在同一城市群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机制具体如何,则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新一酱猜想,城市之间文化的相似性可能是它们在历史上长期的相互交往所致,所以能进入同一个城市群也算一种历史的惯性使然。有经济学家基于方言的视角,论证了“乡音”可以降低一个公司的代理成本,那么在城市群的协同合作中,城市之间的文化相似性也许也能助一臂之力。  在上述分析中,新一酱用方言距离来量化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过,对很多人来说,城市之间的文化相似性根本不需要具体的数据来论证。当你熟稔自己所在城市过去的历史,感性地去认识它时,你自然知道谁跟它更像一点。 导读: 在各个国家,城市群都是经济发展的龙头。中国城市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一些城市群在快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骨干,同时,如何界定城市群也成了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般认为,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具有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现有规划中的城市群往往缺乏科学界定,空间尺度彼此差异过大,或由于规模小导致城市群经济总量过低,难以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或由于城市群范围过大,导致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内部差异也较大。 笔者提出城市群界定的6条标准: ①以都市区作为城市群的核心。 这是因为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不能反映城市实体地域的大小,有必要引入城市功能地域即都市区的概念。 一个城市群至少有两个人口百万以上大都市区作为发展极,或至少拥有一个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 ②大城市群的总人口规模达1000万人以上。 ③应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 ④沿着一条或多条快速交通走廊,连同周边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和区域,相互连接形成的巨型城市化区域。 ⑤城市群的内部区域在历史上要有较紧密的联系,区域内部要有共同的地域认同感。 ⑥为便于经济统计,城市群的组成单元以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型行政区为主。 根据上述界定指标,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现有13个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群。 13个城市群分为三个规模等级: 一级城市群的人口总规模达到5 000万人以上,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群。 其中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的人口超过1亿人,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群的人口规模,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若包括区域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其人口规模也超过6 000万人,是中国第二大城市群。 京津唐人口超过4700万人,是第三大城市群。 二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介于2000万~4000万之间,包括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武汉、闽东南等6个大城市群。 三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介于1000万~2000万之间,包括关中、哈大齐、长吉、长株潭等4个城市群。 城市群是城市的集聚区,一般具有高于全国平均的城市化水平。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资本加快向中国转移,由于全球资本转移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所产生的就业机会导致中西部地区人口加速向沿海地区流动,这种双向流动造成沿海城市群人口激增。 2000-2010年间,长三角人口增加了2020万人,珠三角、京津唐两个城市群人口也增加了1000万人以上,三大城市群合计人口增加4347万人。 其他10个城市群除武汉城市群人口略微有所减少外,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同处沿海的山东半岛、闽东南以及成渝、中原四个城市群的人口也增加了300万以上。 13个城市群人口合计增加6459万人,而同期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增加7400万人。这表明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已突破省、市行政区划的束缚,城市群这一空间单元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区。 城市群的分布具有沿海、沿轴、沿江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有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三角、闽东南和珠三角等6个城市群,其余城市群则沿东北的哈大线、中部的京广线、陇海线以及长江沿线分布,这和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和经济梯度空间格局是一致的,而我国高铁网络的布局也与城市群的分布高度一致。 9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心 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国家的核心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2000年,13个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2074 亿元,占全国GDP的58.25%。2012年,各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0305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61.44%,经济集聚度有所上升。 按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区分,长三角因其规模较大,占全国GDP 的比重高达17.37%, 珠三角所占份额为9.21%,京津唐所占份额为7.62%,这三个城市群可列第一梯队,最有条件建设为世界级的城市群。 沿海的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和成渝、武汉、中原六个城市群可列第二梯队,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5~5.3%左右。 但地处沿海的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三个城市群的进出口额占全国2.5~4.9%,而中西部三个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哈大齐、长吉、关中、长株潭三个城市群的经济实力较弱,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不到2%,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很低,列第三梯队。 发挥各级政府在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的一些城市为增强彼此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开展了经济合作,形成以城市行政区为组成单元的经济协作区。 因此,城市群是地方推进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近年来,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种新的现象: ①省级行政区成为城市群规划的基本单元。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编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开始把江苏、浙江和上海视为长三角城市群。 近年,在讨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时候,也经常称之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但在这些规划中,国家有关部门直接负责规划的编制,地方的参与主体由省、市两级政府转变为只有省级政府参加,城市政府的作用弱化。 由于江浙沪或京津冀都是区域的概念,这种城市群规划显然称之为区域规划更恰当些。 ②把若干个城市群组合为跨省的超级城市群。 我国大多数城市群的空间尺度小于省,是一省的经济核心区。只有历史时期就已成为同一经济区或同属一个行政区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跨省的城市群,如长三角自宋以来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川渝历史上曾同属四川省。 现在出现一种大尺度的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了湖北14个地级市和省辖市、湖南8个地级市、江西8个地级市和另2个地级市的部分县,总面积达到31.7万平方千米,占三省面积的56%,大大超过江浙沪二省一市和京津冀二市一省的面积,也大大超过世界上两个最发达的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18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和日本东京-北九州大都市带1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 由于涉及的地级市众多,又是跨省的组合,省政府成为规划实施的主体。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第九章《规划组织实施》除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责任外,明确指出江西、湖南、湖北三省政府对规划实施负有组织领导的责任,但未指出城市政府在城市群建设应担负的责任。 ③经济区和城市群范围大致重叠。 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其范围包括重庆市的29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遂宁市、乐山市、雅安市、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广安市15 个市,区域面积达20.6 万平方公里。 自城市群被作为区域发展战略后,有关部门又开始编制成渝城市群规划。 虽然该规划迄今尚未公布,但从网上有关信息来看,成渝城市群与成渝经济区的区别仅仅是前者少了雅安、泸州、宜宾三市,而重庆市可能有更多市县纳入成渝城市群的范围。 由于两者空间尺度、规划内容大体一致,两个规划如何各司其职值得进一步研究。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城市群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在空间上出现了泛城市群的现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主体转变为中央有关部门和省政府,规划内容也更趋于区域规划,而非城市间的经济合作。 这一变化造成城市政府在城市群建设中作用被弱化。 笔者认为,城市群发源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在城市群的建设中仍然有必要发挥城市政府的作用。这是因为城市群规划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 由于高铁网络、城际铁路建设业已展开,未来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将以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为主,而由于中国多层次的行政区划体制,经济一体化和环境保护仍需要城市政府之间的合作。 在这方面,长三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长三角的城市在旅游、能源、环保、科技、道路运输、质量技术监督、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双边或多边合作,显示了城市政府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大有可为。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今日导读 公众号 wenlin-zx:文琳资讯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 文琳读报时间 60年多来首次!中央出台专门文件,让所有创业者欢呼! 产业生态是最大的营商环境 微观到宏观,困境与机遇:中小企业杠杆已加到极致 节后,股市将这样走!(A股迎来超级利好!) 刚刚,楼市传来两大消息!这次真的要变天了! 香港、新加坡和德国的住房制度比较研究 巨亏!爆仓!大佬凌晨跳楼身亡,无比惨痛! 公众号  wenlin-yd:文琳阅读 点击下列文字可以查阅 国庆出境游去哪儿最划算?快来看人民币购买力报告! 特色小镇丨中国十大独具魅力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迅速走红全国,半数将集中在南方地区 特色小镇丨浙江省13个标杆特色小镇 杭州有5个 他们的“绝招”你可能想不到 通用航空特色小镇:理性看与摸索干 特色小镇|30余种用地解决方案,划分为9大类 假如景区也有朋友圈,那一定是这样的..... 被虐哭!这么“逆天”的小学题目,难怪家长们都叫苦…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