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央发布,事关你的消费、贷款和买房
来源:暴财经(ID:icaijing123),作者:暴哥;转载联系baoge-cj或留言
这几天,美国连续爆出超级大瓜。
拜登正式确定赢得了总统之位,之后特朗普就变得很尴尬,即将被弹劾、社交账号也被网站封了......
大家都被对岸吸引了注意力,可能没有多少人关注到,最近中央发布了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磅规定。
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后,在征信方面的又一个重量级规定。
《办法》总共46条,对信用信息范围、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安 全、跨境流动和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
01
《办法》的一个亮点是明确了信用信息的定义范围,也就是: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的各类信息。
比如说个人和企业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债务、财产、支付、消费、生产经营、履行法定义务等,还有就是基于前述信息对个人和企业信用状况形成的分析、评价类信息。
利用个人信用信息对个人作出的画像、评价等业务其实都属于征信业务。
企业机构(包括大型互联网平台)进行这些征信业务都需要被国家监管起来,不得过度采集。
这对个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了,个人的生活基本上都离不开网络。
比如说网购消费、社交、出行、投资理财等等,都需要利用一些互联网平台。
基本上你个人的生活轨迹、消费行为、投资理财等,都会被记录在网络平台上。
要是不规范平台对信息的采集,个人隐私就没了,相当于裸奔。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0年一度很火的戴头盔看房视频,导致看房者想出这等绝招的,正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
开发商之所以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主要是因为“分销模式”。
一方面,主动到售楼处看房的客户开发商可以节省营销费和给中介的佣金,另一方面带新客户看房的,开发商也可为中介机构锁定客户,佣金不会被别的中介抢走。
房企和中介都可以从中受益,不过个人买房者就有可能因此买房要多花几十万。
因为有些楼盘项目会搞优惠,首次到访并成交可以获得高达几十万的购房优惠。
不过如果买房者之前被人脸识别过,就会丧失了这个优惠,买房成本也因此提高了几十万。
而按照规定开发商并不能在看房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擅自采集人脸。
而且《办法》明确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
这对保护个人隐私,防止大平台私自采集个人信息有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02
《办法》提到:征信机构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
这和2020年上线的第二代征信系统所执行的“5年追溯期”是一样的时间期限。
如果在5年内你有什么不良征信行为,就完全有可能影响你接下来的贷款。
比如说,如果使用信用卡消费,结果逾期不还那么就会影响到你个人的征信报告,即使逾期金额只有几十元也一样。
另外《办法》将替代数据纳入信用信息范围,那些缺乏信贷记录的“白户”和“准白户”(比如刚刚出来工作的人),会使用非信贷的替代信用数据作为信用评价的内容。平常还是得多注意。
被纳入征信黑名单的人,贷款就很容易被银行拒绝。如果以后想向银行贷款买房,难度就会提高很多。
特别是2021年,难度会更高。
因为在2020年末,央行才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规定了不同等级的银行可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
中资大型银行是32.5%,中资中型银行是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是17.5%,县域农合机构是12.5%,村镇银行是7.5%。
房贷新规出来之后,效果就慢慢显现了。
比如根据《财经》的报道,有的银行已经开始规模管控了,甚至是一个月的额度一天就给放完了。
银行对申请人的征信肯定要求更加严格。
征信报告结果不是很好的人就很可能会被银行拒绝。
如今中央再一次定调,征信信息会追溯到5年前。
也就意味着过去5年的不良征信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到现在的贷款计划。
所以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征信就是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以后需要贷款买房的人,可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
系列会议,重大信号! 2.5%! 央行再出重拳!征信管理办法即将落地,不得过度采集信用信息,互联网也纳入监管 李铁:如何认定城市群和都市圈 后疫情时代的城市交通与韧性城市 银行,一次大反击! 重磅反制!商务部新年1号令,斩断美国“长臂管辖” 中美500强企业对比研究白皮书:两国龙头区别在哪里?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