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我们从本届高交会上看到了什么?

毛芸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1-03-20


11月11日到15日,“中国科技第一展”——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四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基础的一年,这样特殊的背景也对“中国科技第一展”提出了非常期待。


那么,本届高交会将如何回应这一期待?如何展现“十四五”规划布局?带着问题,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走进了场馆。


1

1

1


在会展中心1号馆,作为高交会亮点活动之一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正一场紧接着一场上演。从人工智能到生命健康,从高端装备到绿色环保,一家家当下热门专业领域的企业轮番登台做起了主角。



刚刚结束新品发布的成至智能总经理廖科文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作为高端装备行业的一份子,主攻无人机应用的他们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出来之后倍感鼓舞。“我们希望借助政策的春风,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代表未来产业变革新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廖科文说,“虽然这次发布会(规模)很小,但高交会这个平台很大,我们会去看一些同行业者都在做什么产品,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1

2

1


“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在逛展之中,记者发现这些内容正是每场发布活动乃至整次展会最受大家追捧的热点。



譬如,近年来每届高交会都会展示的机器人今年便有了“新玩法”。场馆内,各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生活机器人集中亮相,展现了越来越多企业正引领国产机器人迎头追赶,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文艺告诉记者,“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传统的机器人都是很固定的功能,在持续的研发和迭代中产品就慢慢优化,我们希望做到更高端、更智能、更人性化,最重要的是让它的附加值达到最大,让它的应用范围和场景达到最大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化落地,少不了产业链生态的支持。本届高交会上,除了各式新奇应用,一些企业为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所提出的服务解决方案也十分亮眼。


长期致力于视觉AI应用的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便带来了AI规模化落地所产生的完整产业链生态。负责人张凌斌向记者介绍,AI落地的过程涉及的产业链其实非常长,虹软所研发的平台主要便是通过拉动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客户找到合适的供应链资源。“现在视觉开发平台上开发者有超过23万家,能够更快地帮助应用以及产品落地。”


1

3

1


活跃参展的主体不仅限于创新企业,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六家部委局院都在本届高交会上设立了专馆专区,面向国家战略,共带来了足足988项展品和项目。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展区,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曾文斌向记者介绍,“我们围绕我国‘十三五’期间重大科技专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传统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典型成果,并根据‘十四五’规划布局,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技术、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专利、技术持有者提供展示和寻找商务合作的平台。”


此外,在商务部展区,记者看到了以“科技兴贸,稳外贸、稳外资”为主题设置的专馆,展示我国通过科技兴贸,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的成果;在工信部国经中心组织的“工业和信息化数字中国专题馆”,展品则涵盖通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成果等等。



负责策展的高交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为有效发挥高交会的积极作用,组委会在每届展会的筹备中都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并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具体关注重点,在主题策划、展区设置和论坛筹备上,精心选择富有时代发展气息的主题,促进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力争使高交会获得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强力支撑。


记者手记


“十四五”将全面开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这样的非常之年,我们看到本届高交会继续发挥“技术风向标”、“行业风向标”、“创新风向标”功能,集中展示大批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和产品。对普通观众来说,去高交会或许只是“看稀奇看热闹”,但对各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只要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一定可以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震撼。


记者 / 毛芸
编辑 / 刘达奇 李雄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