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重要报告,这三点你需要知道!
5月17日,央行发布2019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一季度货币政策情况以及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工作,报告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运行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形势
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
下面让我们来研读下这份报告的亮点:
一、房贷利率下降,住房贷款依然高增长
1、3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8%,比上年 12 月下降 0.07 个百分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6.04%。
2、住户贷款增速高位略有放缓,3 月末为 17.6%,比上年末低 0.6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为 17.6%,较上年末低 0.2 个百分点
点评:3月份,房贷利率下降说明买房成本降低,前期紧缩的金融政策有所松动,3月份房贷利率仍然比一般贷款利率低,目前的利率政策依然有利于鼓励买房。
从人民币贷款上看,住房贷款增速仍然保持在高位,这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来源于居民消费,消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普通消费,二是住房消费,目前来看,第二个比重要大一些。央行在本次报告中也谈到“从国内经济形势看,部分传统支柱产业进入调整期,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货币供应量高增长的模式将终结
3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188.9 万亿元。目前广义货币M2余额基本是GDP的两倍,M2存量规模远远大于GDP的根本原因是过去20年,M2增速远远大于GDP增速,M2增速最高的在2009年接近30%,本次报告中,央行做了解释。
央行认为,过去M2 高速增长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原因:
A、我国相对较高的储蓄水平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使得我国货币需求较之其他经济体更大一些。
翻译:一言蔽之就是资金闲置过多,没有充分利用。所谓M2即存款、现金的总和,储蓄率越高,那么存款就越高,M2就越大,同时个人存款多是定期存款,流动性比较差,资金的利用率、流通率较低。
B、住房货币化和金融深化进程也显著增加了全社会的货币需求。
翻译:房产交易由于金额大,不仅是资金的蓄水池,更是最近几年创造货币的最主要工具。我曾经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老王买一套300万的房子,首付90万,向银行X贷款210万,20年还清。
X银行审批下来后将会把210万打到开发商在Y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生两大变化:
1、老王在X银行活期存款账户里少了90万(支付首付)。
2、开发商在Y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里多了300万(老王 90万的首付款+210万房贷。
3、如果我们假定市场中只有银行X和银行Y,那么老王买房前后金融体系内存款的变化是:
买房前金融体系的M2:老王90万的活期存款;
买房后金融体系的M2:开发商300万的活期存款。
在这个过程中M2增加了300万-90万=210万。也就是说老王买一套300万的房子,理论上给社会创造了210万的钱。
C、过去较长时间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驱动。
翻译:为什么说出口和投资对创造货币贡献很大呢?我曾经告诉过大家,中国货币创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1、以美元换人民币(外汇占款):企业通过出口赚得的美元利润,需要将美元换成人民币,换回的人民币有的发员工工资,有的用来支付款项,最终这部分钱会进入出口商或居民账户,增加市场上的货币量,这就是“以美元换人民币”的印钞方式。所以出口量越大,顺差越大,那么创造的M2就越多。
2、债券换人民币:即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国债向央行抵押,借入人民币,最终市场上的人民币也会增加。过去我们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企,那么他的钱从哪里来?前者是发行国债或者地方债,其中大部分被商业银行购买。后者主要是向银行申请贷款。这两种方式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的贷款增加,我之前说过增量的贷款就是创造货币,新增贷款越多,货币创造就越大。
未来,货币供应量高增长的模式将终结,除了上面三大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外(经济增长更趋“轻型”,消费、服务业和技术进步的贡献逐步上升),央行在这份报告中谈到:
2018 年末我国 M2 存量为182.7 万亿元,M2/GDP 比例在 200%左右,M2/GDP 持续上升往往意味着债务积累,这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也容易产生金融风险隐患。
现在,中国金融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宏观杠杆率过高,2018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为243.7%(和美国相当),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53.6%(在主要经济体当中最高)。宏观杠杆率是总债务和GDP的比值,M2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债务,所以M2/GDP比较越大,宏观杠杆率就越大。
未来中国货币供应量高增长难以持续的原因在于中国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增强,中国的防金融风险,很大一部分就是控制宏观杠杆率上升,本质上就是控制货币发行的速度。
三、物价形势总体较为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
4月份,CPI上涨2.5%,这是CPI连续两个月上升,CPI主要反映的是居民生活用品价格情况,近两个月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上涨,4月猪肉价格上涨14.4% 比上月多涨9%,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存栏量减少,供应降低。
整体来说,受国际原油价格、国内成品油、钢材等工业品价格波动影响,未来CPI还可能回上升,但是CPI从来不会偏离GDP而独立上涨太大,从长远来说,GDP和CPI是正相关,未来国内GDP增速预计会放缓的情况下,物价整体涨幅相信不大。
文琳编辑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