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喝奶也要管?伊利“犯众怒”背后

文琳资讯 2024-04-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闺蜜财经 Author Miss蜜姐


撰文|蜜姐&编辑|楚琦


近期的重要会议,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的给出了自己的两项建议:
 
一是,“尽快完善全国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升健康治理能力;
 
二是,将“一生饮奶计划”纳入国家重要战略,倡导“一生饮奶不断奶”。
 
不过,最引人关注和引发争议的是其中一句:“对跨境电商的增值税,与国内销售和一般贸易进口采取一样的税率征收,或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维持公平竞争环境;对乳制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融资给予一定贴息扶持。
 

01
 
喝个牛奶是否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且按下不表,“或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从跨境电商商品清单中剔除”着实让我这个老母亲,看得是目瞪口呆。
 
要说公平,跨境电商这种贸易形式我们已经试行多年,如果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都以此来要求“公平”,是否这个就可以不搞了……
 
作为家长,我们为啥要绞尽脑汁买进口奶粉,且换着不同品牌的奶粉给孩子吃,难得谁心里还没点数?!
 

对面舆论的巨大争议,尤其是被公众质疑这两项建议“夹带私货”,伊利方面也给出了回应:一是,跨境电商奶粉存在产品质量风险;二是有损中国配方奶粉市场的公平机制。
 
跨境电商中也有问题产品,要求规范管理是应该的,但“剔除”是否就公平……待公众和专家来再评议吧。
 
02
 
据伊利官网介绍,2019年其营收破900亿,连续六年创亚洲乳业第一,为何还不遗余力地提出引发如此大争议的建议? 
 
比如,提到对企业的扶持问题,对奶农、奶牛养殖企业等利益保障一直备受关注。
 
伊利作为一家位于西部地区的乳企,据其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1月-12月,共获得贷款利息补贴、税收扶持资金、进口产品补贴等各类政府补助约8.47亿元。
 
当然,相比起一年900多亿的营收,这些补贴不算什么。
 
从伊利的发展历程来看,早在1996年“伊利股份”就已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1998年推出婴幼儿奶粉;2000年成立奶粉事业部;2005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
 
2008年因三聚氰胺问题,整个行业遭遇滑铁卢。作为龙头企业,伊利也因此成为损失最严重的国内乳品上市公司,同年净利润亏损达16.87亿元。
 

不过,此后伊利恢复和发展的势头还是相当迅猛。
 
2011年伊利实现营业收入374.5亿元,超额完成增长目标,而整个行业也开始回暖。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心谨慎的家长们却难以重拾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影响至今。
 
2016年,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年度“全球乳业20强”中,伊利的排名第8,成为我国乃至亚洲龙头乳企。
 
当老大不只有风光,也有自己的烦恼。
 
03
 
比如,因为今年年初的黑天鹅事件,伊利今年想要突破千亿营收的目标能否实现,恐怕要打个问号了。
 
伊利2020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为205亿元,同比下滑1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大跌49.78%。对比往年同期数据,其影响十分明显。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对此,资本市场的无情和残酷,反应得尤为明显。
 
据同花顺统计的数据显示,伊利股份今年以来下跌9.86%,5月22日获沪股通净卖出2.74亿,净卖出额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量的13.52%;今年以来外资累计净卖出28.29亿。
 

抛开今年一季度的特殊情况,虽贵为大白马,伊利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既有来自老二蒙牛的挑战,也有其他品牌的崛起。
 
比如,乳企都看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国婴儿奶粉市场上销量第一的品牌是飞鹤,其线下市场占有率为13.9%,占整体市场份额11.9%。
 
近期,蒙牛与可口可乐联手的消息让行业炸锅,双方称合作成立的合营企业已获批,在国内将生产并销售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
 
市场上此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伊利、蒙牛两家大佬为何不和气生财,到处广告“打得”你死我活,是因为谁都不敢停下来。
 
04
 
伊利2019年年报显示,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902.2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41%;净利润 69.5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73%。
 
从2017年—2019年,其毛利率下滑、营业成本增加等问题逐渐浮现。
 
2017年年报显示,伊利的营业成本无论是分产品还是分地区来看,比上年同期增长明显,但毛利率均有小幅下滑。如奶粉及奶制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3%,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8%,毛利率反倒下滑了2.22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华北、华南、其他均是营业成本同比增长大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而毛利率均有小幅下滑。
 

2018年,伊利的毛利率情况得以改善,有增有减,而营业成本增长仍然十分明显,个别地区的营收同比增幅不及营业成本同比增幅。如华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8.58%,而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35%。
 

伊利2019年年报则呈现了与2017年似曾相似的情况,无论是产品分项、销售模式还是分地区来看,营业成本的增长速度都颇为明显,甚至某些项远高于营收增长幅度,而毛利率仅三项外,其他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比如,奶粉及奶制品,营收同比增长24.99%,营业成本则同比大涨43.38%,毛利率反倒下滑了6.66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除华南外,华北和其他地区均是营业成本同比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
 
 
05
 
对于研发的投入,伊利去年的增幅值得肯定,同比增长16.98%,但对比其他费用的增长,这个增幅似乎又难以让人满意了。
 
据伊利2019年年报披露,同期伊利的广告营销费增加仅8.6千万,但有6.3亿广告营销费放到了长期待摊费用中;管理费用暴增44%,由2018年的10.5亿元增长到19.5亿,几近翻倍。
 
年报的解释是,本期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收购子公司、员工薪资调整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作为龙头企业,伊利扩张的野心可以理解,但股权激励的幅度却难免遭到质疑。
 
这不仅让人想起,2019年8月5日,伊利曾发布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股票激励计划行权价15.46元/股较当日市价30.81元/股,折价近一半,招致小股东的激烈反对。
 
彼时,仅仅两日,伊利市值合计跌去近200亿。2019年年报显示,全年净利润增长率未达到股权激励计划要求的当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的业绩目标,否则恐怕又要引起一番风雨。
 
作为大白马股,伊利官网显示,已累积分红250亿元,对于股东的回馈可以说相当大方。
 
尤其是近三年,都是大手笔分红:2019年分红49.1亿元,占净利润的70.86%;2018年分红42.5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66.07%;2017年分红42.5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70.91%。
 

不过,伊利从2019年开启了积极扩张模式,收购了数家公司,且在建工程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129.47%,负债率同比增长37.53%,达56.54%,财报解释为:本期发行债券以及短期借款增加,使得负债增加所致。
 
如此情况之下,依然保持如此高额分红,长期来看,未必是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儿。
 
最后蜜姐想说,此次伊利提的建议里面,提到“共同推动制定营养健康相关检验标准体系”倒是挺不错的,如果这个标准能更高一点,安全性更高一点,应该能收获大家的一致支持。
 
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近年来也是越来越高,希望安全健康的乳制品能进一步巩固我们对本土乳企的信心,而不是通过减少点竞争,来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中央在下一盘大棋!

  2.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通盘思考

  3. 重要的“政策交底”,你听懂了吗?

  4. 特殊时期,央行“缩表”,告诉我们重要信息!

  5. 央行12次降准,释放8万亿!股市地量待反弹、楼市信号再显现

  6. 国办发布重要通知!

  7. 房子70年产权到期会被收回吗?这事终于有了答案

  8. 赌王逝世,5000亿身家分配疑云:“赌后”女儿接班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
  2. 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财务及运营影响调研报告
  3. 2019-2020年生鲜零售行业专题报告
  4. 2020中国新鲜零食白皮书
  5. 2019年乳品行业深度报告
  6. 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数据中台研究报告
  7. 2020年中国大米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8. 中国猪肉市场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灵魂的品级(深度好文)

  2. 家中最厉害的三处风水,搞好就是大富贵!

  3.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是哪四样?老祖宗的经典名言,句句在理

  4. BBC纪录片丨《侏罗纪公园的秘密.The.Secret.Of.Jurassic.Park.2018》

  5. 音乐欣赏:古筝合奏版《加勒比海盗》

  6. 每天学一味中药,黄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