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海水稻“智造”基地 深圳科技显身手!


海水稻被誉为“水稻科技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具有超耐盐碱、高抗逆性的特点。依托自身产业优势,深圳已成为中国海水稻的重要“智造”基地,为海水稻推广种植、增产增收插上了“科技引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深圳力量”。


 

位于大鹏新区的排牙山脚下,中国农科院深圳综合试验基地的20亩海水稻田随风摇曳。


在育种田旁的标志牌上,标注着“功稻1号”、“中农12号”等名称,这是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培育的海水稻产品。与“中农”系列不同的是,“功稻”系列产品是具有重要健康功能的功能稻米,具有调节血糖、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健康功能。


基地生产总监冯亚南告诉我们,公司已自主研发培育了20多个海水稻品种,平均亩产量从最初的150公斤增产到450公斤。


 

所谓“海水稻”,并不是指在海水中能生长的水稻,而是指不怕海水短期浸泡、能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大量实践证明,连续种植海水稻可以吸盐并改良土壤,盐碱地改良后的土质将更适合普通作物的耕种。

 


新疆拥有全国最大的盐碱土壤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受当地盐碱地的影响,农民种植的水稻产量和质量并不高。


在深圳对口支援的喀什,深圳自主研发的海水稻比当地水稻品种亩产高出约100公斤,且精米出米率高达76%。这不仅让当地的盐碱地增产提质,而且激活了更多的土地资源,为当地脱贫增收、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喀什市帕乡5村村民 阿卜杜黑力力 

■ 这个新产品一亩地的产量比原来增加100公斤左右,每公斤按四块钱算的话,30亩地一年可增加收入12000元到14000元左右。



由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牵头成立的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海水稻成果转化平台,在我国12个省区已建成33个示范基地,自有种植规模达3万亩,2019年生产优质海水稻弱碱米1000多万公斤。


就在上周,中农海稻率先发布了高抗性淀粉米、海水稻弱碱米等3项省级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为我国海水稻行业首创。


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记磙

■ 目前,公司已进入到细分的、更高端的研究阶段,要把海水稻产品的功能化给它挖掘出来,把每一个产品给它细分到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人群来食用。这样就为下一步的精准康养和功能主粮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近年来,因独特的创新体系和产业基础,深圳已快速发展成为海水稻研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公司化运营,积极推动集海水稻品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规模化种植运营、智慧农业、海水稻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建设,为规模化、数字化、产业化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


杨记磙表示,推广海水稻项目不仅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同步利用盐碱地达到生态修复,还能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记磙

 我们国家的能够种植海水稻的盐碱地大概有5亿亩,我们的目标是在10年之内,“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计划发展推广一亿亩的盐碱地海水稻种植。通过新品种的选育和技术的应用,使产量大量地跃升,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指示精神。


记者:沈卫卫 郭风新

编辑:杨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