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自如:站在他乡盼家乡

通辽女声 2018-07-18

刘自如,通辽实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通辽市行业领军人才、第二届科尔沁英才,自治区升级版“妇女之家”负责人。著有15.8万字散文专著《无心出岫》。2017年末至2018年初在浙江省嘉兴海宁市挂职。近日,她在《通辽日报》发表文章《站在他乡盼家乡——浙江省挂职锻炼闻思录》受到广泛关注。下面让小编带您一起领略一下她的所思所感吧!




站在他乡盼家乡

   ——浙江省挂职锻炼闻思录


      文/刘自如


公历丁酉年十一月,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们一行五人飞往浙江省嘉兴市挂职锻炼。三个月转瞬即逝,昔我往矣,秋色正浓,今我来思,朔风寒面。坐在塞北的氤氲的年里,回首在江南工作生活的日子,真恍若梦里云间,拾笔写下这百天闻思。我挂职的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863平方公里。在中国地图上,海宁只是弹丸之地,不为人注意,但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海宁却是一个重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革之都、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的美称。今天的海宁市,年生产总值866.1个亿,年增长8%;财政总收入135.6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亿元,增长6.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6139元和32661元,城镇人口收入超过杭州,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海宁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物阜民丰的社会经济生活、厚重博大的人文历史积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深地感谢通辽市委组织部的精心筹划,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确实开眼界,长见识,增才干,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离开家乡看家乡与站在家乡看家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挂职增强了我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迅猛发展的期盼,和渴望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竭尽全力的使命感。

从这里起飞!

在海宁工作的一个较深的体会,就是觉得出行哪里都特别方便。堪称上海和杭州后花园的海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没有高山大川,所见都是一马平原,高速公路遍穿城乡,交通便利,所有市、区、县十分钟上高铁。“要致富先修路”,海宁的经济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地缘优势。参观海宁的经编企业时,那位充满自豪的镇长介绍说,海宁有三大支柱产业——经编、皮革和家纺,海宁做的是工艺,原材料都不在本土,有的甚至来自东北大连等地,到了海宁就变成了真金白银。他说,有的地区来海宁学习经编技术,觉得可以引进,并拟向德国进口经编设备,结果发现原材料运输成本太高,没有海宁的运输优势。他说,“海宁的成功不可复制”。我手里有一张海宁市区域位置图,上面的交通优势一目了然。以海宁为中心,高速高铁一小时交通圈覆盖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二小时交通圈覆盖宁波市、江苏北、上海市等,可谓黄金交通圈。

在海宁工作期间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就是“你从哪里坐飞机飞来”,很显然,通辽啊,就有浙江人很好奇地问一句“通辽有机场啊?”有啊,辽阔的内蒙古有22个飞机场,每一个地级市都有啊。祖国北疆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辽,这个名字本身就与交通有关。今天更是接通内蒙古和辽宁的重要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也许目前我们的经济不够发达,我们所处的经济圈与长江三角地区相比还欠发达,我相信,随着通辽市“高铁时代”的到来,通辽的黄金交通圈是高速公路、国内航线、2018年通车的高铁四通八达。通辽市一定会建设成为立足蒙东、融入东北,守望草原、面向渤海,东西集通、南北联开的“一带一路”草原名城。一个展翅腾飞的通辽,一个鹏程万里的通辽!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我的家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振兴,迅猛崛起!

你已进入全国文明城市

由杭州萧山机场方向进入海宁市,在高速路口有一块醒目的彩色宣传板,上面书写着十分醒目的大字“你已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海宁”。海宁和我们通辽市一样,于2017年11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是内蒙古通辽市来的,通辽和海宁一样,也是刚刚创建成功的全国文明城市!”这是我介绍家乡的引语。“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奖牌折射着骄傲的城市荣誉,它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代表了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文明不文明,路上看行人。在海宁,我曾多次感动于车让人的美好一幕。我记得,曾经有同事从韩国回来讲,在韩国无论大车还是轿车,只要司机看到有人横穿马路,距离很远就停下来等候。他意在说明人家的文明程度。在海宁这种文明现象是常态。“全城创建全城光荣”,这是海宁人的共识。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明素质的提升工程,提升了海宁市的城市品位,加上海宁特有的灯文化、潮文化和名人文化,增加了海宁创建文明城市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海宁的发展瓶颈也暴露出来。

我挂职期间经历一件事,就是邻县海盐大批居民上访,严重干扰了海宁政府的日常工作。那段时间,电视正在播报上海垃圾倾倒太湖职务犯罪案在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实况。这些经由不同公司转包处置,经由不同船只外运,最后交由犯罪团伙抛入长江的垃圾来自海盐、海宁两地。海宁在“垃圾围城”的背景下,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加快开工建设垃圾焚烧厂迫在眉睫。垃圾焚烧厂选址在海宁边界海盐南北湖附近,选址方案一出来就反对声一片,谁也不愿意把焚烧炉建在自己家门口,谈判拉锯战让海宁市政府焦头烂额。

全国文明城市海宁四季常青,气候温和,经济社会高度发达,但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政府每年筹措上千万的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建设、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补偿,目前全面剿灭劣V类水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高傲的工业文明不得不低下头,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这件事让我很受触动。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今天,全国文明城市通辽,头顶上是一片蓝色的天空,我们的水质是A类,正在争创A+类……“污染防治既是发展问题、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必须动真碰硬、说到做到”,李杰翔书记说,“青山绿水、碧草蓝天是通辽市的宝贵财富,也是各族群众最大的福祉!”美好环境是“易碎品”,我们一定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捍卫我们的碧水蓝天。

今天看到的,明天一定会实现

我挂职海宁市市长助理,在曹国良市长麾下工作。新一任海宁政府班子于2017年4月刚刚组建,曹市长原任嘉善县副县长,个子高大,声音洪亮,一副北方汉子的框架,让人感到很亲切,但他普通话极不标准, 操着地地道道的南方口音,交流起来需要用十二分的力气才听个囫囵半片。年终岁尾,我们北方讲“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该回顾总结的时候了。曹市长拿出一套海宁融杭接沪的工作思路,亲自率领市政府一班人马,坐着大客车颠簸数日,停停走走,足迹遍及新昌、东阳、嘉善等周边地区和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招商引资、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先进做法经验。这次随同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嘉善,我们考察大云中德产业园、归谷智造小镇、巧克力甜蜜小镇;在吴江市,我们考察了亨通集团、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馆、吴江区城市综合治理联动指挥中心;在太仓市,我们考察了太仓城市规划展示馆、太仓大学科技园、中德合作创新展示厅及太仓市科技创业园;在常熟市,我们考察了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熟市科技园、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看亮点,谋发展,瞄准标杆、补齐短板,为来年工作谋划提供参考借鉴。针对差距,海宁提出了“潮乡英才计划”,这和我们通辽市的科技人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10万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引育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社会事业高层次紧缺人才、域外专家,推行“人才绿卡”,建设人才公寓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要实现通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时不我待”。作为一个地级市,与上海、苏南等发达城市相比,我市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科教资源短缺,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甚至与海宁等地相比都有一定的落差。我在考察中曾遇到历史与我们类似的县市,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通过“借势借力”,就是借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为我所用,厚积而薄发,转而形成优势。比如,作为浙江省唯一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县的长兴县,为破解县域人才招商难、资源集聚难的瓶颈制约,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大批全国重点大院名校合作共建,建立了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并成为国内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典型。同时,长兴县探索推进众创空间“飞地”模式,在杭州、上海等地知名大学、创业园等周边,设立众创空间或科技孵化器,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孵化,待项目成熟后再引进到长兴产业,最终实现各合作方的共赢。

在考察中,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给我强大的冲击和震撼,在这创新密集的前沿,蓬勃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态势强劲,特别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思维让我耳目一新。企业面向全球引进合作人才(团队),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契约型”等柔性形式,建立起“留人不拴人”的用人新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并综合考虑双方合作内容、绩效和企业薪酬等因素给予人才(团队)奖励。我想,对于地缘优势不够明显,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重重的家乡实际,通辽市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人才模式。我们一方面加大本土人才的培训力度,每年选送一批骨干人才到国内名牌大学、培训基地或赴海外研修、参加EMBA学位班学习,学习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素质;另一方面就要加大吸引更多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定是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美好局面。

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

挂职期间,我先后赴海宁市丁桥镇梁家墩、马桥街道新塘村、盐官镇、硖石街道等乡镇(街道)调研,赴浙江嘉兴嘉善、海盐、桐乡等县市考察,赴上海市、苏州市、宁波市学习,亲身见证了 “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迅猛的发展态势有了真切的体验,也对家乡发展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作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浙江高考综合改革已完成三年试水。我们内蒙古将在2018年暑期进行,也就是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全面实行新高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怀着对教育的独特情结,我对海宁市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全面走访,随同海宁市教育局专程到海盐纪元高中等校考察学习。浙江省教育观念新,教育投入大,在全面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海宁建成了完善的名优教师引育计划,一是引进名师,从市外、省内外引进省级名师和金牌教练,采用一般政策性补助和安排家属等优惠政策;二是招聘教师,出台更宽松的招师政策,只要是 211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或研究生、在校获得两次以上奖学金的师范类毕业生都可入围,入编年收入12万;三是激励在职教师,推行 “县管校聘”人事改革,建立教育系统“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同时,在纪元高中,我看到活力校园建设非常成功,“活力教师”“活力班主任”“活力教研组”“活力年级”等各种评选活动调动着教师的精气神,支撑起学校的高质量。

江南多才子,海宁是一个学风浓厚的地方,历史上盛产学霸, “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陈氏家族,“一门七进土,叔侄五翰林”的查氏家族,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从志怪小说始祖,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小说家干宝数起,有初识白居易时说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的顾况,有新史学开山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有“军事泰斗”“军事巨擘”“军事预言家”或“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有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有书画艺术家张宗祥和钱君匋、教育家沙可夫和许国璋,以及香港知名人士查济民,写下《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等脍炙人口作品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等等等等。海宁只是沧海一粟,一小时交通圈内,就又有一大批名人诞生于兹,比如浙江绍兴,有王羲之、陆游、徐锡麟、鲁迅、周恩来……在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江南这片神奇的沃土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涌现出一批大师、巨匠、名臣、高士。我分析其原因,跟历史悠久有关,拥有距今约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城镇,比如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六七千年前,在海宁的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跟地理方位有关,江南人杰地灵,特殊的文化土壤、文化气候,形成特殊的文化生态,带给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无限灵性;跟智商情商有关,江南商贾成风,自古以来家家小作坊、人人懂经商,从孩童时代的脑袋瓜里就浸润着数字和算计;跟重视家庭教育有关,无论贫富,江南自古就有把孩子送出读书的风俗,出国深造更是在徐志摩之前就开始了;跟学风浓厚有关,这里自古“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跟地方经济有关,等等等等。这里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我不知道哪个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学校工作二十几年里,我曾多次参加招聘教师工作。我们去全国各高校选拔毕业生的初衷,一是要把该校前三分之一的优秀学生选来,二是尽量把我们内蒙走出去的学生选回来,当然最好是我们的学生就在该校的前三分之一。而走了很多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内蒙的学生极少极少数在高校学习排名在前三分之一,而排在前三分之一的学生几乎都是安徽、浙江等地的学生,他们断然不会来内蒙古。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不到前面去?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们的毕业生,回答是,可能跟智商有关,跟学习方法也有关;浙江、安徽学生都是学霸,他们就是平时不学习,考试一突击也照样是魁首。是这样吗?

我认为,学霸一定是学出来的。回到年味十足的家乡,在融融的暖情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亲友们小富求安的心理。也许,见多识广才可能树立远大理想,不求上进的小富即安是源于见识太少吧。我们这代人习惯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赢在起跑线,是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各种学习班吗?恰恰相反,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啊!

我接触到一个中产阶级层次的家长说,“我这辈子挣的足够我儿子一辈子的吃穿用行,他活好这辈子没有问题!”还有一位年轻的小资情调的家长说,“我女儿玩好就行,不想让她学那么累”……这种思想,我早在2015年夏天就遇到过,只是当时没想到这是地区普遍心理。2015年我教的文科班里有位学生高考考了631分,进入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但开始时她坚持不去,我去同她母亲交流,她说,不想让孩子去高手如云的一流学府“遭罪”。去年元旦这个就读北大法学院的孩子给我邮来贺卡说:“老师,如果不是您,我不会那么努力地向上生长,更不会接触到这么精彩的世界”。今年寒假,我与几个备战2018年高考的尖子生有过接触,他们很有冲刺清华北大的潜力——可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缺乏强烈的清北意识,目标不高,理想不远,可以想见,其勤奋学习的动力一定会大打折扣。我从海宁回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农历小年,那里的高中还没有放假,小学和初中刚刚期末考试结束;彼时,整个大东北的孩子们都已经在家呆一个月了。假期开始了,紧接着,“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的赛跑又开始了。海宁商铺林立,资产过千万的富户比比皆是,“一铺富三代”啊,他们却把孩子送到上海、杭州或者国外去接受更好的基础教育。我们未富先悟——人生不容易,不想让孩子学得那么苦!于是,我们做学生家长的时候满荷一颗沉重的“慈母心”,心疼孩子学得太累太苦,盼望孩子快点走出基础教育的“苦海”,上大学前告诉孩子“六十分万岁,宝贝!”于是,多少孩子在最该勤奋学习的年龄里开始享受生活,不知道未来和学霸们的生活质量越拉越远,更体验不到学优的快乐和进取的乐趣,不知道上了大学以后,学霸们照样刻苦到“好想回高三去歇一歇”……告别物质的匮乏,我们即将迎接的是呼唤理想的时代。

此时应该是江南红梅绽放,腊梅争春,紫薇香樟青翠更浓的时候。站在他乡看家乡,我看到了地处大东北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但这并不可怕,他乡的地缘优势,他乡的资源优势,他乡的人才积淀都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的下一代, 坚持把奋斗精神——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来奋斗的精神——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事业里,放宽视野,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我们就一定会实现大通辽的腾飞。



海宁剪影

编辑:张晓旭
审核:包兰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