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口专家:形势非常严峻,应尽快放开生育!

文琳资讯 2024-04-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产情报站 Author 白罗

4月18日,十四五期间(2020-2025)年出生人口或跌破1000万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年出生人口下降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表示——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可能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总人口数量就可能出现负增长。
 
因此,他呼吁不要再像“挤牙膏”一样,今年搞放开三胎,明年再搞放开四胎,这就没必要了,“就是要直接实行自主生育,越快放开越好”。
 
01
生育率下降,全面放开
 
这几年人口话题的争议性和热度越来越高,最直观的就是逐年下降的出生人口。
 
围绕着是否应该放开生育政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但这些讨论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民间,高层的表态相对较少。
 
毕竟,“计划生育”还没有结束历史使命。
 
近日,央行发布了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在这篇论文中,央行非常直白地指出——
 
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膨胀转变为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渐行渐近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
 
从央行的论文来看,在经济不断放缓的当下,伴随着老龄化加重、生育率走低,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养老、房价、城镇化、教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此外,央行还在内文中表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在这样严正的表态背后,是出生人口的不断下降的大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同1987年的2550万人(近40年人口出生最高峰)相比,出生人口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明显下降。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多城发布的出生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此前预计在4月上旬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如今却一再推迟,更是为人口问题增添了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日,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的趋势,“十四五”(2020-2025)期间的年出生人口就可能会跌破1000万大关。因此,他建议实行自主生育,而且放开生育政策越早越好。
 
董玉整表示:“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再像‘挤牙膏’一样,今年搞放开三胎,明年再搞放开四胎,这就没必要了。就是要直接实行自主生育,越快放开越好。现在形势已经很严峻了,而且人口发展一旦出现大的趋势性问题后,就很难逆转了。早一点放开,就有早一点的优势。”
 
然而,我国的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育龄妇女的减少,尤其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在育龄妇女整体数量减少的前提下,还要谈人口增长,那就只能让生了头胎的生二胎,生了二胎的生三胎,多多益善。
 
Emmm,这是逮着同一波人反复薅羊毛了呗……
 
02
房价上涨与生育率
 
很多人都将出生率的下降,跟高房价联系到一起。
 
此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了题为《高房价影响生育意愿吗?——基于房价与育龄女性生育的经验分析》的论文,文中称——
 
房价上涨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商品房均价每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下降约0.2个。
 
简单地说,房价上涨之后,年轻人需要拿出更多的钱去买房子,从而减少其他生活费用的支出,育儿成本自然也会被相应削减。
 
当然,你也可以说,不用买房子,照样可以生孩子。
 
只是现在的房屋,早已与子女教育、户口、医疗、养老等诸多民生问题挂钩,在这种情形下,又有谁能完全与房子割舍呢? 
 
然而,高房价只是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还有社会福利保障的不到位。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宣布取消大小周实行双休,员工在工位上欢呼的视频被传到网络上,引发了大众的热议——明明是员工的正当权益,结果员工还要感激老板,多少是有些讽刺的。
 
所谓大小周,就是指一个星期上六天班、另一个星期上五天班地轮替。在互联网行业,实行大小周已经成为潜规则。
 
比如2020年底快手发布公告称,将在2021年1月10日,开始全员实行大小周。快手人力负责人刘峰表示:“西方周日是一周的开始,很多人为了周一开例会,往往在周日就开始自发准备周报和例会内容。如今公司也已经有70%的人在大小周,为了前后台配合更加紧密,所以快手将全面开始大小周。”
 
这一言论在网上引发强烈反弹,被网友们怒斥为不要脸。
 
每天工作996,还要实行大小周,这样的职场高压环境,又让社畜们凭什么来生孩子呢?难怪不少年轻人吐槽,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年轻家庭而言太不友好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正在不断延后。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为29.13岁。
 
在这种情况下,一对夫妻生完2胎,年龄至少也得30多了。这也意味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中年危机也在默默逼近,此时家庭顶梁柱不仅上有老下有小,还有996带来的健康隐患,普通人能熬得住?
 
所以,现在各类专家谈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必定要谈到福利保障的问题——但很多专家所提出的改善,都太虚了,轻飘飘地不接地气。
 
以人口专家董玉整提出的“弹性坐班制”为例,这个“弹性”指的是爸爸的时间还是妈妈的时间?一周弹性几天?弹性几个小时?这些都有细化的想法吗?真到推行起来,怕不是还要挤压一波已育女性的就业空间。
 
另外,还有部分专家提出要给多胎家庭予以购房政策上的优惠,只能说想法很美好,实施很困难,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购房优惠去生孩子的。
 
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养个孩子需要砸进去多少钱。和四脚吞金兽相比,买房打的折扣都不算啥了。
 
03
结语
 
伴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下降,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人口”的话题必将持续讨论下去。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红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过去的“人口红利”,主要依靠的是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很多保障并不能到位。而如今,伴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下降,这样的“人口红利”显然也在消失,过去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该解决了。
 
正如央行在工作论文中所提到的——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所以,用平常心看待人口问题吧,比较起未来人口红利会不会消失的问题,我们当下可能面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内卷。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首个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正式发布!

  2. 百度地图城市活力“年报”来袭 南方城市更具人口吸引力

  3. 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4. 刚刚!外交部重磅发声,中美之间应是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美国不要打"台湾牌"

  5. 证券行业未来怎么走?上市券商董事长划重点:数字化、国际化成高频词,业内全方位竞争

  6. 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10大消息(新股+点评)

  7. 刚刚,惨烈血洗!比特币们突然全线崩盘,47万人爆仓379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8. 突发!美国唐人街爆发冲突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1年2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世联行:中国房地产市场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

  2. 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与展望

  3. 2021中国代表城市房地产市场预测

  4. 新适代居住空间洞察报告

  5. 2021年房地产行业策略报告

  6. 2021住房消费维权白皮书

  7. 2020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

  8. 亿欧:2020-2021家居行业年度盘点报告

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让别人为难(精辟)

  2. 活的有趣,才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3. 老司机为什么要放一块肥皂在车里?知道原因后,我也立马放了一块

  4. BBC纪录片:《哈利·波特 一段魔法史》,带你开启神秘的魔法世界之旅

  5. 音乐欣赏:席琳·迪翁演绎《冰雪大作战》主题曲,爱与勇气的赞歌

  6. 这是胡萝卜最好吃的做法,外焦里嫩,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7. 每天学一味中药,香薷!

  8. Put my foot in my mouth 可不是“要把脚放进嘴里”!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1. 4700亿巨头自爆多名员工贪污腐败:私开赌场、收受贿赂,多人被抓!
  2. 中国各阶层人均收入出笼,收入金字塔确认你在哪一层!
  3. 论文敢标注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4. 微小说:救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