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先锋】这个庭长不简单
点击上方蓝字「浉河法院」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天平文化月刊 作者:赵栋梁)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就如同每一张自信的笑脸背后,都藏着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这是高海波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自2012年开始办理案件以来,高海波年年都是院里的办案标兵,每年审理案件的数量及审判质效在全市均位列前茅。
1999年1月2日,17岁的高海波家里刚换上了一台二手彩色电视机,他像往常一样中午放学回家收看中央一台的《午间新闻》。这一天的12点35分,一档崭新的节目《今日说法》映入他的眼帘,主持人对案件通俗易懂的解说以及法官抽丝剥茧的判案过程,让他的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将来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
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高海波执着地沿着法学的道路前行。作为一个从偏僻落后小县城走出的农村娃,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
2010年11月23日,高海波顺利通过考试,成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的一员,开始了他的圆梦之旅。直至今天,他每次踏入法院的大门,胸中总会涌起一种自豪感。“我从没有后悔自己走过的那段崎岖求学路,在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个扎根在我内心的法官梦,我从未怀疑过,也从未犹豫过。”高海波说。
2020年11月,在法院工作已满10年的高海波被任命为董家河法庭庭长。665平方公里、45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15万余人,自此成为了他心头最重的牵挂。
高海波本以为董家河法庭是一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地方,可当他第一次来到法庭报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法庭门前垃圾成堆、道路破败不堪、内设庭室杂乱无章……虽然是客观条件所限,高海波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性格要强的他,为了尽快推进法庭的便民改造,每天吃住在工地,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将董家河法庭在全市率先建成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室、调解室、荣誉室、会议室和智慧审判庭等“五室一庭”基础设施,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和跨域立案,完成了人民法庭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方便辖区群众进行诉讼,他提出了“三同步”立案模式,即当天立案、当天缴费和当天送达,在立案大厅增设宣传展板和大屏幕,将诉讼服务流程及诉讼须知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当事人普遍关心的从立案、审判到执行的全程展现,极大地方便了来访群众。2021年5月,他所在的董家河法庭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公正、廉洁、为民”,是董家河法庭的庭训,高海波每天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案件特点,用针对性措施方便群众诉讼,化解矛盾纠纷。今年的3月25日,高海波审理了一起关于土地侵权的特殊民事案件。原告李某与被告陈某等五人系董家河镇某村的村民,李某认为本村村民陈某等五人种植的菜园侵占了其林地使用权,起诉到法庭,要求被告陈某等五人停止侵权,返还林地。该案受理后,高海波了解到案件涉及的当事人众多,时间跨度较长,且村支两委已多次调解未果,双方矛盾较大,是不折不扣的“骨头案”。为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他当即决定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庭审安排在案涉林地现场,并邀请村支书及村民代表30余人参与案件旁听。
通过庭审,高海波发现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在于原告李某所持有的林权证中四至界定不明,进而造成双方对涉案土地争议较大。通过向当事人、村支书、在场群众进行询问及现场勘查后得知,因受限于当时进行土地确权的不够科学的工作方法,造成乡村存在大量因林权证确权不规范而引发的土地确权纠纷。本案的五被告在原告李某林权证确权之前,已在涉案土地上种植菜园长达30年之久,且该村村支书及村民代表30余人均认为五被告种植的菜园没有侵占原告李某所属的林地。考虑到案件涉及行政确权诉讼,且双方矛盾较大,案件经多次调解未果后依法宣判。
案子结了,高海波却没有松口气,他又多次邀请村支两委再次调解,到原告家中进行判后答疑,释明原告所持有的四至界限不在被告各方种植的茶园范围,大家都是乡邻乡亲,几代都是近邻,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尊重村规民俗也需要互相理解和配合,最终原告服判息诉,与被告握手言和。
董家河法庭管辖的许多村子位于深山区,交通不便,群众分散居住,同时这里又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结合辖区特点,高海波创新打造“茶乡”法庭,总结出了一套纠纷多元化解的“秘籍”。
他坚持诉调对接中心“共建、共治、共享,解纷、解惑、解难”工作理念,坚持诉讼服务中心“依法、便民、文明、高效”的职责定位,在巩固原有诉讼服务基础上,创设了以法庭为中心、村调委会为主体、司法所为重点的调解服务网络,矛盾纠纷发生以后,先由村支两委、人民调解员组成的村委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创设了“村—镇—法庭”的三级调解体系,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在董家河镇扎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海波发现辖区受理的金融类借款案件数量明显增多。通过对案件进行梳理后发现,这些金融案件几乎都是茶农用自家的茶山作为抵押向银行进行贷款,而这些茶山又是茶农全家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因为受疫情的影响,造成茶农拖欠银行贷款利息,进而被银行起诉至法庭。考虑到这些情况,高海波多次与银行进行沟通,希望能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海波通过走访了解到,涉案茶农及茶企因受疫情影响系暂时性经营困难,目前正在抓紧进行生产自救,再加上国家正在大力推广“乡村振兴”政策,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脱离生产经营困境,高海波多次与银行领导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促成银行同意减免罚息,并延长偿还贷款本息时间,极大缓解了茶企和茶农的经济压力。
同时,高海波根据法庭不同时期受理案件的数量、种类及特点,及时进行总结研判,积极与村镇两委进行沟通协调,以发放司法建议书的形式,向辖区政府及企业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用以应对辖区内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社会矛盾。截至8月,他先后向辖区政府、企业提出11项司法建议,在辖区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人说法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可是光环的背后是责任和艰辛,还有对梦想的坚守。高海波每每回忆起自己决心做法官的那天,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经世致用的法律价值观引导着他对法官职业的价值判断,也引导着他在处理每一个案件中都能秉承法者仁心的态度,过崇法秉正的生活。
作者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