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理财资金大迁移,如期来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白读财经 Author 小白老师
在前期的内容中我曾说过,过去几年,理财资金发生了两轮迁移。
第一轮:银行存款资金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分流。时间是2013年-2018年。
第二轮:货币基金向银行现金类资产分流(最近三年)。
而在当下,则在发生第三轮迁移。
即:债权类资产向股权类资产分流。
为什么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老龄化之下,利率持续走低,债权类资产收益率下降,股权类资产估值上升,从而导致追逐更高收益的资金向股权类资产迁移。
8月1日,《求是》杂志一篇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曾经这样描述人口情况:
1、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2、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
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内需不足,经济增速放缓。应对的办法主要是两个,一是科技创新,比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弥补劳动力不足。二是引导利率下行来刺激需求(消费、投资)。
当利率走低之后,以银行存款、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类理财为代表的债权类市场(固收类)收益率随之下降,而股市、基金为代表的权益市场因为低利率而获得增量资金,价格上涨,即资金从固收类市场转向权益类市场,居民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得高收益。这本质上是低利率之后,居民出现资产配置,是一种市场倒逼行为。
其实,除了权益类市场外,长期的固收类市场也将是居民理财资金的重要去向。
1、今年4月份,《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说白了把钱存到这个账户,能享受到减税待遇,能享受到理财收益。同时钱进入到了这个账户,就要长期锁定,直到退休后才能领取。
2、今年7月29日,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
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试点期限为一年。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
养老储蓄本质上是长期的存款,与普通存款相比,它的优势是利率高一些,缺点是流动性差,需要存5年、10年、15年和20年。但是当下利率持续走低,如果养老储蓄有较高的利率能长期锁定,也不失为一种理财的好工具。
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情况是社保替代率太低,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是40%左右。也就是说退休后你的收入只有退休前的40%这样的水平,甚至甚至更低。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
中国老年人退休后的情况是:1、接受退休后收入下降的现象,降低生活品质,减少额外的支出。2、退而不休,退休后还会找点事来做,做点兼职或编外工作提高收入。3、以房养老,通过房产升值能获得巨额收益。
但是目前房产“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被打破,以房养老的风险在上升。那么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早做规划,提前给自己的养老做好做准。
个人养老金、养老储蓄存款或者商业养老将成为最重要的方式。仅就个人养老金市场来说,中信证券分析师发布研报测算,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
所以说理财资金经过前面两轮的大迁移之后,第三轮迁移正在来临,主要特征是:
1、债权类资产向股权类资产分流。
2、房产资金、存款资金向养老市场转移。
出现的这两个变化,从大层面上看是利大于弊。
1、股市获得增量资金,居民理财获得更高收益,企业获得更多长期廉价资金,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负债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好处。
2、抑房价过快上涨,避免居民资产配置过于房产化。
3、弥补社保养老的不足,提高退休人群的生活质量。
这是未来20年最大的市场,最大的机会,拥抱这个市场,才能避免在这个时代中落伍或原地踏步。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编辑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